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雨霖铃柳永《雨霖铃》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2、课文的内容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说学情四、说教法和学法五、说教学程序六、说板书(一)教材的地位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对意象的分析,感受《雨霖铃》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美读、美说、美赏,品味局部语言,整体把握意境,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体会词中浓浓的情感美。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并感受《雨霖铃》中的意境和感情。2、教学难点:掌握艺术手法。三、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古文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阅读诗词作品,都只能直观感悟、猜测,难以表达,更不用说要对诗词进行细致地审美鉴赏。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二)学法(一)教法教法:多媒体演示法、诵读法、想象意境法、提问点拨法、拓展法等教学方法。(二)学法•(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3)联系已学诗词,举一反三,体会词中的意象。五、说教学过程(1)反复诵读把握感情基调(2)交流讨论掌握主要内容(3)联系旧知了解关键意象(4)细致鉴赏领会诗词意境(5)归纳总结学会鉴赏方法(一)、导语设计导入:学生竞答,激趣导入。出示与“离别”相关的诗歌图片,让学生吟诵出与图片相契合的诗句。相关图片:《荆轲刺秦王》、《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游子吟》、《蝶恋花》《江城子》……(二)词牌名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三)、整体感知四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配乐朗诵,学生跟随默读。•2.教师以幻灯片出示疑难字词,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词句,自由诵读。•3.学生代表范读。1、学生讨论概括内容(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图画)2、教师出示幻灯片总结归纳行文结构,引出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四)揣摩鉴赏重点文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问题:•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提问:这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提问:该句写景,句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念去去”的离愁别绪有何联系?问题:•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提问:此句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提问:这“千古俊句”若改为“今宵梦醒何处”如何?改为“今宵酒醒何处,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改为“杨柳岸,凄风冷月”如何?(五)风格总结•婉约派诗歌的风格:语言哀婉而含蓄,情思凄凄而缠绵。•豪放派诗歌的特点:视野较为广阔,意象恢弘雄放,感情豪迈。(六)布置作业•1、课后作业:反馈练习•反复诵读《雨霖铃》直至背诵。运用课堂中所学,赏析《蝶恋花》。•2、课外实践:•收集古代诗歌中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例如“酒”“梅”“梧桐”等。六、说板书离别之前:寒蝉、长亭、骤雨、都门离别之时:伤离别烟波、暮霭、楚天(实写)离别之后:羁旅之愁——杨柳、晓风、残月(虚写)虚实相生刻画心理描写情态勾勒环境情景交融
本文标题:雨霖铃说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7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