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第一节旅游的概念什么是旅游?往往人们会想起旅游不就是游山逛水吗?词义辩解:看下面的对话对话一甲:暑假期间你干什么了?乙:我跟几个同学去阳朔旅游了。对话二甲: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乙:我是搞旅游的。对话三甲: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乙:我是学旅游的。在以上三组对话中,分别都使用了旅游这个词。根据每一组对话的语境或对话内容,大家都会明白其中旅游一词的含义所指。第一组对话中的旅游显然指的是旅游活动;第二组对话中的旅游指的则是旅游行业或旅游业;至于第三组对话中的旅游,则是指旅游专业。一、“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定义最初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andKrapf)于1942年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2要》一书中提出,后来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xpertsScientifiquesduTourisme或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cientificExpertsinTourism,简称AIEST)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所以这一定义常常被人们简称为“艾斯特”(AIEST)定义。二、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的定义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针对旅游统计问题,在技术上对旅游给出了一个界定。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的定义较全面的概括了旅游的内涵,把商务明确的界定在旅游的范畴内。从概念性和统计技术性两个角度出发,可将“旅游”的概念作如下描述: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概念性和统计技术性两个角度出发,可将“旅游”的概念作如下描述: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旅游活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从旅游业的经营方面角度出发,需要对人们的旅游活动进行必要的类型划分,以便根据需要去分析和认识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指导旅游市场的开发。一、划分标准1.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等等。2.按旅行距离划分,如:远程旅游、近程旅游。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如:消遣旅游、事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等各种因公差旅性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主要指以探亲访友旅游和个人修学旅游为代表的各种因私事务性旅游)。4.按组织形式划分,如:团体旅游、散客旅游。5.按计价方式划分,如: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6.按活动内容划分,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考古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殊兴趣旅游或专项旅游。4二、国际旅游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其中,又区分为两种情况。以我国为例,一种情况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前来我国旅游,称之为国际入境旅游或简称入境旅游(inboundtourism)。另一种情况则是我国的居民离开我国到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称之为出境旅游或出国旅游(outboundtourism)。也就是说,国际旅游既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也包括本国居民的出国旅游。按照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时间的长短,国际旅游活动又划分为过夜的国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所谓国际一日游,通常是指来访旅游者不在旅游目的国停留过夜,而是当日离境的国际旅游活动。三、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世界旅游组织(WTO)的解释,并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亦属国内旅游。这里所谓的长驻,是指5该外国人在所在国的连续驻留时间已达一年或更久。例如,按照这一解释,在长沙留学一年以上的外国留学生去我国其他省市进行的旅游活动对我国而言则应属国内旅游。同前述国际旅游活动的分类情况相类似,国内旅游活动也可根据是否在旅游目的地停留过夜,划分为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四、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除此之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者还有以下一些具体的差别:第一、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高。2003年,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为724元人民币,国内一日游游客的人均消费为将近142元人民币;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华人均消费为889.5美元,入境一日游游客在华人均消费为34.1美元。第二,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逗留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的逗留时间通常比前者长。2003年,我国国内旅游活动总量中,一日游人次约占33.1%,过夜国内旅游者的平均出游天数为5天;6同年,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我国境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6.5天。第三,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的开展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而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而出国旅游时大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规定的旅行手续,例如出入境证件(护照与签证)、海关的报关与验关、卫生检疫、货币兑换、乃至机动车辆入境手续,等等。第四,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量的增长;而国际旅游则是国际旅游者将其在客源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费,所以会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第三节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一、古代旅游(19世纪中期以前)1、国外的古代旅游古代宗教旅游:埃及金字塔和神庙古罗马帝国2、中国的古代旅游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较前都有很大的发展,领先于当时西方世界)②水路、陆上运输的极大发展7如灵渠与都江堰的产生,京杭大运河③常见的旅游类型:帝王巡游、文史考察、士人漫游、宗教旅行、公务旅行等。●公务与探险旅游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是文史考察旅行的突出代表;西汉的张骞奉命西行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旅行路线,是公务旅行的代表(丝绸之路);8徐霞客的考察●帝王巡游秦朝的周穆王、秦始皇、隋炀帝、及清代的康熙、乾隆等是帝王巡游的代表。●士人漫游唐宋时期,士人漫游的突出代表是以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李白、杜甫、柳宗元、陆游、苏轼等)●宗教旅行唐朝的玄奘及鉴真两位高僧是宗教旅行活动的代表;二、近代旅游(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近代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旅行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的特点。9●国外: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1.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第一次团体旅游:时间:1841年7月5日方式:包租火车人数:570人全程:24英里费用:往返车票每人一先令目的:参加禁酒大会意义:被视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从严格意义上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不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因为:第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不是单纯的消遣旅游;第二,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活动也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只售出1先令的来回车票);它只是为以后正式创办旅行社打下了基础,具有以下特点:(1)公众性;(2)组织方式同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的情况基本相似(发起、筹备并陪同照顾);10(3)规模较大。2.托马斯·库克后期所组织的旅游活动:1841年组织“业余性”旅游1845年开办商业性的旅游业务1855年组织从英国到法国的国际旅游1865年成立专业公司1872年组织环球旅游●国内中国的近代社会是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出国考察、留学等。1927年中国旅行社成立●现代旅游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1)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相对稳定,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人口和社会的变化;(3)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度发达;(4)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11(5)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6)战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发了人们旅游的热情;(7)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活动更安全、舒适。思考题1、试分析“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和特点。2、试分析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之间的差别。12第二章旅游者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2、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3、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4、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教学重点:罗马会议定义教学难点:旅游者定义的多样性及不完整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全程考核评价点:学生对旅游者概念套用区分的清晰度[导入]: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长沙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根据旅游研究和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旅游者的定义有必要分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作出技术性的界定。一、国际旅游者1、国际联盟定义131937年,国际联盟的统计专家委员会对旅游统计中“外国旅游者”解释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应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范围包括:①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②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行政、外交、宗教、体育等方面的会议或公务);③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④在海上巡游度假(cruising)过程中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上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亦视为来访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分开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论其通常居住地为何处)。不能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范围包括:①抵达某国就业任职(不管是否订有合同)或者在该国从事营业活动者,均不能列为旅游者;②到国外定居者;③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④边境地区居民中日常越境工作的人;⑤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14也不算旅游者;2、罗马会议定义联合国于1963年在罗马召开的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对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者”的统计范围作了新的规范: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Visitor)。即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游客”分为两类:---(过夜的游客)“旅游者'(Tourist)。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访问目的可属下列之一:①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②工商业务、家庭事务、公务出使、出席会议。---(不过夜游客)“短程游览者”(Excursionist)或“一日游游客(DayTripper或Dayvisitor)。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过程中的到访者)。这一定义不包括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境旅客(例如没有离开机场中转区域的航空旅客)。罗马会议之后,世界旅游组织(WTO)采纳了将该定义,15因此人们通常也将这一定义内容称为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这一定义的基本特点是:①将所有纳入旅游者统计的来访人员统一称谓为“游客”。②以在访问地的停留时间即是否在访问地停留过夜为标准,将来访游客进一步划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并提出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分别进行统计。③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国或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计中的游客。④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来界定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计中的游客。[提示]对
本文标题:《旅游学概论》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8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