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1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从哲学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b.从哲学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2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产生于实践。(2)实践需要哲学。(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的含义: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2)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5、具体知识分类(1)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2)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3)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6、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㈠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1)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2)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1)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2)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不可知论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两者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2、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优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③局限性:没有科学依据。(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①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②优点: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③局限性:把自然科学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5观上的唯心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5、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6、常见观点(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五行);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世界是一团永和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界是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的物质,是基本的元素(培根)(3)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心外无物(王守仁);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陆象山);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休谟);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格拉);万物是我们的表象(叔本华)6(4)客观唯心主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理在事先(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朱熹)中外神创论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㈠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哲学与文化、政治、经济的关系(1)哲学术语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和哲学,一定形态的政治和哲学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3)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为什么说真正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㈡社会变革的先导3、哲学的作用:①批判的功能: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的功能: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激励的功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7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产生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8(1)定义: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建设经验的结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1)定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产生的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邓小平哲学思想:邓小平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吧辩证法运用于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把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3、“三个代表”思想及其本质(1)定义:“三个代表”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9认识。(2)内容:“三个代表”思想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1)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①二者紧密联系。物质作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②二者相互区别。A:物质的基本形态:有自己的属性,特征,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消灭,暂时。B:客观存在,共同属性,看不见,摸不着,永恒。10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认世界的多样性)②用物质具体形态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3、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物质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需要尊重自然物的属性和规律。)(3)方法论:承认自然界地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3)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①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都是物质的。②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11★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也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存在的方式。2、运动的形式:①机械运动(宏观物质)②物理运动③化学运动(原子、分子等)④生命运动(生物体)⑤社会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密切联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8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