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1
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姜瑛俐研究员一、校本研修与传统教研区别区别点校本研修传统教研1研究背景不同创新性实施课程被动执行2研究目的不同促进教师整体发展解决教师实践问题分享实践智慧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少数教师获得发展3问题来源不同来自教师来自上级4研究作用不同研究总结的规律可迁移,形成开放心态和主动研究氛围使某节课更完美的技巧,但不能迁移区别点校本研修传统教研5运行方式不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在工作中研究只有自上而下,围绕上级安排的任务6内容不同研究教材教法,更研究如何七背后的实践理念、学生学习成长规律以研究教材、和考点和工作为主7方法论不同根据观察事例和数据、理论,寻找解决类似问题有普遍性的建议凭经验和权威,就某节课谈适用于这节课的建议8研究方式不同方式多样:学习、观察、研讨、反思、叙事、互听互评、专业引领、课例、案例方式单一:听课、议课区别点校本研修传统教研9研究深度不同有研究的问题,深入探讨问题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或研究浅层化,停留在问题表层10评课不同关注教师行为及背后的原因只对课进行好坏判断性评价11教研评价关注点不同关注过程、参与度、问题的原因分析、生存性、启发性关注结果、结论12文化不同开放、对话文化,学习、合作、研究的文化权威文化二、校本研修设计前的准备1、寻找发现研究问题途径与方法:听课、调查、谈话、研讨、反思、学习对比2、问题筛选分类层级:学校、组、个人时间:短时间、长时间难度:简单、复杂3、选择的问题能有效改善实践的问题制约教师发展的问题(英语组)教师有实践基础和能力研究的问题教师都感到困惑的共性问题4、理论准备收集与研究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章学习与研究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章伍家实小各教研组课例研究问题表组别研究主题低语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中语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高语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数学组数学课中提问策略的研究英语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性研究体育组体育课教学中科学分组策略研究艺术组艺术课中欣赏环节教学策略研究信息技术组信息教学中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将理论解读与案例剖析融为一体;将知识获取同实践智慧相互对接;将经验交流与互动对话有机结合;将小型讲座与参与性实践作业结合;将课堂观摩与研究诊断相结合。设计思路三、校本研修的设计1、制定校本研修计划(1)校本研修计划计划的基本结构计划内容包括:背景(已有的基础、需求),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实施措施,实施的时间与工作计划。(学校、教研组、个人)(2)制定校本研修计划计划要注意的问题可行性。研修目的和目标要具体明确、表述清晰,任务分解详细、责任到人,进度安排合理、缓急有序,教研形式多样、灵活有度,绩效考核可行,便于落实。开放性,计划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调整空间,使其既具有执行的稳定性,又具有计划调整的灵活性。系统连续性。处理好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关系,使研修工作系统开展、及时调整、发挥实效。保留过去研究的亮点,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规划研究发展趋势,跟上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要求。2、校本研修活动方案的设计(1)活动方案的基本结构研究问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形式、任务与人员分工、活动步骤、活动要求(案例4/5)(2)设计活动方案要注意的问题围绕研究的主题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围绕能让所有教师参与设计活动形式和明确具体任务围绕能让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研究设计步骤B主题研讨头脑风暴教学案例分析•话题探讨•叙事分享•学科校本教研经验分享•现场研讨•远程授课•在线研讨(交流群、工作室、论坛)ACD观看示范课示范课教师说课研讨与专家点评集体校本研修形式与方法的设计个人校本研修形式与方法设计4、做自己的行动研究5、参加课例研究6、做自己的系统研修(案例8)1、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案例6)2、做自己的教育反思3、写自己的教育案例(案例7)伍家实小的一位教师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它:“教育叙事的兴起让我找到了一些情绪的渲泄口,我用这只自由驰骋的笔信手记录下了自己在教育岗位上的喜怒哀乐……闲暇时浏览自己的这一篇篇教学叙事,它们在一点一点地唤醒我的作为教师的生命感动,唤醒我作为教师的专业自觉性。”网络研修形式选择与设计在线系统课程在线专题讲座在线实践观摩在线专家辅导在线互动讨论在线案例分析在线反思研究从关注理论走向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被动授听转向主动探索行为跟进从系统性计划性转向自觉性生成四、校本研修的实施1、校本研修的基本运行模式校本研修运行结构定位图示如下:问题合作研究反思学习校长教科主任教研组备课组科研课题教育专题实践研究运行方式:·始于“问题”,围绕解决问题的开发实践为运行的基点。·自下而上为主:自下而上的内涵:自下而上的研究,就是要点燃教师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师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寻找问题自教师到管理者,重视教师在制定研究方案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建立一支研究型教师团队,进而在幼儿园内形成平等、民主的研究氛围。·从上到下为辅:即校长参与运行协调,教科主任作为“调节主体”来调整实践研究的问题、策略与速率,以把握方向。2、校本研修的一般步骤(1)收集问题(2)筛选问题(3)设计方案(4)公布方案(5)实施方案(6)总结反思集体总结反思、个人总结反思专家引领在工作、网络、教研中交流、学习、思考,找到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研究课题(案例1),制定对策,拟定研究计划或方案(案例2),付诸实施,总结提炼,研修活动常态化。同步研训资源积累有计划,参与系列的活动和学习系列课程或书籍,逐步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请教专家、同伴,引领同伴,参与教师/专家多层次多类型互动常态化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源、解决问题的案例资源,建立良性循环机制,研训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共享资源教师个人研修步骤关于课堂教学的“自我提问”这堂课在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说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后续的教学打算有哪些?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至深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3、校本研修的视角——学生学习管理策略研究: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方式、资源、课堂学习行为。