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板块构造)-共43页
•最新考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考纲解读•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并会解释各种宏观地形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及成因。•2.理解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考纲定位思维导图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板块构造学说1.内力作用(1)能源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①岩浆活动:形成火山堆、火山口等火山地貌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内力作用地貌1褶皱山2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3地震:地壳断裂和错动•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马宗晋先生表示,台湾岛在以每年七十至八十毫米的速度向大陆方向移动。•材料二台湾岛的形状、山脉走向、地质构造三者一致,都是北北东向。台湾山脉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至今还在不断长高。海拔超过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为中国东部第一高峰。地球表面在运动!巍然不动定如山玉山人类探究地球形态的过程大陆漂移学说1海底扩张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3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4大陆漂移学说:①漂移方式:大陆地壳漂浮在大洋地壳上进行移动②漂移过程:泛大陆于中生代起,逐渐分裂、漂移③漂移动力:驱动力来自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离心力一张地图引发的科学革命…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如果你是魏格纳,你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1880-1930)大陆漂移主要证据海底探测技术发展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呢?大陆漂移学说提出科学假设验证科学设想魏格纳(1880-1930)海底扩张学说H.H.Hess赫斯R.S.Dietz迪茨科学探索之路还在继续…观察一从大西洋海底地形图中,你能说出海底地表形态是怎样分布的吗?洋脊(海岭)海底地貌特点:①海底中央由相对较高的海岭构成,海洋的最深位置在大陆附近的海沟处海沟海底地貌特点观察二从全球海底岩石年龄图中,你能说出海底岩石年龄分布有何特点?海底地貌特点:②岩石离海岭越近,年龄越轻;离洋脊越远,年龄越老。同一年龄岩石在海岭两侧对称分布。③海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2亿年。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的动力来源地幔物质对流岩石圈最不稳定的破碎带海岭洋壳海沟(洋壳诞生处)(洋壳消亡处)(软流圈)大洋地壳俯冲两侧推移海底扩张大陆地壳新←———洋壳年龄———→老海底扩张示意动画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观察三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练一练(1)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______,是洋壳的消亡处。(2)新大洋的诞生处位于__(填字母)是___________,岩石最年轻。(3)由C处到D处,海底岩石年龄越来越_____。(4)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相撞,_____地壳向下俯冲而形成______。大洋海沟老海岭(洋脊)CEBAD海沟CH.H.Hess赫斯R.S.Dietz迪茨魏格纳板块构造学说总结前人成果不断完善勒皮雄麦肯齐摩根大陆漂移学说提出科学假设验证科学设想海底扩张学说探测科技成果逻辑推理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的板块所构成的,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全世界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软流圈大洋板块大陆板块软流圈岩石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菲律宾群岛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美拉尼西亚南岛北岛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大西洋海岭印度洋海岭太平洋海岭红海海沟海沟海沟亚欧板块块洋全球岩石圈可以被划分为哪六大板块?红色的生长界与绿色的消亡界分别穿越了哪些地形?观察四板块张裂板块碰撞陆陆陆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巨大山脉大陆板块分裂海洋裂谷大洋板块张裂板块边界类型及其作用特点剪切错动*观察五非洲之角——未来的“第八大洲”大陆板块张裂裂谷形成海水侵入海底扩张用板块运动的知识来解释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的变迁想一想冰岛东非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群岛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练一练用板块运动知识解释下列地形的成因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大陆漂移学说提出科学假设验证科学设想海底扩张学说探测科技成果逻辑推理板块构造学说总结前人成果不断完善科学研究永无止尽!向四级跳冲击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六大板块名称和相对位置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作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板块运动塑造的地貌类型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解释海洋、裂谷、山脉、海沟、岛屿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地震与火山人类探究地球自身的历程小结:板块学说知识透析1、板块的定义:岩石圈由一些构造带(海岭、海沟)划分为若干单元,称为板块。2、板块的范围: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3、板块边界的类型:消亡界和生长界消亡界是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时一个板块向另一板块俯冲,导致板块边界处地壳深入地下,在高温影响下,重熔为岩浆。生长边界一般是在大洋的中脊,板块交界处的地壳较为脆弱,地球内部的岩浆很容易以此为出口喷发,在喷发过程中将原有地壳向两侧推移,形成新的地壳,称之为生长边界。•4.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①地球表层的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②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岩石圈亚欧印度洋非洲一、板块学说知识透析5、用板块学说解释:(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及成因。(2)我国多地震的原因。(3)洋壳岩石的年龄分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我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环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大陆内部多陆地断裂带。洋壳岩石年龄从海岭处两侧逐渐变老,即形成的时间越来越早。一、板块学说知识透析6、板块边界处的地貌:(1)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①海沟与褶皱山:如右图,秘鲁-智利海沟与科迪勒拉山系②海沟与岛弧:如右图,日本海沟与东亚岛弧。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褶皱山:如右图,喜马拉雅山、板块学说知识透析6、板块边界处的地貌:(2)生长边界①海岭-大洋中脊,如右图,大西洋海岭。②断层、裂谷,如右图,东非大裂谷①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山脉、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或岛弧②张裂分离生长边界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6、板块边界处的地貌:•(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的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边界类型示意图明显地形实例陆地内部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海洋内部张裂:海岭大西洋中脊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山脉和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洋板块↓↑大洋板块洋中岛弧、海沟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碰撞边界大陆板块↓↑大洋板块海岸山脉、陆缘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典例剖析分析:1、提取信息:“海岸山脉多分布在”;板块学说右图中a、b、c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1~2题。1.海岸山脉多分布在()A.a板块上的东侧,b板块上的西侧B.c板块上的东西两侧C.a板块上的西侧,b板块上的东侧D.a、b板块上的东侧2.①、②、③三处对应的边界类型是()A.①、②属于生长边界B.①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C.①、③属于消亡边界D.②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150ºE125ºW40ºW②①③2、调动知识:海岸山脉多分布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界,位于大陆板块上;3、提取信息:“a板块上的东侧,b板块上的西侧”;4、调动知识:大洋板块海拔较低,大陆板块海拔较高,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以下几个地方在考试中经常考查,也是学生极易出错的地方:•(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属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深度思考]•(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1.(2019·西安模拟)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他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由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读图回答(1)~(2)题。[题组递进]•(1)此处()。•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C.位于美洲板块•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2)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年龄分布情形的是()。•解析第(1)题,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第(2)题,夏威夷群岛主岛1处是新的岩浆喷出的地方,岩石最年轻,距离该处越远,岩石越老。•答案(1)D(2)B•2.(2019·海南地理,21)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10分)•解析根据图中陆上多山地和海洋多带状深槽可判断为消亡边界,海岸线附近沿2000~3000米左右等深线处为深海沟,即板块的分界线。海沟、岛弧和褶皱山脉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时形成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答案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2000~3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练一练1.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割成两大板块,即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处在不断运动中。3.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或山脉。4.喜马拉雅山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5.大洋板块的生长界可形成海沟。判断下列各题,如有错误请更正!(六大板块略)(印度洋板块)正确!(上地幔软流圈)(消亡界)/(海岭或洋脊)菲律宾群岛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美拉尼西亚南岛北岛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大西洋海岭印度洋海岭太平洋海岭红海海沟海沟海沟亚欧板块块洋1.内力作用(1)能源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①岩浆活动:形成火山堆、火山口等火山地貌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内力作用地貌1褶皱山2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3地震:地壳断裂和错动谢谢!
本文标题: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板块构造)-共4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7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