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第二组:徐萃周晓鑫赵烨飞宣佳吟陶冰倩汤晓珍国际经济大背景七个特点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五、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六、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七、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中国未来贸易战略调整和转换的路径选择一、比较优势战略是中国长期的发展战略二、构建动态的比较优势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三、实施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战略四、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五、培养“知识产权优势”战略六、实行有管理的贸易一投资自由化的战略七、实行贸易平衡或者中性化的战略一、比较优势战略是中国长期的发展战略加入WTO后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还必须继续遵循比较优势战略。只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就可以自然有序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重视以下的因素:第一,企业是否具有自身能力。企业能否获得自身能力决定于其选择的产品和技术所在的产业区段是否符合其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第二,一个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机制和市场体系,可以反映出要素的稀缺性和价格结构。第三,政府的有限作用,主要是制定出有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产业政策。并在收集、处理关于符合本国比较优势及其变化的产业和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潜力等信息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补偿企业在产业和技术创新时所面临的外部性。政府要继续完善市场体系。第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的重要条件。继续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可以使中国获得更多的资本积累,推动技术的进步。但是,技术并不是越高越好,引进适当技术和“边干边学”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二、构建动态的比较优势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路径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不仅要培育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体系,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还要通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政府干预,改变市场调节的格局,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促进作用。第二,加大政府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支持,加大产业政策的倾斜度和实施力度。针对性选择一些重点行业进行突破.实现技术跨越。第三,通过出口保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进口保护获得学习机会。第四,通过注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发展和出口,推动高和中高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出口,从而推动技术进步。第五,通过全方位开放。更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三、实施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战略将以比较优势为主导的战略转向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战略。在具体路径上主要包括:第一,重新确立主导产业,将高新技术作为主导产业。第二,积极进口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扶植战略产业发展。第三,从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六大因素入手进行战略调整。例如,张幼文近年来一直强调,我国应该以现代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从全球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现实出发,确定要素培育的战略。第四.政府不仅要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环境,还要加大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四、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比较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各具优势和不足。加之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把其有效地结合起来,分不同地区和产业实行不同的战略。在我国各城市以及东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文化发达,要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竞争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本地生产要素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扬长避短”,而增强竞争优势则意味着更加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是“优胜劣汰”。五、培养“知识产权优势”战略我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而言的“第三种优势”,也就是“知识产权优势”,即在既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形成的更为核心层次的国家优势。该战略的实施路径:第一,在我国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意义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第二,在我国的传统民主产业和低端产品部门.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也要塑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第三。“知识产权优势”培育。是一个综合而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必须认清我国和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差距,制定持久而全面的选择性赶超战略。而且。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研究机构,有不同的含义和重点。就短期战略而言,制造业要注意“干中学”,发展适用性的技术,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提高技术标准;就中期战略而言。促进生化、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体系科研机构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促进合作协调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就长期战略而言,要加强基础研究,以国家和高校研究机构为主体,加大资本和人力投资。提高国民素质,创造和发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六、实行有管理的贸易一投资自由化的战略有管理的贸易一投资自由化的战略政策是各种思想和理论的综合体,其理论基础有三个: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这一战略实施的路径:第一,在货物贸易领域,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资金使用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等。第二,在贸易服务领域。优先放开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务比重。第三,在利用外资领域,要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尤其是逐步实现内外资税制的统一,变普遍的优惠为重点的优惠。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如大国优势等,作为利用外资的谈判筹码。第四,在知识产权领域,建立国家、产业、企业各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国际纠纷协调机制等。七、实行贸易平衡或者中性化的战略为减少国际经济摩擦,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中国应该对贸易战略进行调整,摒弃“出口至上”的贸易战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及需求的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我国现有的出口导向战略带来很多弊端,因此,必须转向“开放式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王雪坤认为.为了改变中国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贸易战略调整和转型应该包括多种内涵。即千方百计地扩大出口战略让位于贸易平衡战略;从出口导向战略转变为进出口结合的战略;从数量扩张战略转变为品牌战略;从单纯的双边贸易战略转向参与区域性合作的战略。转变贸易战略的关键在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善进出口的质量,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结论及启示第一,以上理论的分歧和争议,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在新时期遭到挑战的集中表现,也充分暴露了现有战略的局限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进行战略选择”、“具体的转换路径是什么”:争论的实质是如何协调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矛盾。第二,无论是继续实施原有的战略还是选择新的战略,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技术进步和创新,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政府要为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第三,上述各种观点都有充分的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依据,这恰恰说明作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各种贸易理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条件和土壤,因此。中国适合选择多元化的贸易战略,同时,还必须根据时代的变迁及时地进行动态调整。第四,中国正处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艰难时期,贸易战略调整既要正视中国的国情和眼前的各种问题,缓解目前的贸易摩擦,又要正确把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体现贸易战略的前瞻性、整合性。谢谢听讲~~~~~
本文标题: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