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气压带和风带精品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气压中心假设地表均匀→单圈环流假设地球自转→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6个风带)假设地球公转→季节移动假设海陆差异(地表不均匀)→季风气候(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气压中心对气候的影响大陆西岸: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大陆东岸:主要受气压中心季风影响气压带、风带、气压中心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长时期的大气平均运动状态意义: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探究假设:1、地球不自转。2、太阳永远直射赤道。3、地球地表均匀(全是陆地或海洋)。冷热低压高压高压低压单圈环流在此条件下世界大气环流模式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探究假设:1、地球自转。2、太阳永远直射赤道。3、地球地表均匀(全是陆地或海洋)。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南风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北纬30度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被迫下沉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24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三圈环流极锋在此条件下世界大气环流模式中低高低压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33444455高压低压低压高压66662222111热冷冷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东北风)东南信风(东南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西南风)盛行西风(西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东北风)极地东风(东南风)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干湿属性低气压带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容易凝结,气候比较湿润高气压带空气下沉,水汽受热难以凝结,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上升地面低气压空气下沉地面高气压30°N0°N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水汽受热难以凝结,气候比较干燥60°N30°N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冷却容易凝结,气候比较湿润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受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影响下地区多雨。其余地方少雨。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DC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B.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CD3.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探究假设:1、地球自转。2、太阳直射点有回归运动。3、地球地表均匀(全是陆地或海洋)。在此条件下世界大气环流模式赤道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春分日-夏至日移动规律23.5ºN23.5ºS0º66.5ºN夏至日-秋分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移动规律夏至日-秋分日23.5ºN23.5ºS0º66.5ºN秋分日-冬至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移动规律秋分日-冬至日23.5ºN23.5ºS0º66.5ºN冬至日-春分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移动规律冬至日-春分日23.5ºN23.5ºS0º66.5ºN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1、受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影响下地区多雨。2、副高与西风交界处,赤道低压与信风交界处,有时多雨,有时少雨。3、其他地方少雨。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A.aB.bC.cD.d风带气压带√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探究假设:1、地球自转。2、太阳直射点有回归运动。3、现实中的地表形态(海陆相间分布)。第二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3、高低压中心分布规律4、对大陆东岸影响---季风环流(1)概念(2)东亚季风(3)东南亚、南亚季风5、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探究假设:1、地球自转。2、太阳直射点有回归运动。3、现实中的地表形态(海陆相间分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高压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低压高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成因──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表不均,海陆相间二、海陆热力性质对大气环流影响第二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3、高低压中心分布规律4、对大陆东岸影响---季风环流(1)概念(2)东亚季风(3)东南亚、南亚季风5、对内陆地区的影响一月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形成过程一月:陆地温度低→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七月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过程一月:陆地温度低→冷高压七月:陆地温度高→热低压切断一月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形成过程一月:陆地温度低→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七月:陆地温度高→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过程一月:陆地温度低→冷高压七月:陆地温度高→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过程一月:陆地温度低→冷高压七月:陆地温度高→热低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过程七月:陆地温度高→热低压切断陆地气压中心太平洋北美大陆大西洋一月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高压冰岛低压七月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低压亚速尔高压3、分布规律在此条件下世界大气环流模式一月七月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冬:陆地降温快-冷-高压夏:陆地升温快-热-低压夏:陆地升温快-热-低压冬:陆地降温快-冷-高压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形成季风第二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3、高低压中心分布规律4、对大陆东岸影响---季风环流(1)概念(2)东亚季风(3)东南亚、南亚季风5、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冬季风夏季风1、什么是季风?2、为什么东亚季风最为典型?季风环流第二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3、高低压中心分布规律4、对大陆东岸影响---季风环流(1)概念(2)东亚季风(3)东南亚、南亚季风5、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冬季风夏季风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使东亚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温暖湿润,使东亚夏季高温多雨。东亚季风南亚、东南亚季风思考: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冬夏季的盛行风向有何不同?形成原因是什么?南亚冬季风是源于亚洲高压,夏季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小结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风——暖湿——高温多雨冬季风——西北风——冷干——寒冷干燥——风向风向性质性质影响气候影响气候成因南亚季风夏季风——西南风——暖湿——高温多雨冬季风——东北风——暖干——暖热干燥风向风向性质性质影响气候影响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二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3、高低压中心分布规律4、对大陆东岸影响---季风环流(1)概念(2)东亚季风(3)东南亚、南亚季风5、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冬季风夏季风1、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冬季风,因为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且多高山高原阻挡,所以夏季风对内陆影响很小。。季风环流A地表均匀(高低纬间热量差异)B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C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性大气环流结论一、大气环流影响模式1、大洋及大陆的西部主要受到三圈环流影响。2、大陆内部和亚热带大陆的东岸主要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洲陆地面积大整个东岸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气候的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结论二、风带分布1、受三圈环流影响地区。(1)0°---30°主要盛行信风(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2)30°---40°主要盛行西风(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3)40°---60°主要盛行东风(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地区。(1)内陆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2)沿海地区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夏季受到夏季风影响。(即受到季风环流影响)最典型: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全球性大气环流结论三、降水分布1、受三圈环流影响地区。(1)受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影响下地区多雨(2)副高与西风交界处,赤道低压与信风交界处,有时多雨,有时少雨。(3)其他地方少雨。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地区。(1)内陆降水少。(2)沿海地区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夏季受到夏季风影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气压带、风带、季风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气温+降水一个地区长时间大气的冷暖干湿的平均状况气候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冷暖)大气环流(干湿)海陆分布(季风)地形地势(高山气候)气温:(热、暖、寒)冬季夏季降水:(干、湿)冬季夏季气温0---23---30---60---66---900-25°夏热冬热25-35°夏热冬温35-55°夏温冬寒55-90°夏寒冬寒气压带、风带、季风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气温+降水一个地区长时间大气的冷暖干湿的平均状况气候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冷暖)大气环流(干湿)海陆分布(季风)地形
本文标题:气压带和风带精品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5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