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1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执教:南华思源实验学校刘永山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第48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体验算理和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重点难点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指名回答并说一说口算的方法)12×10=23×10=32×30=24×20=再出示:160×30106×30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设计意图]复习计算知识,一方面为学习新课作铺垫,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要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二、学生自学1、课前预习课本第48页的例2,并完成做一做。2、思考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计算?怎样计算简便?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可以怎样对位?[设计意图]应用“四步三模式”教学法,通过课前课中学生自学、生生互学、教师领学、分层练习四步来完成这个内容的教学。学生自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2学能力。三、教师领学、探究新知1、160×30,观察这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2、我们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计算160×30的积?3、小组讨论,总结方法。4、汇报结果指名汇报,通过汇报板书得出全班基本上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160×30=第一种方法: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第二种方法: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第三种方法:用竖式,先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引导学生对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方法。5、106×30,又可以怎样计算?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计算?哪种方法简便?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第一种方法: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第二种方法:106第三种方法:106×30×30----------------0003180318---------3180师: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5、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计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四、智慧之旅(分层练习)3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下面让我们一起踏上“智慧之旅”。1、做一做。课本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师生订正预习结果。2、数学门诊。找一找错在哪里?501106504×3×5×2---------------------------15350301083、节约用水。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8克水,30分钟浪费掉多少克水?4、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2400[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竖式的简便写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总结,让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了解竖式计算的重要性。让学生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文标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5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