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一、生态文明是什么二、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是什么•是“生态的文明”,还是“文明的生态”•纵向: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横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理念•问题的核心是工业文明是否有边界(极限)?稳态经济、宇宙飞船理论•发展理念的演进:•1970年以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1970到1990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发展观•1990年以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接续问题:生态危机是如何形成的?•是技术问题?产权问题?还是经济制度问题?•三种思潮:——生态主义(生态原教旨主义、西方的绿党)——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生态马克思主义(激进马克思主义者)•生态马克思主义:——安德烈高兹(法)著作:《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经济理性批判》(198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学》(1991)主要观点: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无法解决生态问题,以及与这些生态问题紧密相连的全面的社会危机。在现存的社会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是无法实施生态保护的,其唯一出路就是建立一种真正体现公平分配原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其首要特征是“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这就要求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生态学重建,它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和对社会主义的开拓。•大卫·佩珀(英)著作:1993年《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主义》观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这就决定他要不断掠夺自然,把自然作为获取利润的对象。其次,在市场法则支配下,资本主义的企业是不愿把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的,而是千方百计使部分成本外在化,即转嫁给社会。由于生态矛盾对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这一制度又企图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生态掠夺来转嫁和缓和矛盾,这就出现了“生态帝国主义”,现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生态帝国主义国家。既然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这一制度不可改变的利润第一的经营策略,那么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对这一制度实施变革,即变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詹姆逊·奥康纳(美)•著作:1997年《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生态危机,从另一方面说是将经济危机转化为生态危机。•第一,如今,任何一个可持续性的经济实体都必须以一个能够确认和调控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全球性的政治经济体系为前提。第二,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要求所有的三种生产条件,即人类劳动力、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和质量,按合适的虚拟价格出现。第三,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种致力于生态、市政和社会的总体规划的国家机构或社团型的环境规划机制是不存在的。•重要事件:•1962年:寂静的春天美国Carson•1972年: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二)生态文明是一条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既借鉴又有别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一个牧场,牧民有三种做法,一是尽可能地少养牲畜;二是适当地增加牲畜头数,但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三是盲目地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设想这三种做法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种:“自然中心主义”道路•第二种: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种:“公地的悲剧”人类的总生态足迹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部分碳足迹所需要的地球数•结论:•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把麻烦留给子孙”•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一套限制后发国家工业化的经济规则•3、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通过污染转移来实现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库兹涅茨曲线)•印度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第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不通。•要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无底限地降低环境、劳工等标准,成为“污染天堂”(PollutionHeaven)。这可持续吗?•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第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路走不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1970年代以后就不能发展了。•西方经常以此宣扬中国威胁论:“谁来养活中国”、“新殖民主义”05001000150020002500196019701980199020002003Constantglobalhectares(millions)EcologicaldeficitEcologicalremainder中国占用的生物承载力,1961-2003CHINA’SECOLOGIALDEFICIT,1961-2003生态赤字越来越大总赤字:11.2亿公顷人均赤字:0.86公顷。•中国不能像西方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海外拓殖,转移人口,靠殖民地发展污染型工业(英国)。中国只有在有限的家园内,生态文明地发展•生态文明道路的实质:1、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地实现工业化;2、为后代积累生态财富;3、倡导生态公平。•生态文明道路对后发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脱钩绝对脱钩相对脱购1990年水平照常情景生态文明=福利增长(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三)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竞争优势Proposed6thwaveofinnovationwillbedrivenbythechallengetoachieveecologicalsustainability.(NaturaladvantageofNations,2005)全球公认下一波创新潮是生态创新。•生态是一种新的核心竞争力。•生态是一种创新力。•生态是一种新的财富。它能够吸引物质财富的聚集。二、生态文明国家战略•我国的生态环境基础•(1)资源基础•水资源25%•耕地40%弱•石油8.3%•天然气4.1%•铜25.5%•铝9.7%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严重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占40.9%,全国75%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水流入大海,对我国近海海域造成了污染。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愈演愈烈并向南方扩展的趋势。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已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包围。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2009年,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195.7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0.4%。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并且有扩展之势。如今,长江也有变为“第二黄河“的迹象。中国2007差距200020052007国际先进能耗+%火电供电煤耗/gce/kWh3923703563124414.1钢可比能耗/kgce/t(大中型企业)784714668610589.5电解铝交流电耗/kWh/t154801468014488141003882.8铜冶炼综合能耗/kgce/t127778061050011022.0水泥综合能耗/kgce/t1811671581273124.4平板玻璃综合能耗/kgce/重量箱25221715213.3原油加工综合能耗/kgce/t118114110733750.7乙烯综合能耗/kgce/t1125107398462935556.4合成氨综合能耗/kgce/t169916501553100055355.3烧碱综合能耗/kgce/t14351297120391029332.2纯碱综合能耗/kgce/t4063963633105317.1电石电耗/kWh/t34503418303038812.8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及国际比较萌芽:2002年党的十六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将生态和谐理念上升到文明的战略高度,初步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升华:2007年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新任务。•这是“生态文明”的概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由此,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五位一体”总布局: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四个融入:2012年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制度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5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