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超声在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日志返回日志列表[转]超声在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2013-3-1423:10阅读(10)转载自绝影-轩赞评论转载(173)分享(7)复制地址举报更多上一篇|下一篇:超声大夫日常工作...1984年,Bruneton等首次报告用7.5MHz高频实时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结病变,近年来超声在浅表淋巴结检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临床检查,超声敏感性92%,临床检查敏感性70%,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特异性可达95%。较早应用的灰阶超声可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分布、大小(长径厚度比)、形态(规则或不规则)、淋巴门(有或无)、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钙化及液化现象,结合对毗邻软组织的分析来综合评估淋巴结病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除了可观察淋巴结以上特征外,还可显示其内部血流情况(有否内部或外部血流、动脉流速及阻力指数)等。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角度依赖较小,且无混迭现象,能更有效地检测较弱的流速信号,更适合观察肿大淋巴结内部血供,对小血管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比CDFI高,同一切面PDI显示的血管数目多,同一血管显示长度长。灰阶超声和PDI的联合应用在检测转移性淋巴结中敏感性能达到92%,特异性达到100%。记录淋巴结血流充盈方式,分为3种形式的血流充盈区域:①淋巴门型:血流信号沿淋巴门分布,通常属于炎性和反应性的淋巴结;②中心型:血流分布在没有淋巴门的淋巴结中心,多见恶性;③周边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周边部。也有报导将其分为五种,即结门区、中央区、结周边区、结周边+门区、结周边+中央区。淋巴结内血管出现移位、迷行、局灶性无灌注区、边缘血管,四个特征中任意一个特征即可判定为恶性淋巴结。淋巴结内彩色血流则根据显示血流的多少用半定量的等级来表示淋巴结中的血流充盈情况,分为0~Ⅲ级:无彩色显示为0级,有彩色星点闪烁者为Ⅰ级,有条状血流出现者为Ⅱ级,能显示3条以上彩色血流或有多条覆盖淋巴结区域者为Ⅲ级。一、淋巴结病变的分类1.发育异常性病变。2.炎症性疾病:①非特异性炎症: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②特异性肉芽肿性淋巴结炎,见于结核、真菌③其他类型的淋巴结炎:与艾滋病相关的淋巴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梅毒,弓形体病,炎性假瘤等。3.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或病变:各种抗原刺激都可引起淋巴结内淋巴组织增生,这些抗原刺激又常引起炎症,故淋巴结炎症常伴有增生,增生性病变也常有炎症。在病理上此二者混合出现,以炎症为主诊断为炎症;当以增生为主而炎症不明显,诊断为增生性病变。此型包括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淋巴结非典型增生等。4.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或其他肿物:转移性淋巴结肿瘤,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等。二、正常淋巴结及病变淋巴结的超声图像1.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一般不易检出,蚕豆状,前后径短,大多数长径5mm左右。内部呈低回声,髓质回声略高于皮质。CDFI:可在门部、髓质内出现点状血流信号。2.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结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淋巴结均匀性肿大,绝大多数长径厚度比大于2,包膜规则、清晰,淋巴结内回声以均匀性弱回声多见,髓质和门部增宽,皮质匀称性变窄,内部中心条索状高回声更加清晰可见。CDFI:淋巴结淋巴结门部动静脉血流流速增高,易检出,门部和髓质部均显示丰富血流信号。血管的空间结构与正常淋巴结相似,往往在中央及门部见短线状血流,或呈一规则线状走行于淋巴门,沿途或没有分支,或发出对称放射状分支走向皮质。淋巴结在出现淋巴门血管的同时可出现边缘血流,这可能被误判为恶性病变的血流。化脓性炎症时内部可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有学者认为当淋巴结炎症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发生纤维化,血管阻力增加,可表现为无血供。3.淋巴结结核常为多发,呈串珠样排列或多个融合成团。淋巴门结构不清晰,纵横比≥0.6,内部回声欠均质,皮髓质结构欠清,多个肿块的内部回声分布呈多样性表现,晚期出现干酪样坏死。当干酪性坏死液化时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形态变化多样且不规则;周边为厚薄不均凹凸不整的强回声壁;内部为无回声并散在分布强回声光点。但未发生干酪性坏死时,其回声以低回声为主,特异性较差。CDFI:门部髓质血管走行规则,血流信号丰富。淋巴结中央和边缘出现血流分布的几率较高,淋巴门血流出现率低且往往移位。周围组织出现水肿。