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部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部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篇一:部队安全管理(教案编写)】安全教育教案基层消防部队安全工作授课人:段霁部职别:新余支队仙女湖中队指导员授课时间:2012年9月安全教育教案基层消防部队安全工作备课时间:2012年9月15日审核时间:2012年9月24日审批人:肖亮目的: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了解影响部队安全稳定产生原因,掌握应对一般安全事故防范方法,摆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的误区,提高防范安全事故能力。内容:1、安全工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2、安全工作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3、安全工作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内容;4、事故案件的种种危害。方法:故事引题、联系实际讲授,典型事例分析,解答疑难问题,小结讲评。时间:1个课时地点:学习室保障: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授课提纲授课提纲授课要点1、安全工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2、安全工作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3、安全工作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内容;4、事故案件的种种危害。一、安全工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在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或相对满足后,就有了安全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等。很显然,生命的安全,即生存权的安全是最根本的,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自身的奋斗目标,各项工作的进程和成效,势必会成为一句空话二、安全工作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完成工作任务必须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安全工作做好了,避免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损失,完成任务就有了基础条件。否则,完成任务将是一句空话。三、安全工作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安全管理工作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各级首长,机关及全体人员的共同职责。其次,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部队稳定的大局,是衡量基层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四、事故案件的种种危害(一)牵扯领导精力(二)伤害个体生命(三)损失国家财产(四)挫伤群体士气(五)扰乱工作秩序(六)损害部队形象(七)破坏社会稳定(八)影响各种关系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事故难免”的误区要树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思想观念。首先,安全理论研究表明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自然的不安全影响相互结合而发生的。因此,只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减少自然的不安全影响,事故就可避免。人是事故案件的主体,是发生事故案件最活跃的因素。导致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麻痹二是纪律松驰三是技能生疏四是心身异常物是重要的管理资源,是部队遂行各项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引发事故的重要条件。环境的不安全影响,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安全影响。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影响,也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一是地域环境二是天候环境二、“安全工作是领导者的事”──“与己无关”的误区首先,要认识安全工作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其次,搞好安全工作需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三、“安全工作是分管干部的事”──“分工分家”的误区首先,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其次,要切实做到分工不分家,齐心协力抓安全。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误区第一,要注重思想教育,强化官兵安全意识。第二,要严格组织训练,打牢安全工作的基础。第三,要严肃处理事故,切实变坏事为好事。五、“只要不出事,什么都好说”──消极保安全的误区要坚持打主动仗,要通过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来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六、“眉毛胡子一把抓”──“安全工作无重点”的误区从管理对象来说,一是要切实把人管住,特别要管住分散单位和单独外出的人员。二是要切实把车管严。从管理时空来说,一是要重点抓“八小时以外”的安全工作。二是要重点抓工作转换时和季节变换时的安全工作。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基层要按照条令、纲要要求及上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群众性的基层安全工作组织,关做到规定职责,明确责【篇二:关于部队的警戒的教案】篇一:军队政治教育教案思想政治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一、引言同志们,今天我们的教育主题是学习《国家安全发》。学习《国家安全法》,对于我们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履行我们军人职责,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确保政治合格,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同志们,当今时代,目前来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在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时刻面临着一些发达国家的压力和一些后起国家的竞争与挑战。国际上和国内的敌对势力,无时不刻地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宗教的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分裂、侵蚀等敌对活动,妄图破坏社会的繁荣稳定,达到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作为肩负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社会安全神圣使命的人民解放军,积极投身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业中是责无旁贷、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首先要认真学好《国家安全法》,充分认识对敌斗争的严峻形势,掌握对敌斗争的法律武器,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经受住各种考验,真正做到政治合格。二、简介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简称《国家安全法》)是1993年2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公布施行的第一部有关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它以防范和制止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主要内容,共分5章34条。其中对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权、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法律责任等都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通过刚才的简介,大家可以看出,《国家安全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这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相关人员的神圣使命。三、特点总得来说,这部法律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它不是一个包含国防、外交、社会治安等诸方面的大国家安全法,而是以防范、制止、惩治来自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其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小国家安全法。第二,从立法方式上看,该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结合体,既具有实体法的特征,又具有程序法的内容。它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法律责任及其程序。它又是刑事法律和行政法的有机结合,既赋予了国家安全机关刑事执法权,又规定了行政管理权。第三,比较恰当地处理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隐蔽性和法律的公开性的矛盾,是法律规范与隐蔽斗争规律的有机结合,使公开的法律更好地为隐蔽斗争提供法律保障。第四,它是一部涉外政策性和策略性很强的法律。在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时,既要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的权威性、原则性,又要根据国际政治斗争的形势、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外交斗争的需要,重视在运用法律上的策略性和斗争的灵活性。四、意义和作用大家现在应该可以看出,《国家安全法》作为国家的重要法律之一,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国家安全工作,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分点给大家归纳一下:1、《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有效地防范、制止、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武器。《国家安全法》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长期实践所积累丰富经验的基本总结和集中体现,并且适应了新形势下隐蔽斗争的要求,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它的实施,标志着国家安全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逐步完善。国家安全法对刑法的有关条款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为更有效地防范、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2、《国家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措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家安全机关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从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出发,稳、准、狠地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又保护公民和境外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正常的中外交往。3、《国家安全法》为建立多层次的国家安全工作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国家安全法》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体法,围绕主体法,起草制定配套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法规、规章就有了依据。同时可有力地推动国家安全机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立法工作,来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法律体系,适应国家安全工作的需要。4、《国家安全法》是机关、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履行宪法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准则。有了《国家安全法》,可以使人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什么是应该保护的,什么是必须禁止的,对于提高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共同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五、启示通过这部法律的学习,我想就根据国内外的斗争形势,跟大家谈一谈。首先,我想大家先明白一个概念——“隐蔽斗争”。所谓隐蔽斗争,是相对于战场上两军对垒等公开形式的斗争而言的,指的是政治上敌对的或者有某种利害冲突的双方采取秘密方式进行的政治斗争,是各国、各政治集团为争取和维护各自利益的重要手段。比如说,窃密与反窃密、用间与反间、刺杀、煽动等行为手段。随着近年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加剧,加上各种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隐蔽斗争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各种间谍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但最终的目的是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篇二:人民军队的建立教案人民军队的建立教案【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南昌起义和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知道八七会议的内容,讲述朱德、毛泽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南昌起义背景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前后事件联系的方式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的讨论,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面对困难所保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如何面对挫折心理的教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传统教育。【重点难点】一、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二、难点:毛泽东率军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国民革命失败的事件,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后,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他们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一个新的革命时期开始了。学习新课: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人民军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首先让我们走入南昌起义.一、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背景同学们请在地图上找到南昌,并作好标志.(教师提问)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起义?(生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作答,教师归纳)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面对反革命的暴力,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加以反对才能挽救中国革命,因此发动南昌起义有其必要性.而从南昌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来看,中共明显占了很大的优势,这也为在南昌发动起义提供了可能,机不可失。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教师过渡)这次起义是经过充分准备的,请同学们自己看南昌起义的准备过程?2、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板书)(学生看书后回答)在南昌起义前成立了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起义军总指挥是贺龙,另外还有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生看课本南昌起义图,老师对人物作简单的补充介绍).(教师过渡)
本文标题:部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2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