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0602现代贸易理论__产业内贸易
第三章现代贸易理论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经济学家沃顿(P.J.Verdoom)在1960年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发现,联盟内部各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同一贸易分项下的。1962年,麦克利(M.Michaely)在分析36哥国家的贸易数据时也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进出口商品构成有较大的相似性,发展中国家则较小。1966年,巴拉萨(B.Balassa)将这种不同国家在同一产业部门内进行贸易的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沃顿(Verdoom,P.J.)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Balassa,B.)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Kojima,K.)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oyd)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Brander,J.)而和克鲁格曼(Krugman,P.)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产业内贸易理论(一)相关概念产业间贸易亦称部门间贸易,即一国或地区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完全不同的产品。例如,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等。产业内贸易亦称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或地区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或某些同类产品。贸易模式差别的举例说明假设A和B两个国家,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汽车和小麦两种产品A国B国汽车小麦H-O理论的贸易模式A国B国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下的贸易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汽车不是差异性产品2、汽车产业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部门,汽车是差异性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0类-食品和活畜第1类饮料及烟类第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第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第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类杂项制品第9类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00-活的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的分裂01-肉及肉制品02-乳制品和鸟蛋03-鱼(不是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04-谷物和谷物制品05-蔬菜和水果06-糖,糖制品及蜂蜜07-咖啡,茶,可可,香料,及其制造08-喂养(不包括没有碾磨的谷物)09-杂项食品产品和筹备工作11-饮料12-烟草及烟草制品21-皮,表皮和毛皮,原料22-石油种子和含油果实23-天然橡胶(包括合成和再生)24-软木及木25-纸浆及废纸26-纺织纤维(毛条除外和其他精梳羊毛)及其废料(不成纱或布料制造的)27-原油肥料,矿产和原油(不包括煤,石油和宝石)28-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29-原油动物和植物材料制品32-煤,焦煤及煤球33-石油,石油产品及副产品34-天然气(天然和制造的)35-电流41-动物油脂42-固定油脂,原油,成品或分馏43-动物或植物油脂,加工过的;不宜食的混合物或动物或植物脂肪或油类,不另说明51-有机化工产品52-无机化学品53-染料,鞣革料54-医药产品55-精油及香膏和香水原料;厕所,抛光和清洗的准备工具56-肥料(除组272人)57-初级形状塑料58-在非塑料,初级形状59-化学材料及制品,不另说明61-皮革,皮革制品,不另说明,并经处理的毛皮62-橡胶制品,不另说明63-软木及木制品(不包括家具)64-纸,纸板和纸浆的文章,纸或纸板65-纺织纱线,织物,制成品,不另说明,以及相关产品66-非金属矿产制品,不另说明67-钢铁68-有色金属69-金属制品71-发电机械设备72-个别工业专用机械73-金属加工机械74-一般工业机械和设备和机器零件,不另说明75-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76-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77-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巢,及零件(包括非电气同行,电家庭型设备)78-道路车辆(包括气垫车辆)79-其他运输设备81-预制建筑物,管道,发热及照明装置和设备,不另说明82-家具及其零件,床上用品,床垫,床垫,软座垫及类似的填充制品83-旅游用品,手袋及类似容器84-服装及衣服配件85-鞋子87-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及器具88-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钟表89-杂项制品,不另说明91-邮政包裹并无按实物93-特殊交易和商品并无按实物96-硬币(金币除外),没有法定货币97-金,非货币(不包括黄金矿砂及其精矿)(二)基本类型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在价格、品质、效用上都相同的产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互相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同质产品的特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生产的区位不同;制造的时间不同。同质产品的分类大宗原材料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中国南方进口水泥,而北方出口水泥以减轻运费负担本身价值低而运费比重大服务贸易转口贸易和再出口、再进口贸易同类商品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跨国公司的避税贸易季节性产品贸易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政府干预下的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往往会采取倾销的手段在对方国家市场上出售这类产品(二)基本类型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也称差异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并不能完全替代,而在生产上又需要有极其类似的要素投入的产品,大多数产业内贸易都属于这类产品。产品的使用价值完全一样,但生产投入极不相同;生产投入极为相似,但产品的使用价值极不相同;产品的使用价值几乎完全相同,生产投入也极为相似。(三)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和原因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质量、性能、规格、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装潢等产品品质,或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对产品本质产生的差异。