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非关税壁垒概述(一)涵义:(Non-TariffBarriers,NTBs)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措施。(1)直接措施(2)间接措施1、更具灵活性、针对性:T——法律程序制定;最惠国待遇制约。NTBs——行政程序制定,能及时调整。2、更具直接性、有效性:T——通过影响商品价格而起作用。NTBs——可直接限制进口数量或金额。3、更具隐蔽性、歧视性:T——以法律的形式对外公布,税率明确。NTBs——往往不公开,或制订繁琐、复杂的条文,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二)特点:二、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一)进口配额制(ImportQuotasSystem)绝对配额关税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自主配额协议配额进口商配额全球性关税配额国别性关税配额2012年2月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通过《通商弘报》发布公告,同意输入干紫菜6.41亿枚,其中给予中国的配额量为2.56亿枚。2012年我国粮食进口关税配额量为:小麦96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吨,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532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关税配额的进口税率维持在1%~10%之间不变。我国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关税配额的进口税率维持在1%。附录:2012年部分商品进口配额(二)“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ExportQuotas)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下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限制2、协定的“自动”出口限制可分为两种形式——(三)进口许可证制度(ImportLicensing)1、按是否与配额相配合,可分为:(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2、按是否对商品有限制,可分为:(1)公开一般许可证---方便统计(2)特种进口许可证---限制进口(四)金融控制措施1、外汇管制(Foreignexchangecontrol)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所采取的限制措施。(1)数量性外汇管制——控制外汇数量(2)成本性外汇管制——复汇率(3)混合性外汇管制——数量+复汇率又称“进口存款制”、“先期存款制”。进口商要预先按照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到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2、进口押金制1974年5月到1975年3月,意大利曾规定,对400多种进口商品,无论从任何一个国家进口,都必须先向中央银行交纳相当于进口货价半数以上的现款押金,无息存放6个月。据统计,这项措施相当于征收5%以上的进口附加税。意大利政府规定:自1976年5月起,意大利进口商除对国外出口商付款外,还应将进口货款的5%无息缴存中央银行冻结3个月。被纳入预缴范围的进口商品广,除粮食外,其他如原料、石油等商品都包括在内,旨在进一步限制进口,改善国际收支。芬兰、新西兰和巴西也相继实行过这种措施。1.歧视性国内政策(1)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又称为“购买国货政策”,是指一些国家通过法令或虽无法令明文规定,但实际上要求本国政府机构在招标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导致对国外产品歧视与限制的做法。(2)歧视性国内税费国内税费是指产品进入一国国内市场后,在流通领域发生的税费。若专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国内税费,则构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五)其他限制进口的措施例如:美国为抵制欧洲、日本等国的低价钢材和钢制品的进口,在1977年制定实施的“启动价格”(TriggerPriceMechanism----TPM)欧共体(欧盟)为保护其农产品而制定的“闸门/门槛价格”(SluiceGatePrice----SGP)2.最低进口限价(Minimumimportprice)进口价格最低价,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进口附加税。3.通关环节壁垒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进口国有关当局要求其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影响其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4.专断的海关估价指某些国家为达到增加进口商品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进口的目的,根据某些特殊规定,人为地提高某些进口货的海关完税价格。各国专断的海关估价制度中,以“美国售价制”最为典型。所谓美国售价制是指美国海关按照进口商品的外国价格(进口商品在出口国国内销售市场的批发价)或出口价格(进口商品供出口用的售价)两者之中较高的一种进行征税。这实际上提高了缴纳关税的税额。5.进出口国家垄断指出口国为推行非关税壁垒,对某些商品的进出口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其经营形式包括国家直接经营和把商品的进出口权正式委托给某个垄断组织经营。6.进口禁令是指超出WTO规则相关例外条款(如GATT第20条规定的一般例外、第21条规定的安全例外等)规定而实施的限制或禁止进口的措施。(六)NTBs的发展趋势1.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ologicalBarrierstoTrade,TBT)涵义:进口国强制性或非强制性要求进口商品执行技术性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目的。构成与内容:(1)技术标准与法规(2)合格的评定程序(3)包装和标签要求(4)产品检验检疫制度(5)信息技术壁垒2.绿色壁垒(1)绿色关税制度----碳关税(2)绿色技术标准制度(3)绿色环境标志制度(4)环境卫生检疫制度(5)绿色包装制度(6)绿色补贴制度蓝色壁垒是对劳工标准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壁垒的形象称谓,这是一种以保护蓝领工人权利和工作条件为主要内容而构筑的国际贸易措施。SA8000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的国际标准,制定依据是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核心标准内容涉及童工、强迫劳工、健康与安全、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及工资报酬等9个方面的要求,突出强调对蓝领工人的权益保障。3.蓝色壁垒三、非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以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小国进口配额经济效应分析为例0Q1QQ4SDPPwPdICGH图8-1-0国内均衡价格为Pd国内供需均衡S=D,贸易量为:0国内价格下降为Pw贸易量为:0Q4-0Q1=Q1Q41.封闭经济下的均衡:2.自由贸易下的均衡:E0Q1QQ4SDPPwPqPdICGABH图8-1-11.价格效应:(Priceeffect)假设实施进口配额实施进口配额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qS’0Q1QaSDPPwPqPdICEABH图8-1-22.生产效应(Productioneffect)(1)生产量扩大:(2)生产者剩余变动:PC=△IAPq-△ICPw=+aQ2由0Q1上升为0Q2(△QS=+Q1Q2)0QQ3Q4SDPPwPqPdIFGABH图8-1-33.消费效应(Consumptioneffect)(1)消费量下降:(2)消费者剩余变动:CS=△PqBH-△PwGH=-(a+b+c+d)abcd由0Q4下降为0Q3(△QD=-Q3Q4)Q2Q1△Q=Q2Q3-Q1Q4=-(Q1Q2+Q3Q4)0Q1QQ2Q3Q4SDPPwPqPdICEFGABH图8-1-4abcd4.贸易效应:(Tradeeffect)实施配额前进口量Q1Q4实施配额后进口量Q2Q30Q1QQ2Q3Q4SDPPwPqPdICEFGABH图8-1-55.收入效应(Fiscalrevenueeffect)abcd6.贸易条件效应:(Termoftradeeffect)贸易条件不变配额所有者收入增加△R=配额×价格差=Q2Q3×△P=+c=a-(a+b+c+d)+c=-(b+d)0Q1QQ2Q3Q4SDPPwPqPdICEFGABH图8-1-67.净福利效应(Welfareeffect)社会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配额所有者收入增加abcd注:若进口国将配额无偿分配给外国出口商,则进口国国民福利净损失为:-(b+c+d)关税效应配额效应改变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全替代市场机制对生产者的保护不确定对生产者的保护确定对垄断的限制程度大对垄断的限制程度小关税收入进国库配额易产生“寻租”2.进口关税与进口配额经济效应比较
本文标题:国际贸易8-3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7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