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实践含义基本特征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的促进作用错误的阻碍作用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的标准目的和归宿构建体系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积极投身实践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本形式仰望星空,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人类的渺小。探索宇宙的真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什么是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2.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下列认识都是真理吗?为什么?•“上帝创造了人”•“发展是硬道理”•“供求影响价格”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才能被称为真理呢?×理解真理探究一: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谬误相符合不符合认识客观对象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认识真理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启示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1.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2.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3.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例如:“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这一命题对日本政府是“有用的”,但它不是真理,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探究二: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1、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2、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3、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启示二、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记忆)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个事物只能产生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80度吗?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几何之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真理。探究四: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思考: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2、这说明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启示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一种真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条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1)区别: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2)联系:①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无所谓谬误。②两者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只要回复他存在的条件,也可以转化为真理。③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1、“造反有理”2、“先在城市夺取政权”3、“农村包围城市”辨析:这些认识对不对?探究五:“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真理谬误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②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记忆)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一种真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条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这些失败的的探月、航天实践有何意义?失败的实践说明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遗传学反复的历程: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1893年时与比他大10个月的表姐埃玛结婚。婚后15年共生下6男4女。大女儿一直多病,10岁就夭折;四女儿也身体多病过早死掉;二女儿和两个儿子终生不育;三女儿因生理缺陷当了一辈子处女;其他四个儿子也长年多病。他晚年通过大量实验,比较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证明了自花受精的植物在竞争中慢慢被淘汰。这一发现使达尔文恍然大悟,与埃玛所生的孩子身体之所以那样糟糕,正是近亲联姻的恶果。1.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材料三: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说盛行……探究三: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具体实践水平限制月球的复杂多变知识水平有限立场观点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世代延续——不断发展人类认识无限发展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①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属性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具体的追求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本课小结认识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要求我们①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请同学们务必背熟辩证唯物论部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请同学们务必背熟意识、认识、真理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3.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联系: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本课所涉及的三个原理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非选择题:2、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参考答案:(1)对于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经济效益,这体现了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2010年1月会考第32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迁移应用参考答案:(1)对于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经济效益,这体现了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体现了认识具有
本文标题:2017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9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