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国家产品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叠使得相互间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XYZ人均收入人口数高级品低级品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LACLAC01002002.01.5C,PC,P2.0100卡车产量卡车产量0出口到美国日本美国LAC10002.0轿车产量C,PC,PLAC2.01.5100200出口到日本轿车产量0规模经济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日本美国美国和日本产生贸易前,两国各自生产部分卡车和部分轿车:日本生产100辆卡车和100辆轿车,美国也如此。成本由于市场规模小而高居2万美元。美国和日本如果开展贸易,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使成本下降。比如,日本将卡车的生产规模扩大到200辆,价格下降至1.5万美元;美国的做法是将轿车的生产量扩大至200辆,同样可以使价格下降,比如说1.5万美元。这样比美国和日本什么车都生产更有利。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四)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产品差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垂直差异产品产品品种、品质、档次上的差异。如轿车收入水平水平差异产品同属性但效用具有差异。如烟草、服装、化妆品等消费者偏好差异技术差异产品新产品差异。如IPHONE。生命周期理论(四)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垂直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形成跨国公司母公司子公司知识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人力资本、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与开发投资等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日益强大暂时的贸易受益和劣势的技术地位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四)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水平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形成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差别产品相似的投资环境和技术条件差异化产品差异化产品规模经济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技术、特色生产方式、新的营销渠道以及不同的管理理念等(五)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评价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TradeIndex,ITI)其中Xi指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Mi指该国的进口额;Ai代表i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1之间变动,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0,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GL指数1()iiiiiAXMXM10个发达国家制造业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份额国家197019801987美国45.152.551.4日本23.623.622.2德国58.967.165.5法国63.571.672.3英国57.866.868.8意大利54.253.855.3加拿大44.847.055.7荷兰56.062.664.0比利时57.864.766.7西班牙25.845.256.4平均值49.055.557.5行业无机化工产品能源设备电器设备有机化工产品药品及医疗设备办公设备通信器材运输机械钢铁服装制鞋T0.990.970.960.910.860.810.690.650.430.270.001993年美国工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主要影响因素:产品特性;产业成熟度;产业划分方法商品及代码出口进口出口比重进口比重产业内贸易指数271燃油6.041.008.6514.2375.20392氯乙烯聚合物制品0.620.440.890.6383.25843钻床0.240.310.350.4487.49846机床0.260.200.370.2887.03847计算机11.5111.5316.4816.3699.92848轴承0.750.951.071.3389.03853电容器、电阻器3.092.314.433.2785.41854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8.0713.7811.5519.5673.85自行车机器零部件0.260.300.380.4293.944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其中Xi指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Mi指该国的进口额;T代表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1111niiinniiiiXMTXM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产业内贸易指数(算术平均)0.3910.3890.4040.4120.411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法)0.4040.4090.4280.4460.425中国1997-2001年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六)产业内贸易程度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产业内贸易是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主要形式,但产业内贸易指数不能作为国际分工地位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标不能判定一国工业化程度和高科技发展程度。以中国为例,规模庞大的加工贸易使我国居于国际分工的底端。(七)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区别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测定指标、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不同商品类型贸易伙伴要素比例和价格需求交叉弹性要素禀赋经济、技术和人均收入产业内贸易相同或相近较高相似相似产业间贸易不同很小,为零不同不同(七)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区别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理论不同假设条件产业内贸易存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非完全竞争产业间贸易规模报酬不变、产品同质和完全竞争基本假设产业内贸易贸易伙伴间的基本假设越相似,贸易比
本文标题:0602现代贸易理论__产业内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3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