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XXXX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备考
目录——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经济学教程第一章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原理1、需求和需求量有什么区别?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需求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是指一个完整的需求表或一条完整的需求曲线;需求量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是指需求表中的某一个特定的P-Q组合或需求曲线上的某一个点。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消费者可支配收入;(2)消费者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从理论上说,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一切能够影响商品购买量的因素,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2、需求法则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哪些商品属于需求法则的例外?答: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越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水平越低,需求量就越大。这种内在联系被称为需求法则。需求法则之所以成立,是由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以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决定的。在消费者追求效应最大化的条件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用其他类似的商品来替代它,从而使该种商品的销售量减少,这就是替代效应;或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的实际收入或购买力会相应减少,从而也会导致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减少,这就是收入效应。同样,当出现相反的情况,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变化,人们会增加对该种商品的购买量。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符合需求定律。例如,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以及一些投机性商品等,它们的需求曲线可能与需求定律的要求不一致。3、供给和供给量有什么区别?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供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是指整个供给表或整条供给曲线;供给量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和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是指供给表中的某一个特定的P-Q组合或供给曲线上的某一点。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1)投入要素的成本;(2)生产的技术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4)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从理论上说,除商品本身的价格外,凡是能够导致厂商向市场提供商品数量变动的因素,都是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4、供给法则为什么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供给法则的例外?答: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是正相关的。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被称为供给法则。供给法则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微观经济学假定厂商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在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价格越高,厂商的利润就越多,从而厂商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数量就会越多,即供给量越多;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厂商的利润就越少,这时厂商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即供给量减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符合供给法则,在经济中也存在着供给定律的例外,例如名画、古董等商品以及土地这种要素商品的供给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劳动这种要素商品,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供给曲线斜率可能为负。5、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形成均衡价格的条件是什么?答:均衡价格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能够实现市场出清的价格。在一个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性市场中,市场机制将会使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趋于相等,即实现市场均衡或市场出清。如图,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如果市场价格为P1,高于PE,意味着商品的供大于求,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为P2,低于PE,意味着商品供不应求,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上升。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将会使商品的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PE,市场在E点实现了均衡。PP1PEP2EQEQDS产品过剩产品短缺图均衡价格的决定目录——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会实现市场出清,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6、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面对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厂商实现收入最大化的价格决策有什么特点?答: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自变量的商品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的性质;(2)商品的可替代性;(3)某种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性;(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5)时间的长短。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通常是许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不能仅仅根据商品的某一种特征就能断定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与厂商的收入水平和厂商的价格策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Ep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厂商通常采取薄利多销的低价策略。对于Ep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此时厂商通常实行高价策略。对于Ep=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收入都没有影响。7、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包括弧弹性和点弹性。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1)厂商调整产量时间的长短;(2)生产成本的变化;(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等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很多,产品的供给弹性通常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8、用供求法则说明政府实行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原因、后果以及消除产品过剩和短缺的方法。答:供求法则是指商品的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必然性。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大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下降。(1)支持价格的原因、后果及消除产品过剩的方法:支持价格是政府制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政府制定支持价格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发展。比如,许多国家都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如下图,以农产品为例。如果政府不干预市场,市场最终将实现均衡,PE是均衡价格。但是,当政府实行支持价格时,支持价格PSPE,将导致供大于求,出现产品过剩。要消除农产品过剩,实现市场出清,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需求,例如由政府收购过剩的农产品;或者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例如减少农产品的耕种面积。(2)限制价格的原因、后果及消除产品短缺的方法:限制价格是政府为实现某一特殊目标而制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实行限制价格的原因有:防止物价水平过快上涨、限制某一行业的发展、保护公众利益、稳定市场等。如下图,当政府实行限制性价格时,限制价格Pc小于均衡价格PE,将导致供不应求,出现产品短缺,并会诱发黑市交易。要消除产品的短缺,也只能依靠非市场力量对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干预。通常会采取产品配给的方法来抑制需求,同时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打击黑市交易。9、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答: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的做法可以用供求法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分析。供求法则是指商品的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必然性。当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商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下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PPSPEQEQaQbQSDEab图支持价格与产品过剩PPEPcDSEbaQbQEQaQ图限制价格与产品短缺目录——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考点摘要商品的价格只能是均衡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如果Ep1,即需求缺乏弹性,提高价格可以增加厂商的收入;反之,如果Ep1,即需求富有弹性,降低价格可以增加厂商的收入。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不论价格如何变动,其需求都是相对稳定的。即石油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因此,石油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在此情况下,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减少石油供给,就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收入。如图,石油的需求曲线为D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石油的均衡价格为PE,均衡产量为QE。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把石油产量限制在Q'(Q'QE),这意味着石油供给的减少,从而使供给曲线左移至S'线。在新的供给曲线下,形成新的均衡点E',E'点均衡产量为Q'。由于石油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石油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上升为P'。石油均衡价格上升的幅度超过均衡数量下降的幅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为矩形OP'E'Q'与OPEEQE的面积之差。PP'PE0Q'QEQS'SE'E图石油产量变动的影响D第2章消费理论第二章消费理论1、边际效用为什么是递减的?怎样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在一定时间内,假设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不变,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将随着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微观经济学将效用与商品消费量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之所以存在,主要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会随着对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一般而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具有普遍性。不仅人们对物品的消费具有这样的特征,对服务的消费以及对闲暇时间的消费也具有同样的特点。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此外,还可以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从某一种商品扩大到一组商品中,假设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不变,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组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也将随着该组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2、怎样理解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剩余是指购买者对某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或者说,是一种物品的总效用或总的市场价值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当市场价格低于购买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支付的价格时,这个购买者就不仅在购买中得到了满足,而且还得到了额外的福利,这个额外的福利便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消费者剩余并不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受。尽管如此,但它却是微观经济学中衡量消费者福利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经济学家们对消费者形成偏好时的理性作出了哪些假定?答: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嗜好对可供其消费的商品束进行排序,它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PP0OQ0QABPd=f(Q)图消费者剩余第2章消费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们总是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可预见的,即假定受偏好支配的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们对消费者形成偏好时的理性作了四点假定,即完备性假设、传递性假设、无限性假设和反身性假设。所谓完备性假设,是指消费者可以比较和排列所有的商品束,并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选择;传递性假设是指消费者在按照自己的偏好排列商品束时,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无限性假设是指消费者对于数量多的商品束的偏好永远强于数量少的商品束;反身性假设是指任何一组商品至少和自身一样好,这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反身性公理是不言而喻的。上述四个方面的假设便构成了所谓的理性。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可以表述如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他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之所以存在这一规律,是因为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欲望和边际效用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得到一单位的该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显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存在,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予以说明,或者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假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时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另一种描述方式。5、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答:消费者要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即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二是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用几何形式表达的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为:在既定收入的约束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即实现效用最大
本文标题:XXXX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备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4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