——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学习、自主学习。——课堂组织管理策略研究:组织形式、控制方式运用、课堂日常规则、不当行为抑制、合适行为激励、课堂教学实施(导入、讲授、提问、答问、理答、板书、媒体运用、语言、作业布置、评改、学生行为)。——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收集、创设。——媒体运用研究:媒体运用的选择、整合、效果研究。——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品德养成。——评价研究:评价内容(学业、品德、潜能、教师教育教学、家庭教育)、评价方法(口头、书面、档案、交互、自我)、评价功能(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积极导向、甄别选拔)4、教师个人研修的一般方法学——每周学习一篇理论文章,丰富一点专业知识或改变一点观念;记——写好每次的教学后记,获得一点实践经验的新解释;听——每周至少听课两节,学习别人的实践技巧与策略,解析别人成长过程;思——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研——每学期写一篇典型案例或研讨论文,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提升和汇集。——在研修中研究“自己”,逐渐发展和形成自己的特色。①讲自己的教育故事②做自己的教育反思③写自己的教育案例——抓住各种机会在反思中学习发展教学观摩研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都是教师自我反思的很好机会。通过这些活动中的教学反思交流、写教后记,进行教学研讨,可帮助自己学会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个人反思生活化、即时反思实效大。日常反思日常事,茶余饭后谈感悟,案前灯下详记录,朝思暮想育人事,日积月累增“财富”。教学活动前反思重班情,活动中反思找资源,活动后反思多交流。自我三反思:主动反思、连续反思、互动反思。个人演讲同上一节结对帮扶跟班听课与优秀教师(对话)教学研究展示教学问题会诊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积极参加多种研修活动,全面发展自己颁发小组奖——扮演专业引领的多重角色研讨资源的发掘者教师话语的倾听者教师积极思考的激发者教师视阈融合的催化者学习总结在专业引领中提升回应技巧1、聚合策略2、深化策略3、唤醒策略4、委婉策略5、留疑策略——针对教研活动中无话可说,抓提前学习和思考组织者自身提前学习思考重点骨干提前学习思考提前下发学习材料提前通知研讨时间与研究问题5、校本研修实施中问题解决的方法提前明确每人任务要求每人带任务提前学习思考五结合,集体备课与研究学生结合,与研究目标结合,与研究教材、与新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与研究教师保教行为的有效性结合。聚焦教育教学,以教师工作中的问题为载体。——针对只有少数人参与教研活动,抓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任务针对个人能力合理分配任务针对任务量合理分配任务做好组员合作分工要求——针对教研活动中缺思想碰撞,抓组织讨论及时抛出问题及时组织推进抓倾听与回应抓观点辩析抓规律提炼——针对教研活动中无收获,抓四方面引领骨干引领知识引领思想引领方法引领——针对教师研讨时激动,研讨后不动,抓行为跟进抓面上即全组全校的学习与行为跟进抓重点对象的学习与行为跟进抓教师的间学习与行为跟进——针对学习和研究活动缺乏吸引力,抓方式创新组织多种学习与研究结合的培训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6、学习与研究结合的活动(1)展示交流自己学习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活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引导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2)交流展示教师在工作中建立的“三个笔记”,即教育笔记、观察笔记、学习笔记。(3)展示交流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的探索、观察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和课例研究活动与成果。(4)针对年轻教师工作中的困惑,骨干教师分别主讲不同的专题讲座。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5)请有关专家根据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进行观念、方法、写作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学习研究能力。7、组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1)结合学校开展的全员参与的大型活动,开展研究活动。如:“如何提高家长开放日效益”叙事交流活动、如“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每月组织一次全员性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轮流主持,共同研究、讨论,交流各教研组近段时间发现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2)组织各种能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的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如展示一段教学活动录像,让教师们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与什么理念、理论有关,或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让老师们体会到,专业的成长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努力,另一部分来自于与同事以及专家之间的讨论。实现老师们下列行为变化:在工作中会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交流、及时记录、敢于尝试、突破、有理有据地争论,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敢于提出批评意见。(3)结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组织教师研究,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4)结合开发学生活动组织教师研究,提升教师活动设计和方法组合运用创新能力。(5)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教师开展学习研究,提升教师课程创新能力。(6)采取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究程序,组织教师在工作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小问题。帮助教师建立双重工作目标,实现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7)“三课两议”式课例教研。采取说课—评议—试教—评议—上课,每月一次全校展示、评议活动,让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8)组间的叙事交流、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方式。不同组相互交流开展研究的经验或
本文标题:1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0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