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贵州省丹寨县第二中学教师:徐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发布的特点和降水发布的特点,了解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发布特点形成原因。3、了解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和划分地区,明确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及形成原因。2、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难点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师点拨:我们在七年级时学习过世界气候,了解了有关气温、降水、天气、气候。下面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相关内容,看看下面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出示幻灯片)师生交流: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气候)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气候)4.昆明四季如春。(天气)教师承转:我国以农业立国,历代都有许多的有经验的老农口语。他们根据对云雾风雨雷电的历史观测所得的经验,编了许多的农业谚语,作为终年耕种的依据,对于从事于农业和预防灾害的降临,有备无患,有非常大的帮助。有没有同学能试举一两个例子?(教师可在布置学习任务后,巡回辅导,提示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总结答案教师:同学们举出了如此之多的农业谚语,看得出大家非常关注生活。依照大家的生活经验,我国气候是否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请大家看书第28页。学生活动:看书,寻找问题答案。教师总结答案2(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师生交流: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学生思考: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形成的原因?(1)、地域辽阔,跨越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地区。(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教师提问:为什么地形复杂多样会导致气候复杂多样?教师引导: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构成。(1)气温高低与地形上的海拔高度成反比,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便下降0.6℃(2)降水受地形影响,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不一样。教师总结:因此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更加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我国一月份气温发布。(展示课件“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图)教师引导:(1)、请同学们在图2—14上找出0℃等温线,用笔沿线标注,看看有没有标志性的山脉与河流。(2)、一月份我国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区分别在哪里?我国一月份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3)、为什么我国一月南北温差大?学生活动:读图,完成学习要求。师生交流:(1)、一月份0℃等温线标志性山脉是秦岭,河流是淮河。(秦岭-----淮河)(2)、一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地方是海南岛的海洋上(20℃),平均气温最低地方是黑龙江北部漠河(-32℃),南北温度差达到52℃左右。(3)、原因:南北获得太阳光热的差异大,北方受到冬季风影响大,南方受到冬季风影响小。(板书:一、温度带1、冬季南北温差大)教师引导:对于一月份气温图,同学们的学习效果非常出色,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解决我国七月份平均气温发布的情况和原因。学生活动:读图、讨论。师生交流:(1)、我国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是湖南和吐鲁番(28℃),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8℃)(2)、七月份我国南北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3)、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虽然存在太阳斜射,但是日照长,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多少,所以夏季南北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板书: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3教师点拨: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复杂多样多样,但气候相当于某个地区而言,又是相对稳定的。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依据积温多少划分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地区高原气候区。(展示课件“中国温度带”图)教师提问:那么什么叫积温?师生交流:我们把日平均气温≥10℃的时期称为生长期,生长期气温之和称为积温。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0页到31页的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发布好主要农作物及农作物熟制,在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板书:3、我国的温度带)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熟悉知道相关内容。教师提问:(1)、我国暖温带好亚热带的分界线和一月份哪条等温线相符合?大致和哪条山脉与河流接近?(与一月0℃等温线相符合,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接近)(2)、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我们附近农田农作物的品种及农作物熟制是什么?(亚热带;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分布))教师引导:气候由两大要素构成。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温度带,现在我们想问几个问题。师生交流:(1)、“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得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都江堰。都江堰是调水工程还是蓄水工程?(调水工程)(2)、我国在各条江河上修建的大大小小的水库是调水工程还是蓄水工程?(蓄水工程)教师点拨:如果我国自然条件始终天如人意,风调雨顺,我们用得着自古以来的耗时费力的去治水调水吗?教师讲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1、降水地区发布教师引导: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其注意图例和注记,然后完成课本第32页练习题。(展示课件“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分布1、降水地区发布)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完成练习。师生交流:4(1)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似)(2)我国降水的空间发布(地区发布)的规律是怎么样的?请解释其原因(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原因:从来沿海→内陆的角度去思考)2、降水季节分配教师承转:对于我国降水时间分配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雨水是夏秋季节多,还是冬春季多?学生回答:夏秋季节相对集中了全年的降水量。扩展思维我国东南与西南的水气主要来自哪个大洋?(在黑板上绘一张中国轮廓图,用图进行讲简图)教师承转:(板书:3.、我国的干湿地区)我们可以根据积温划分我国的气温带,同样也可以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成若干个干湿地区。请阅读课本第33页的内容,了解干湿地区发布和植被类型。请注意将知识落实在图上。学生活动:读图,阅读材料,了解知识。师生交流:(1)、我国湿润地区大多数发布在什么地方?(秦岭----淮河线以南)(2)、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量不如南方,为什么也是湿润地区?(由于植被较广,加上太阳斜射,蒸发量不大)(3)、我国干旱地区分界线大体上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接近?湿润地区800mm降水线---秦岭---淮河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线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线干旱地区(4)我们学校属于哪一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三)我国的气候类型教师点拨:如果我们将我国气温发布和降水时空分布结合起来,又可以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发布。请看大屏幕“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教师讲解: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现在每个同学已经有一张白纸,现在用你手中5的彩色笔,画出一个中国轮廓图,画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并且依次标出气候类型的界线每次和等降水量的大小。学生:开始画(教师下去看学生是怎么画,并且去找3---4个个学生的作品)。教师:给学生展示画得比较好学生的代表作品,让学生看看,你认为比较好的作品,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下教师提问:三大季风气候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年平均气温)教师承转:我国西北内陆大多为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则是独立的高原山地气候区。知识内容拓展: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什么重大影响?学生活动:同学们互相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各抒己见:(1)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2)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3)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课堂练习:课本第35页练习题分组成进行练习题课题小结通过学习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及成因,我们更加明确了纬度因素好地形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重大影响;通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我国气候的第二特征。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一)温度带1、冬季南北温差大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3、我国的温度带(二)降水的时空分布1、降水地区分布2、降水季节分配3、我国的干湿地区(三)我国的气候类型
本文标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3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