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皇家园林的特点皇家园林的最大特点便是“皇家气派”。具体言之,大致有以下五点:(一)规模宏大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我国最早的皇家园林是周代文王的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隋唐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侧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广可五六里,驾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33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盛衰。(二)园址选择自由皇家园林即可包罗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部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成皇家园林。(三)建筑富丽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四)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例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以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五)全面吸收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30年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模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了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本文标题:中国皇家园林的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4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