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出口增长与产业涉及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出口,在过去30年当中增长迅猛,中国从完全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演变成出口份额第一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制造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2010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大国,取代了美国,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它已经维持了110年历史,而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年中就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来产生的?其实跟我们出口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中国的出口增长,它其实也是有我们国家独特的自然条件所形成的。所以,我演讲主要是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外贸出口的特征和发展前景;很有意思的是在全球除了美国之外,有四个制造业大国:中国、韩国、德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它有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小,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韩国0.54亩,德国2.25亩,日本0.6亩,所以日本地震之后对日本的农业生产影响会更大。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3.5亩,资源丰富的那些国家,比如说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有9.8亩,澳大利亚是最多的,人均是45亩,法国是5.6亩,印度比中国要多1倍,是2.7亩。我们大致看了一下,耕地面积少的,反而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这其实就是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的耕地面积少,我们人口又多,那么我们怎么求生存、怎么求发展?只有通过出口来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说现在日本地震以后,日本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它就推行了产业空心化政策,虽然日本现在三大汽车巨头在本地已经停产了,但是它在海外的产量要远高于在本土的产量。日本在海外总投资是5.9万亿美元,那是远超美国,所以,我们现在GDP是超过日本,但是我们的GNP只有日本的一半。从这一点来看,日本虽然是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但是它却是一个全球投资最多的国家。同样,我们来看中国,中国在过去一千年中,人口从5500万增加到现在的13亿,我估计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将要达到14亿人口。那么,人口在过去1千年当中增长了22倍,但我们的耕地面积只增长了4—5倍。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恶劣的条件,在过去30年当中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非常迅猛,创造了奇迹。比如说,我们拿深圳而言,深圳去年出口额大概是2000多亿美元,超过印度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我们把目光聚的更小一点,比如像东莞,东莞磁头跟电脑机箱,它的产量占到全球40%,覆铜板和驱动器占了全球的30%。另外,羊毛衫的产量,它又是中国家织最大的出口基地,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就能创造这么巨大的能量,整个全球格局也是一样的,就是极小的地方创造了全球大部分的GDP。全世界占土地面积1.5的地方,它就创造了一半的全球GDP。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出口导向这么一种积极模式?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它不能够向外移民。所以说我们这种出口导向的策略,从本质来讲的话是从移民替代,按道理来说最好的是中国向美国移民、澳大利亚移民,但是不能够移民,所以我们要解决吃饭问题、发展问题,那么只有替全世界的消费者打工,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出口的本质。事实上,中国在过去15年中,中国的出口也是非常成功,我们出口的产品升级也是非常明显的,工业品在出口当中的比重已经从85%提升到95%。在工业品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制造业也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全球很多工业品、很多制造业的第一大生产基地。比如说我们的汽车、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尤其是机电产品。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制成品它的出口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是非常稳定的增长。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去我们一直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逐步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行转化。尤其我们可以发现,比如说我们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仪器仪表,它的比重在过去十年当中都是显著上升的。而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比如说像纺织品、服装、鞋帽、箱包的比重是在下降的,还有像玩具,这一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在下降的。当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后,对于中国整个制造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它也是改变了全球的工业制造格局。中国的出口增长率,2010年达到34%,在出口份额当中已经达到11%,2009年是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年的外贸整体格局来讲,我们的出口增速是要下降的,这个从二季度我们出现了较低的出口增长率,出现了贸易逆差,从这一点上面也可以发现,我们的出口在次贷危机之前创了新高之后,它还是出现了回落。在全球次贷危机之后,经济出现反弹,我们的出口也相应的出现了反弹,但是最近又会开始回落。中国整体出口总量来讲,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了,这个瓶颈也就是10%。我们可以看到像美国、德国、日本,当它的全球出口份额达到10%以后,它的出口增速就开始下降。那么看来中国也是难以幸免。我们的进口增速依然还是在上升的,这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的;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了全球贸易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的趋向。这条深蓝色的线就是我们的进口(见PPT),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是从2007年年中开始的,包括到现在为止。所以我们预期,2011年我们的出口增长率是18%左右,进口增长率大概在29%左右。所以说2011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就是要大幅度的缩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地位会得到任何的动摇,我觉得中国的出口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当然像这么一种过程,其实在全球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从2009年开始,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它的经常帐户顺差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就是发展中的国家它的经常帐户顺差开始缩减,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经常帐户逆差也开始收敛。