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我县的《实施意见》(杭委发(2004)14号)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重点,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载体,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打算汇报如下: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加强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的建设,使其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和指导作用。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工作落实。每半年召开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分析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势,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特别在网络、声讯、出版、文化市场等领域,健全完善了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举报监督制度等,使社会文化环境治理工作走上规范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二)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1、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于教学之中。上好每一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并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展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聆听革命老前辈讲革命传统故事;开展“著名苏区好学生”评选活动和“缅怀先烈,爱我中华”主题征文活动等。二是认真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在活动月期间,各中小学校都精心策划、认真开展“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等主题班会或团、队会;组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使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三是组织开展读好书活动。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社区阅览室、单位职工之家、村镇农民之家、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文化大户等场所,通过优秀出版物推荐活动、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座谈会和读书会、阅读讲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全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教育。四是编写上杭乡土教材。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向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结合我县实际,先后编写出版了《上杭人民革命史》、《一代英豪》等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中学版、小学版),免费发给全县中小学校,使我县未成年人通过阅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陶冶爱国爱乡情操。2、大力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一是坚持把贯彻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未成年人手则》、《小未成年人日常行为规范》和《中未成年人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来抓,并分别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开展教育,低年级学生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养成未成年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年级以上学生重点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二是举办“诚信守法”系列主题活动。自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开展了打造“诚信上杭”和深化“诚信上杭”系列活动。为推进诚信教育活动在学校的深入开展,县委宣传部、教育局组织专门人员,编写了《中学生诚信教育读本》和《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作为职高和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辅助教材。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把以《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二是县公安部门选派业务精、素质高的民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实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法制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协调学校、家长、社区落实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三是深化创建“平安家庭”、“青少年维权岗”和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会”等活动,积极构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体系,给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员,创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开展以“关爱生命、自尊自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有效的教育模式,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5、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以“看百部优秀影片、读百部优秀图书、唱百首优秀歌曲”为主题的“三百”教育活动,开展好国旗、国歌、国徽系列教育活动和科普、普法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四项比赛(手抄报创作大赛、学生音乐剧、小品剧表演大赛、中学生演讲比赛、小学生讲故事比赛)和、“阳光少年”评选、“知荣明耻,争创新三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一系列活动,树立中小学生形象,建设和谐文明校园。三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教育资源,精心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参观、瞻仰、考察活动和“走近红军十个一”活动(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段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写一篇颂红军作文、听一堂传统教育课、扫一次烈士墓、讲一个红军故事、开一次学红军主题班会、为群众做一件好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四是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五小行动”(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四进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和“小公民道德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五是坚持开展少先队“手拉手”活动。以加强少年儿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城市少年儿童、进城务工农民未成年子女、孤残儿童、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库区移民少年儿童之间的“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在城乡间搭建起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少先队员联系纽带。六深入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孩子十个一活动”等扶贫救助活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尤其是今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向灾区儿童献爱心活动。七是积极组织“学雷锋月”活动。在每年3月上旬,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学生走向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如清除杂物、打扫街道、帮助老人做事等,从小培养未成年人助人为乐、爱集体、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三)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1、成立家教组织。县妇联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牵头成立了县家教指导委员会、县家教理论研究会。全县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家教咨询站,举办了家长学校,组建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热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家教骨干队伍。县、乡妇联还根据需要聘请家教热心人士担任家教义务宣传员,建立家教志愿者队伍,加强与县、乡关工委的联系协调,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目前,全县有家教指导委员会(中心)1个,县家教理论研究会1个,家教咨询站23个,开通家教热线电话18个。2、加强家教基础工作。为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奠定扎实基础,近年来,县、乡妇联、教育部门等采取自办、联办、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四百多期,参训人数达2万多人次。积极协调配合教育部门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每月上课、家长校访、家校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反馈,同时定期聘请家教热心人士举办家教专题讲座、开家长会等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全县有小学96所,独立初中22所,高中9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64所,建有家长学校192所,占应建数的100%。针对学校与家庭联系不紧,沟通不够等现实情况,全县不少学校在继续落实教师家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开展经常性工作,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定期向学生家长宣传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向家长讲解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向家长宣传介绍为人父母应有良好表率作用等,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管教子女的水平,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了家庭环境。县实验小学、临城城南小学家长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验小学还设立了“家长开放日”,每逢开放日,家长到校察看校园环境,到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并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着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上杭一中组建了“家长委员会”,每学年一届,定期召开会议,就学校有关事情向家长征求意见。3、广泛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以思想教育进家庭、法律科学知识进家庭、文化活动进家庭、反腐倡廉进家庭等“四进”家庭为主要内容,实施“家庭文明工程”,提高广大家庭成员素质,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坚持把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与创建“五好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活动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道德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突出家庭美德内涵,重点抓好“五个倡导”活动。即:倡导扶贫济困、倡导终身学习、倡导崇尚科学、倡导遵纪守法、倡导廉洁奉公。(四)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用先进文化占领未成年人阵地。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求,向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产品。一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了一批既反映时代气息又具有老区特色、客家特色和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艺作品。二是推动优秀图书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开展读好书活动。推动优秀歌曲和童谣占领舞台、进入课堂、引领时尚,组织好创作传唱。三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益于未成年代身心健康的各类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书画摄影展、各类少儿文艺演、灯谜竞猜、美术培训班、少儿舞蹈培训,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四是组织电影放映队为未成年人放映爱国主义影片,使未成年人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传媒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强舆论宣传,把握舆论导向,营造舆论氛围。一是认真做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落地工作。开办了《苗苗天地》、《校园之声》等少儿喜爱的节目,每天播出2个半小时,为未成年人服务。通过解答学生朋友的心理问题,给予科学的指导,指导家长如何加强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二是积极宣传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以及各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如《关注未成年人进网吧》、《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禁止使用童工》、《我县开展未成年保护法宣传活动》等深度报道。三是采取专栏、专题等多种报道形式,对我县各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做法给予充分的报道。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我县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制定严格审稿的节目播出制度,把握好舆论导向,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严禁播放宣扬暴力、色情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节目和广告。精心制作、播出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节目,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精神食粮。3、加强文化市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一是加强
本文标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6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