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为依据,以全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师资培训工作为基础,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二、课程设置1.学校严格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2.根据教育部和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三、具体要求1.改革课程功能。树立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改革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功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改革课程内容。强化课标意识,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学校与教师把握“课标”与执行“课标”的能力。4.改革课程实施。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课程观,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紧紧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进行全课程下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文化,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程实效,实现单位时空内效益的最大化。5.改革课程评价。树立新的发展性评价课堂,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体系。6.改革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实施全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一支符合全课程要求的教师队伍。7.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建立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8.认真履行全课程管理职责,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特别对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全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9.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非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解读和学习,提高对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10.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不断反思、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本文标题:课程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4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