那么,整个就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我觉得到了11%之后有可能也会缩小,但是这不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升级,也不影响中国通过出口来拉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第二,中国出口产业升级次序;其实有很多案例,就是韩国和日本,我们在走的就是韩国和日本70年代、80年代走过的路。70年代韩国的机电产品已经从原先的20%提升到50%,这个是非常惊人的。同样我们也发现日本的机电产品,它是从60年代开始增长,一直到2000年的时候它的比重提高了47%,就到了这么大的峰值。而韩国在2004年的时候,它的峰值也达到63%。所以,我们预期在今后的十年当中,中国的机电产品市场份额还有望进一步提升,也就是从50%提升到60%,这个我觉得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再把它细分一下的话,比如像中国的机电产品当中的办公用品、电信录音设备,这种增长目前还是比较迅猛的。但是中国落后的地方,就是机电产品还是偏向于低端,落后的地方还是像运输设备、仪器仪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把它简单的归纳为低端崛起,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跟美国的制造业地位还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美国虽然成为第二大制造业国家,但是它的技术领先、它的制造业在产业链当中的地位,那都是中国所不能及的,但是中国也还是在进步。那么,中国的机电产品,它也是在升级的过程当中的。比如说,我们的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动力机械设备,这两个我们在出口的份额当中还是得到提升的。反过来讲的话,像特种工业专用机械,还有仪表仪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要进口的,就是进口额要大于出口额,但是在未来也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韩国所走过的路。就是韩国的机电产品,它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它一开始发展也是向电力机械,到后来仪器仪表行业也就起来了,就是整个产业升级过程跟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以及国家的经济地位是相联系的。第三,新兴市场需求通过了中国产业升级。这个我想是非常明显的,真个经济格局就是我们的发达国家经济份额,它是在下降的。而发达国家市场份额是在提升的,而发展中国家正在走的路就是中国刚刚走过的路,所以中国的产品,尤其中国的机电产品,对这些国家来讲是更加适销对路的。在座各位有不少是企业家,不少都是来自上市公司的,不少都是从事制造业的,在座各位都是专家,都在亲身经历的变革当中,就是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出口于新兴市场国家,因为他们的经济也在发展,他们的产品需求、消费升级,也跟我们过去90年代走过的路非常相近。以汽车为例,中国的汽车主要出口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到2020年,我们的年均汽车销量应该要超过3000万辆,在那个时候估计20%的汽车是出口的。我们也可以发现,像光学仪器的出口占比,向巴西的、马来西亚、韩国的出口比重就比较大,我们相对向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比重比较小。对于越南出口的产品比重当中,比较大的就是机电产品、音响设备;我们向他们进口的,就是矿产品。越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而中国的高速公路,现在是全球第二,再过十年的话,就应该超过美国了。所以,与此相关的,像印度,印度的铁路、公路相对还是比较发达,但是高速公路总的里程数量还是非常少。今后像工程机械,向这些国家出口量还是比较大。比如像地铁,中国现在到处都在修地铁,再过五年、十年,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也要修地铁,那么想这类技术和产品就向那些国家出口。所以这样来讲,我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包括我们的出口产品的升级前景还是非常看好,因为世界很大,中国有了东部的沿海城市的高速增长,现在又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整体都在不断的创造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动力。相反来讲,由于全球贸易的平衡需要,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在未来肯定要下降。这是我们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一些主要产品。你会发现我们纺织品出口增速是趋缓的;我们对美国的农产品是净进口的,我们的机电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比重是不断上升的。所以,这张图把中国和美国隐去的话,美国倒成了农业大国,而中国倒像是一个工业大国。所以,全球的贸易格局确实在发生变化。我前面也已经讲到,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中国今后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拉动中国增长的动力呢?是在于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出口增速,就是它的经济增长增速是非常可观的。未来五年根据国家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增长是6.65%,而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5%。所以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是发达国家的2倍多。那么,在这种格局下面,推动中国出口增长,拉动中国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还是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出口比重上升过程当中,亚洲是最显著的。所以未来十年、未来二十年,应该是一个亚洲的时机,在亚洲里面,除了我们传统的东亚国家具有很强的优势之外,比如中国、日本、韩国,还有要崛起的印度、东南亚这些国家,那么这个使得我们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从这张图(现场PPT)也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年当中,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占亚洲各国贸易比重从原先的18.7%提高到45%。所以说,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第三大动力,就是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这个应该是非常良性的东西,就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中国对发达国家贸易的顺差就会进一步缩减,那么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贸易制裁也会缩小。所以整个过程我认为是比较良性的,也是可以持续的。否则的话,我们一味的对美国带来的贸易逆差使得世界贸易就很不平衡了。但是由于中国生活水平提高,所以我们的进口会更多。当然我也是希望我们进口当中,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比重能够进一步上升。第四,来自于中国内陆地区承担了我们出口转移。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我们在过去15年当中,实际上我们内地的出口比重一直是下降的,从1995年到2005年,内地出口比重从原先的21%下降到了目前只有12%最近是有所回升,但是也在15%左右,这个基本上已经见底了。所以说今后中国的出口新增动力,应该是来自于内地的。尤其是四大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像云南、广西、重庆、四川,这四个地区的出口增长势头已经体现出来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比较低廉的人力成本,还有比较低廉的土地价格,这些生产要素。比如像重庆,出口产品结构也是在发生变化。像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它的增长幅度也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说产业转移,像最近富士康把在深圳的基地部分迁到河南郑州、重庆,也就是说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劳工工资、土地成本等原因,迫使很多制造业,很多外商出口企业,它的产业向内地转移。这样就拉动了内地的经济增长、内地出口产业的发展。这张图就反映出
本文标题:中国出口增长与产业涉及之间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