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音乐课堂生成问题的相关思考
音乐课堂生成问题的相关思考引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联合《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主办、深圳市教育学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圆满结束。2014年10月中旬,我作为中学组评委成员参加了录像课评比,从全国不同省区报送的72节录像课中遴选出20节优秀课。12月12至14日,我又作为中学组评委成员与三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教师一道,观摩了20节优秀的现场课。通过这项赛事,我切实感受到坚守在一线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满腔热忱,他们对工作的倾力投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带来启发和思考。鉴于文章的有限篇幅,在此仅着眼音乐课堂生成的相关视角谈点体会。一、音乐教学生成过程中的“静态内容”与“动态内容”某种意义上看,教师的课前准备所呈现的是一种“静态内容”,而由师生合作的课堂生成则属“动态内容”。对“静态内容”而言,教师可在课前进行最大程度的充分准备,但对于“动态内容”,教师却无法进行精确的内容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基于正在学习的某一知识或正在探讨的某一问题进行即兴交流的内容则属于后者。本次课评有一节围绕《青春舞曲》组织的综合课。上课开始,教师就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边唱边跳,载歌载舞,将歌曲热烈欢腾的艺术风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令人意外的是,即使教师如此煞费苦心地进行了这般自然贴切的铺垫,当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这首歌曲情绪如何”的提问时,还是给出了“悲伤”这个答案。就这一点而言,学生的回答显然不在教师准备的“静态内容”范围之内。此时教师怎么办?是对学生抛出的悬念予以充分注意?还是对此“突发事件”采取装糊涂的不予理会态度?实际的课堂中教师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不仅令回答问题的学生感到无奈,也令现场的许多同行感到遗憾。我想,同行们应该会认为这位年轻的执教者在此处显然失去了一次与学生深入交流问题并借此进一步推展教学内容的机遇。因为没有机智地捕捉到一个随机生成的“动态内容”,也就无法得到原本应该收获的教学亮点。假如换做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则完全可以凭借学生抛出的这个表面看似棘手实际恰可以成为教学契机的问题,与学生探讨如何结合音响体验判断音乐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是抒情的还是雄壮的,是跃动的还是平静的,是诗情画意还是疾风骤雨。或者说具体到“《青春舞曲》为什么是热烈欢快的”这个问题,教师正可以基于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材料、旋律―语气、速度―表情”等进行音乐表现元素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在音响感受的同时领会音乐形象塑造的“内在”成因。我从以上举例获得的体会是,教师围绕在备课环节充分准备的“静态内容”与在课堂教学环节随机生发的“动态内容”这两方面,应尽可能追求有机的融通关系。围绕“静态内容”的准备,可包括基于作品本体的音乐分析,即音乐教育家雷默所说的“音乐性内容”,也可包括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曲家个人艺术背景与艺术观念等“非音乐性内容”,还包括综合“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之后所凝练的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特征和艺术表现蕴涵。此外,当面对突如其来的“动态内容”时,教师应采取自信应对的不回避姿态,以自己精心准备的“静态内容”之不变应师生互动生发的“动态内容”之多变,最终通过“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内容的相互照应,创造充实、丰盈和生动的音乐课堂。二、扎实细密的音乐作品分析是“静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应以音乐为载体,音乐作品是这种载体的呈现方式。无论哪种类型的音乐课,都要以对音乐永无止境的认识和洞察作为终极目标。纵观我国十多年来的“课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伴随“课标”实施而逐步为音乐教育从业者所认同和接受,“以美育人”的教育观念得到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师生关系更为平等,教学手段更为丰富,教学评价更符合艺术规律,这些变化令人鼓舞。