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有答案)统计学2013-2014第1学期单选题复习资料
第1章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D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A.年龄B.性别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B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6.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参数是()D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9.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C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10.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C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3.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参数是()B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14.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统计量是()D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15.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BA.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B.从一个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一个城市在一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16.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想确定年轻人愿意与父母讨论的话题。调查结果表明:4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8%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话题,1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A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实验数据17.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D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18.为了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抽取500个家庭的一个样本,得到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5%,这里的35%是()BA.参数值B.统计量的值C.样本量D.变量26.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称为()D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27.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称为()C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28.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称为()AA.参数B.统计量C.变量D.变量值29.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BA.参数B.统计量C.变量D.变量值第2章·选择题1.二手数据的特点是()B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B.采集数据的成本低,搜集比较容易C.数据缺乏可靠性D.不合适自己研究的需要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5.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随机的抽取一定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B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6.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取方式称为()C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7.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D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8.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D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D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C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12.研究人员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AA.判断抽样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D.自愿抽样15.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C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滚雪球抽样D.判断抽样16.如果要搜集某一特定群体的有关资料,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C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滚雪球抽样D.判断抽样20.与概率抽样相比,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BA.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是确定的B.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的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C.调查的成本比较高D.不合适于探索性的研究24.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BA.抽样误差B.非抽样误差C.设计误差D.实验误差32.指出下面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A.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非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第3章10.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于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C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11.对于小批量的数据,最适合于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B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12.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DA.条形图B.直方图C.箱线图D.线图13.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A.条形图B.对比条形图C.散点图D.箱线图14.气泡图主要用于描述()BA.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B.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C.两个变量的对比关系D.三个变量的对比关系15.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A.环形图B.茎叶图C.雷达图D.箱线图17.下面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个图形,这个图是()DA.饼图B.直方图C.散点图D.茎叶图102820557931356884446818.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BA.没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21.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CA.2000B.1000C.1500D.250022.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CA.5000B.7500C.5500D.650023.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之一是()AA.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的B.条形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直方图则是分开排列的C.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分类数据,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值型数据D.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别数据的多少,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第4章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得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B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C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A.异众比率B.离散系数C.平均差D.标准差6、四分位差是()A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C.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CA.平均差B.标准差C.极差D.四分位差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C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A.标准分数B.离散系数C.方差D.标准差10、如果一个数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B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11、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3,表明该数据()AA.比平均数高出3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C.等于3倍的平均数D.等于3倍的标准差12、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3、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B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C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8、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C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局水平19、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D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2、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AA.等于0B.大于0C.小于0D.等于123、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A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24、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B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25、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B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27、某班共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
本文标题:(有答案)统计学2013-2014第1学期单选题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7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