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特点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是诊断的辅助依据。4.淋巴结肿瘤①淋巴瘤淋巴结肿大明显,呈单发或多发,长径厚度比<2,呈圆形或椭圆性无回声区或弱回声区,边界清晰,轮廓光整;皮质增厚,呈低回声均匀性改变,也可为不均匀的小结节样回声。后期当邻近的数个淋巴结粘连融合成大的团块时,其声像图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常呈现分叶状轮廓,边界不规则,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有不规则的囊性变,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或为均匀无回声或稀疏微弱回声。当出现小坏死灶时,也可相应出现较粗大回声点。单发于颈部淋巴结内的淋巴瘤直径往往较大(>2cm),病灶多有坏死、液化和边缘增强表现。CDFI:淋巴瘤彩色血流显像和反应性淋巴结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很高的淋巴门血流显示率。但淋巴瘤还是具备一些恶性淋巴结血供的特点,在淋巴结的边缘血流显示率达到75.6%。非何杰金淋巴瘤椭圆形,边界光滑整齐偶可见包膜,皮质区回声极低但质均,中心髓质区回声较高。小动脉自淋巴结门进入向四周呈“爪样”放射,其“爪尖”延伸到包膜区。何杰金淋巴瘤椭圆形,边界尚光滑整齐,包膜显示欠清,周边回声低而均,中心回声稍高淋巴结门进入之小动脉分支向结周放射,分支末端达包膜区。②转移性淋巴结肿瘤淋巴结肿大,形态怪异,常多发,融合,无正常淋巴结结构,仅呈弱回声。轮廊不清晰,边界不清,髓质消失现象越明显,而较大形态不归整均为相互融合而来。皮质和髓质分不清,非对称增厚;门部消失,皮质增厚肿大的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皮质增厚是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性改变。CDFI:血流信号周边丰富,中心散在。另外,淋巴结包膜外的转移仅发生在恶性淋巴结。血管往往粗细不均,血管外形扭曲,走行不规则,有受压移位现象。血流移位变形状、囊膜状伴有分支、扭曲杂乱状,多表现为边缘血流,灌注强度可从I到III。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特征和结核性淋巴结相似。如出现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特征的淋巴门血流,则可发现其放射状分支往往不对称。肿瘤早期阶段可表现为淋巴门型血管。随着癌细胞的浸润,即表现为边缘血管。当肿瘤巢取代淋巴结组织时,表现为中央血管或无法显示淋巴门血管。多普勒流速曲线表现为高阻力型,S1峰圆钝,峰时延长,亦可为双向多普勒流速曲线。血流动力学参数中,转移性淋巴结的RI、PI均高于良性肿大淋巴结。淋巴结回声与原发病变有一定关系。鼻咽癌转移的淋巴结回声大多数为不均匀性低回声或囊实混合回声。对于原发于头颈部各种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尤其在颈静脉链周围以最小横径大于7mm时应考虑为恶性或转移性准确性可达82%~95%。如在一个淋巴结引流区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淋巴结在诊断指标临界范围应多考虑转移可能。淋巴结中央和(或)边缘出现血流分布是淋巴结恶性病变的重要特征,而淋巴门出现血流分布是良性淋巴结的重要特征,但前者不能用来排除结核性淋巴结,后者不能用来排除淋巴瘤。其他间接征象,如颈静脉内癌栓的出现则是转移性淋巴结的确凿证据。5.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要点:①淋巴结形状:恶性淋巴结表现为髓质结构紊乱,恶性淋巴结和结核淋巴结形状趋于圆形(63~94%),长径厚度比小于2,常无髓质(57~91%),且有互相融合现象。转移性、淋巴瘤性淋巴结有清晰的边界(56~100%),结核性淋巴结也可有清晰边界(49%)。②门部回声:恶性淋巴结门部高回声消失或偏移及形态不规则,而良性淋巴结门部高回声规则存在,这是因为恶性淋巴结的正常结构被新生癌细胞代替所致。③淋巴结内血流:良性肿大淋巴信号结内血流多呈淋巴结门条状血流规则分布,而恶性淋巴结内可见网状彩色血流或周边见丰富的血流(转移淋巴结血流分布以周边型为主,占80.06%),并随着淋巴结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转移淋巴结血流强度分布为:Ⅰ级56.72%,Ⅱ级35.82%,Ⅲ级7.46%)。良性血流流速、阻力指数(<0.60)呈相对低速、低阻表现;恶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0.65)呈相对高速、高阻。以阻力指数(RI)0.6作为良、恶性的参考价值是比较适宜的。6.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鉴别要点两者在病灶的发生部位、数目、大小方面大致相似,无鉴别诊断意义。但病灶的包膜回声,融合现象,融合内部回声呈蜂窝状,其内带状分隔境界清晰。在恶性淋巴瘤中较为常见,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少见,是较重要的声像图鉴别点。赞评论转载(173)分享(7)复制地址举报更多上一篇|下一篇:超声大夫日常工作...个人日记|签名档主人的热评日志常见先心病超声诊断——任卫东2013-07-2009:24【讲座】胡桃夹现象(超声)2013-08-0512:24人体的肌肉彩图2013-08-0512:21评论还没有人发表评论来坐第一个沙发发表评论发表分享此文章匿名评论(隐身草)
本文标题:超声在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7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