但同时我们也感到,观念和认识层面的提升、教学形式的变化,需要坚实的专业基础为之提供保障,正如雷默在其著作中不断表达着的观点:音乐教师所做的一切,从学龄前到成人教育的所有阶段,学习的一大重点必须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和对位、音色、力度、织体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放在音响富有表现性的组合上。我对此的理解是:如果音乐教师,无论他针对什么层次的教学、实践何种音乐活动,都能到音乐中去探察,把握其中相互关联的各种内容,体验其作为整体的表现力,捕捉其中难以言传的意蕴,并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更清晰并且持续不断地去呈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性的无穷奥妙。本次课评中有一节《西风的话》,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连贯、优美、和谐地演唱歌曲”。我认为,这虽是一节唱歌课,但要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仍需要全面细致的音乐作品分析,包括歌词内涵、音乐素材、音乐发展手法、词曲结合的形象塑造、歌曲风格意境、对作品的历史评价等多方面的案头准备工作。唯有建立在这样的“静态内容”准备之上,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这节歌唱课的教学目标。从实际展示的观摩课来看,执教者左慧老师整体上表现出较全面扎实的专业素质,她在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兼顾捕捉时机进行作品讲解,其分析涉及歌词题材、歌曲结构、节奏形态、旋律线条、二声部结合等多方面内容,较为贴切地呈现了蕴含着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文本背景。这堂课的不足之一是未能充分重视词曲结合对歌曲这种音乐体裁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作用。上课开始,视频呈现出一幅幅壮美的风景画面,教师以画外音形式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颂扬自然的散文诗。我认为这个重在交代歌曲题材的环节不应撇开歌词而另辟蹊径寻找抒情载体,更不要说这首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史学家廖辅叔先生创作的歌词,于含蓄委婉的语气中洞开隽永的意境,于娓娓道来的语调中显示天地人和的情怀,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暖与关怀,韵脚清晰,朗朗上口,称得上歌词佳作。在呈现歌曲的题材内容时,教师实在应该紧密基于歌词品读而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之后的音乐分析及词曲一体化品味整首歌曲做好充分铺垫,进行气氛烘托。此外,从教师对音乐作品分析的语言阐述中,我们认为还可以更细致、准确和专业。这里,我尝试对《西风的话》这首歌曲做初步分析,希望能为一线教师针对音乐作品分析的备课发挥抛砖引玉的引导作用。1.歌曲题材内涵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去年,即将春暖花开的光景,“我”(西风)不得不离开你们(孩子们)。那个时候,你们还未脱去过年的崭新棉袍。今年,秋色渐浓之际,我悄悄地回来了,却惊喜地发现你们长大、长高、长胖了。春秋之间隔了一个夏季,不知你们是否记得炎炎烈日下盛开在池塘里的荷花,它又是如何变成了满塘的莲蓬?今年的冬天就要来临,请你们不要害怕冬的萧瑟,让“我”来把那些顽强挺立的树叶都“染”红,为这单调的季节描绘一抹亮丽的颜色。歌词中的“西风”以拟人化第一人称口吻与孩子们亲切“交谈”,字里行间洋溢着暖人的柔情,烘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2.歌曲音乐分析这是一首带钢琴伴奏的青少年歌曲。大调风格,抒情基调;音乐素材精练,创作手法朴实。(1)歌曲主体(声乐部分)共16小节,是结构方整的四乐句乐段。每乐句四小节,又可清晰划分出各两小节的两个乐节,整首歌曲四句八乐节。(2)节拍的框架中,作曲家以两小节的乐节为单位,由均分和顺分音型建构节奏轮廓,并以第二、四小节的不同情况“x-x-|”与“x--0|”分别形成乐节句读和乐句停顿,从而区分出两个层级的结构划分。整首作品对这两组节奏型进行了四次重复,在一个仅有九度音程(d1―e2)的音域中展现出“起―开―合”的音乐运动过程。(3)观察节奏框架中的旋律形态,每乐节开始的两个四分音符多为同音重复;八分音符主要呈现和弦分解(第一、六、八乐节)和上、下行级进四音列(第二、三、四、五、七乐节)两种语汇;两个二分音符均分时值多以下行级进(第一、七乐节)或下行跳进(第三、五乐节)为主;而整小节时值(附点二分音符加一拍休止)则以调式下中音、中音、上主音、主音分别形成四个乐句的句尾停顿。