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田径校本课程一、指导思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掌握大众健康、休闲运动领域与田径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其任务为: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田径运动的部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田径基础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达到会做、会讲、会教。2.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为学习和掌握其它体育项目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3.通过田径基础内容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的田径运动知识,从事和指导健身和快乐体育活动。4.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田径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组织观念、整体观念教育,树立互帮互学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职业教育,促进个性的发展。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田径运动是以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学期课程主要是以田径为主。专业课程和其它辅助课程相结合,其中专业课包括田径、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以及发展身体素质为主。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心理素质的发展。而用其它辅助课程。如排球、足球、乒乓球、技巧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情趣,并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课程内容:1、简单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田径运动的分类(田赛、径赛)以及明确今后课程的主要方向。3、学习田径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4、传授基本的技术动作。5、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6、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7、增加排球和足球、乒乓球、技巧等基本的技术。(二)、课程安排:1、体质前测:对学生的身高、体重、体前屈、立定跳远、50M、50M×8往返跑进行测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2、对于田径技术教学,不光注意教学方法的效果,还应注意方法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中,多采用丰富的资源。3、按照进度表进行循序渐进的授课,每一阶段进行成绩评定,检验过程,并定期研讨,改进,完善教学方法。4、体质后测。学期末对前测内容进行重复测试,完善学生档案,进行总结。三、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实际操练为主,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评价方式在考试方法上注重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如技术评定、运动水平达标、理论闭卷考试、平时作业评定、等四、教学时数严格按照教育部门规定的体育课程设置要求编排各年级的体育课程,一年级每周4节,每学期共80节;二年级每周4节,每学期共80节;三年级每周3节,每学期共60节;四年级每周3节,每学期共60节;五年级每周3节,每学期共60节;六年级每周3节,每学期共60节。主要活动对象四、五、六年级田径队的学生在进行基本教学的同时,每周再增加相应的训练时间:周三、周四下午3:25----4:00。1、创建快乐田径队指导思想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田径运动能力。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领导的要求,提高我校在田径比赛中的成绩,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做的更好。2、组建队伍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并将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经过认真筛选,从三、四、五年级中找队员组建了学校田径队。并集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的训练目标。3、训练次数与时间:每周三和周四放学后训练三十五分钟。4、训练要求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2)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3)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4)加强跟班主任、家长和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5)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量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6)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训练安全系数。5、训练内容1、柔韧性的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2、协调性练习:(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2)各种技巧练习。3、速度、灵敏练习:(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60米、80米、100米计时跑。4、耐力练习:200米,400米,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各种(1)跳跃练习。(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橡皮条。(4)单脚蹲起等。6、具体训练要求:准备期:(一周)1、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第一阶段:(9月—10月):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1、以耐力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第二阶段:(11月):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第三阶段:(12月—1月):专项技术、战术养成阶段。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第一周:一、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二、宣布训练制度纪律。三、准备训练所需器材。第二周:柔韧性训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第三周:耐力素质训练练习,200米,400米,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第四周:耐力训练越野跑2000米;跳跃训练:(1)各种跳跃练习。(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橡皮条。(4)单脚蹲起等。第五周:速度训练:(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X4、60米X3、80X2米、100米计时跑。第六周:速度训练:(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X3、50米X3、80米X3计时跑。第七周:跳跃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橡皮条。(4)单脚蹲起等。(5)蹲踞式跳远第八周:匀加速训练跳跃,蹲踞式跳远第九周:跳高练习,摸高,跳起抱膝、助跑单脚起跳等第十周:协调性练习: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2)各种技巧练习。(3)跨越式跳高。第十一周:力量素质练习,(1)跳跃练习。(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橡皮条。(4)后蹬跑(5)俯卧撑(6)半蹲起(7)单脚蹲起等。主要是单脚蹲起,第十二周:力量素质练习,(1)俯卧撑(2)后蹬跑(3)俯卧撑等第十三周:投掷素质练习,拉皮筋做投掷等第十四周:投掷垒球第十五周:速度与跳跃结合练习:(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60米、80米、100米计时跑。200米,400米,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第十六周:柔韧和耐力结合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第十七周:调整训练,多样接力赛,篮球赛第十八周:速度和身体综合素质练习:(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60米、80米、100米计时跑。第十九周:耐力和跳跃练习:(1)跳跃练习。(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单脚蹲起等。(4)200米,400米,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第二十周:调整训练各专项综合小比赛(游戏)五、教学要求要上好新课标要求下的田径课,开创田径课程教学的新局面,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掌握新课标的要求,树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选择组合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深刻理解新课标全面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这是更新观念、树立正确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和依据。要清楚新课标指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领域的结构体系和基本理念。要深刻领会五个目标领域所包含的主要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当前上好体育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上好田径课的基础和前提。例如,教学指导思想已从“增强体质”进化为“关注学生健康”;要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第二,依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体系,树立全新的田径教学观,告别旧的田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积极开创田径教学改革的新阶段。不同时期的教学观是有显著差别的。当今,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该形成关注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新的田径教学观。第三,依据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体系,研究选择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自主选择组合教学内容,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以最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是目前上好体育田径课的基本途径。小学田径课必须杜绝以竞技运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必须杜绝“巡回训练”式的教学方式,必须杜绝枯燥严格、乏味单调的竞技训练式的重复练习方式。体育教师必须从一只口哨、一个跑表、一把皮尺的测量员、监督员,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的体育指导员、咨询员和服务员。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喜欢体育课而不喜欢田径课”的现象。新课标指导下的田径课应让孩子们“玩”起来,在“玩”中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第四,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本文标题:小学田径校本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6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