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1什么是普通话2汉语拼音方案第一节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含义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而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见《论语·述而》);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见杨雄的《方言》);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以后)又称为“国语”。“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ai(坏),但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3.声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动听。语音特征普通话基本元素语音: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也是构成语音的四要素。音节:是用听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基本单位,它的构成分头腹尾三部分,因而音节之间具有明显可感知的界限。在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音素:是语音中的最小的单位,依据音节里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动作构成一个音素。如汉语音节ā(啊)只有一个音素,ài(爱)有两个音素,dāi(呆)有三个音素等。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辅音。声母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①双唇音:bpm(3个)②唇齿音:f(1个)③舌尖前音:zcs(3个)④舌尖中音:dtnl(4个)⑤舌尖后音:zhchshr(4个)⑥舌面音:jqx(3个)⑦舌根音:ɡkh(3个)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1)阻碍方式①塞音:bpdtɡk(6个)②塞擦音:zczhchjq(6个)③擦音:fhsshrx(6个)④鼻音:mn(2个)⑤边音:l(1个)(2)声带是否颤动①清音(不颤动):bpfd……(17个)②浊音(颤动):mnlr(4个)(3)气流的强弱①送气音:ptkcchq(6个)②不送气音:bdɡzzhj(6个)21个辅音声母总起来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四个方面去描写,将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各个声母的“名称”。其公式:名称=部位+气流+声带+阻碍方式如: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m双唇浊鼻音f唇齿清擦音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开口呼韵母为a、o、e、ê、er、i(前)、i(后)或a、o、e开头的韵母齐齿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如iou、iao、ie、ia合口呼韵母为u或u开头的韵母如ua、uo、uai、uei撮口呼韵母为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如üe、ün、üan韵母单元音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六个:a、o、e、i、u、ü。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原因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ai、ei、ao、ou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音调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1.阴平(第一声)例如“高、飞、天、空”;2.阳平(第二声)例如“来、回、繁、忙”;3.上声(第三声)例如“勇、敢、友、好”;4.去声(第四声)例如“建、设、世、界”普通话的四种基本声调的调型可以简单归结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拼写规则(一)y和w的使用为了使音节界限清楚,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零声母开头的音节,要分别使用隔音字母y和w。1.i行韵母要写成yi(衣)、yɑ(呀)、ye(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2.u行韵母要写成wu(乌)、wɑ(蛙)、wo(窝)、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3.ü行韵母要写成yu(迂)、yue(约)、yuɑn(冤)、yun(晕)。(二)iou、uei、uen的使用这三个韵母和声母相拼时,要去掉中间的元音字母,写为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如果前面是零声母,就要按照y和w的使用规则,分别写为you、wei、wen。可见iou、uei、uen是理论的写法,在实际拼写时并不出现。在分析韵母的结构时,仍旧使用iou、uei、uen,不用省写式。拼写规则(三)ü的使用韵母ü能和j、q、x、n、l五个声母相拼。声母j、q、x可以和ü相拼,但是不和u相拼。为了减少ü的出现频率,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当j、q、x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写成u。“居、屈、虚”要写为ju、qu、xu,不能写为jü、qü、xü。而n、l既可以和u相拼,又可以和ü相拼,当n、l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去。“女、吕”要写为nü、lü,不能写为nu、lu。(四)声调符号的位置声调符号简称调号,要标在韵母上,不标在声母上。单韵母只有一个元音,调号只能标在那个元音上,如bā(八)、tí(提)。二合前响复韵母,调号标在前一个元音上,如bāi(掰)、bēi(杯);二合后响复韵母,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如jiā(家)、ɡuó(国);三合复韵母,调号标在中间的元音上,如jiāo(交)、ɡuāi(乖)。iu、ui、un是iou、uei、uen的省写式。iu、ui的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un的标号标在前一个元音上。如niú(牛)、ɡuī(归)、lùn(论)。第二节汉语拼音方案定制过程1949年10月成立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1952年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设立“研究并提出中国文字拼音化的方案”的“拼音方案组”,几年中拟订了好几种以汉字、草书笔画为字母的民族形式拼音方案。1954年12月国务院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组织“拼音方案委员会”,由吴玉章、胡愈之任正副主任,黎景熙、罗常培、丁西林、王力、等为委员,在民族形式字母的方案之外,研究制订采用拉丁字母的方案,最后确定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1956年2月,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第一个草案发表,使用了6个新字母。经过征求全国意见和国务院“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的审订。1957年10月拼音方案委员会又提出完全采用拉丁字母的修正草案,也就是今天的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字母表声母表字母表韵母表字母表字母表字母表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相对於汉语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1935年,中国国语推动委员会制定新国音为中国的统一语言规范,而使用的拼音符号即为注音符号。而该拼音方式,也沿用至今的台湾。韵母表小常识(1)“知、吃、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用i,即:知、吃、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ㄝ:古之“也”字,读“ㄧㄝˇ”。取其“ㄝ”韵。现只做韵母,写成ê。)(4)i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ɑng(央),ying(英),yong(雍)。u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wo(窝),wɑ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ü列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两点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声调符号声调是汉语音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一个音节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专门规定了声调符号。声调符号是继承注音字母的标调方式,这四个调号比较直观地显示了汉语普通话四声的高低升降特征,有一定的优点。不过书写中要回笔,应用也不太方便,而且声调符号采用加符形式,但加符字母无法在计算机中正确显示和输入。这种情况不适应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fan’an翻案fang’an方案di’an堤岸sheng’ou生藕ming’e名额ji’e饥饿xi’an西安ku’ai酷爱yu’e余额pi’ao皮袄wei‘e巍峨mian‘ao棉袄yin’an阴暗ji‘ang激昂隔音符号第三节知识拓展方言地方语言(常简称为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谓的“语言”和“方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采用社会语言学者“相互理解性”的判别标准,或者是历史
本文标题:普通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1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