由此,歌曲基于正波为主、反波为辅的旋律进行,级进为主、和弦分解音调为辅的旋律起伏,以及围绕不同调式音级形成的句读和终止等方面,实现了乐节之间、乐句之间特定的“呼应”关系,最终构成自然而具有逻辑力的音乐发展脉络。(4)观察钢琴伴奏,应注意和声及织体与歌曲主题旋律紧密配合,围绕巩固调性、突出功能、加强动力等方面彰显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作用。四乐句基于四个不同的停顿音,分别配合了下中音和弦、三音位置主和弦、属和弦和根音位置主和弦,从而通过不同功能和色彩的和声元素发挥了对音乐语句和语气的标示作用。此外,与歌曲大调抒情风格紧密关联,伴奏部分多以色彩较单纯的大、小三和弦配合宁静、祥和的音乐形象刻画,以半分解的和弦织体烘托庄重中洋溢着温暖的音响氛围,以离调手法带来的音响张力加强歌曲结构部位的支点作用,以及设计不同的和声语汇为音乐发展注入内在动力。3.简要历史评价1932至1935年,黄自先生受商务印书馆委托,主持编写《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共6册),他承担了“欣赏”与“和声”两部分的撰写并负责教科书中的歌曲创作。在全部69首歌曲中,黄自创作28首,包括《九一八》《睡狮》等爱国歌曲;《雨后西湖》《踏雪寻梅》《本事》《秋色近》(三部合唱)等写景和抒情歌曲;《花非花》《点绛唇》《南乡子》《卜算子》等古代诗词歌曲;还有《卡农歌》(二部合唱)《采莲》(二部合唱)《淮南民谣》等复调歌曲。《西风的话》《养蚕》《牛》等作品是为原打算再编一本小学音乐教科书而创作的,最终编书计划没能完成,歌曲却已得到广泛传播。《西风的话》是一首兼有教育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中小学教材歌曲,作曲家以朴实的手法并综合使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使这首歌曲在动态延展中凝聚为一个完整并富有逻辑力的音响表情体,像是一波接一波的音响浪花,从起点至终点,缓缓流淌,韵味绵延。三、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层次递进是“动态内容”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四十分钟的音乐课堂中,布局丰富的教学内容并设计关联紧密的教学环节,学生在此保障下不断深化学习。如果以此指标进行衡量,可以发现有不少课堂与之相距较远。本次活动有一节“听赏综合课”,教师在整节课中对作品主题进行了听、唱、表演听、表演唱、活动唱等不同形式的五次重复,而这五次重复之间除表面的活动形式有所变换,在内容深化和问题引领方面并没有太多含金量,当然也就不能鲜明地体现课堂内容设计基于学生学习的递进性层次。此外在有些公开课中还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准备了充足的教学材料,设计了丰富的教学环节,但其中一些材料和个别环节总给人以生搬硬套、生拉硬拽之感,热闹的课堂未能有机联系学生有效而务实的音乐学习。还有的教师常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以表面化的表演贴合音乐的外在音响,倾力于设计夸张的语言、招摇的动作、舞台化的表演,或者会不合时宜地使用喧嚣的电声伴奏并时常插入一些可有可无甚至带有某些干扰的视频片段。这种课堂实际上已经混淆了表演与教学的区分,某种意义上成了教师个人炫耀的舞台,而一脸茫然的学习者经常是坐在那里无所适从。我们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设计都力求与学生真实的音乐学习相吻合,教学主题尽量从平易的角度切入,之后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不断生发更多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渐进式沉入音乐学习的感觉和状态,并以外在行为表现出与音乐的自然互动,如面部表情、情绪流露、身体律动等,这些应该是沉浸在音乐世界中的学习者依自身感受而不由自主流露的,却不是教师以自己的想当然设计让学生被动机械做出来的。由此想到的相关问题是教师应如何精选教学内容、考量教学设计、斟酌语言表述。一节富有成效的音乐课在表面上看也许是宁静的,但其有着流动、有序并集中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合理编排内容,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地顺序实施,显示出层层推进的特征。本次评课中有一节《沂蒙山小调》的鉴赏课,教师在这堂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但其展现形式朴实平易,而且每种活动都不会游离教学的中心主题、干扰教学内容的逻辑推进。在这节课中,学生基于歌曲的听、唱,环环相扣地学习了节拍节奏、乐句划分、艺术形象呈现、情感内容蕴含、音调与语言的结合、起承转合的音乐语气、鱼咬尾的旋律连缀
本文标题:音乐课堂生成问题的相关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4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