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公开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教案[1]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贵池区唐田初中柯润忠[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沪科版《新时代数学》九上第22章《相似形》第二节《相似三角形判定》的第一节课.是在学习了第一节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并具备了有关三角形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知识后,研究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一方面,该定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拓展;另一方面,不仅可以直接用来证明有关三角形相似的问题,而且还是证明其他三种判定定理的主要根据,所以有时也把它叫做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实验、猜想、证明、探索等能力,对掌握分析、比较、类比、转化等思想有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猜想和归纳能力,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进行有关判断及计算,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实物演示和电化教学手段,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无穷.(2)、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探索[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有关证明[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证明方法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4、相似多边形的定义5、比例的性质二、复习引入(一)复习1、相似图形指的是什么?2、什么叫做相似三角形?(二)引入如图1,△ABC与△A’B’C’相似.-2-图1记作“△ABC∽△A’B’C’”,读作“△ABC相似于△A’B’C’”.[注意]:两个三角形相似,用字母表示时,与全等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便于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对于△ABC∽△A’B’C’,根据相似形的定义,应有∠A=∠A’,∠B=∠B’,∠C=∠C’,''BAAB=''CBBC=''ACCA.[问题]:将△ABC与△A’B’C’相似比记为k1,△A’B’C’与△ABC相似比记为k2,那么k1与k2有什么关系?k1=k2能成立吗?三、探索交流(一)[探究]1、在△ABC中,D为AB的中点,如图2,过D点作DE∥BC交AC于点E,那么△ADE与△ABC相似吗?(1)“角”∠BAC=∠DAE.∵DB∥BC,∴∠ADE=∠B,∠AED=∠C.(2)“边”要证明对应边的比相等,有哪些方法?Ⅰ、直接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图2∵DB∥BC,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即DE是△ABC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逆定理)∴DE=21BC.(三角形中位线定理)∴ABAD=ACAE=BCDE=21.∴△ADE∽△ABC.Ⅱ、利用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过点D作DF∥AC交BC于点F,如图3.则△ADE≌△ABC,(ASA)且四边形DFCE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图3∴DE=BF=FC.∴ABAD=ACAE=BCDE=21.∴△ADE∽△ABC.-3-2、当D1、D2为AB的三等分点,如图4.过点D1、D2分别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点E1、E2,那么△AD1E1、△AD2E2与△ABC相似吗?由(1)知△AD1E1∽△AD2E2,下面只要证明△AD1E1与△ABC相似,关键是证对应边的比相等.过点D1、D2分别作AC的平行线,交BC于点F1、F2,设D1F1与D2F2相交于G点.则△AD1E1≌△D1D2G≌D2BF2,(ASA)且四边形D1F1CE1、D2F2CE2、D1GE2E1、D2F2F1G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图4∴D1E1=BF2=F2F1=F1C,∴AE1=E1E2=E2C,∴ABAD1=ACAE1=BCED11=31.∴△AD1E1∽△ABC.∴△AD1E1∽△AD2E2∽△ABC.[思考]:上述证明过程较复杂,有较简单的证明方法吗?过点D2作AC的平行线,交BC于点F2,如图5.则四边形D2F2CE2为平行四边形,且△AD1E1≌D2BF2,(ASA)∴D2E2=F2C,D1E1=BF2.由(1)知,D1E1=21D2E2,AE1=21AE2,图5∴D1E1=31BC,AE1=31AC.∴ABAD1=ACAE1=BCED11=31.∴△AD1E1∽△ABC.∴△AD1E1∽△AD2E2∽△ABC.(二)[猜想]3、通过上面两个特例,可以猜测:当D为AB上任一点时,如图6,过D点作DE∥BC交AC于点E,都有△ADE与△ABC相似.图6(三)[归纳]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个定理可以证明,这里从略.四、应用迁移练习1、如图案,点D在△ABC的边AB上,DE∥BC交AC于点E.写出所有可能成立的比例式.练习2、在第1题中,如果DBAD=23,AC=8cm.求AE长.图7-4-五、整理反思(一)小结内容总结思想归纳二)反思六、布置作业课本第78页练习《基础训练》思考题:如图8、过△ABC的边AB上任意一点D,作DE∥BC交AC于点E,那么DBAD=ECAE.图8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记号读法注意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探究1、在△ABC中,D为AB的中点课本第78页练习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探究2、当D1、D2为AB的三等分点猜想小结作业[教学反思]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节课是教学公开课,课前让学生允分的预习。在这种前提下,感觉教学过程进行非常顺利,学生学习也达到目标。这样使我感觉到:“先学后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到教学的首位,教师在引导自学和发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这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节课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探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设想、验证设想、修正和发展设想的过程。在数学中,它表现在提出数学问题,探求数学结论,探索解决途径,寻找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活动中,而数学探索能力就集中表现为提出设想和进行转换的本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在具体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关键性的词句,使学生学会“引申”所学的知识.课堂教学要充分张扬教师、学生的教学个性。教学要有统一的要求,但无须也不该要统一的方法。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绚丽多姿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应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上标新立异。
本文标题:公开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4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