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赠友送别诗鉴赏2014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思想内容1、依依不舍的留恋、关怀、思念,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如王维《渭城曲》、柳永《雨霖铃》。2、情深意长的勉励、鼓励、宽慰,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013年安徽卷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颔联哪两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重“”迟”既是帆席、鸟羽为雨所湿的写实,又表现了惜别的沉重心情。2、颈联哪两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朋友远去的海门大海深阔,目不能及;远望只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湿润葱绿。“深”“远”既写出了海门、浦树这些广阔、邈远而又富有层次感的景物,又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关切、怅惘、凄凉的感情。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能不能和其它三联调换位置?如果换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行不行?•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运用你所了解的送别诗的意象,拟写空处鹧鸪天送人送别诗中常见意象•1、杨柳、杨花或柳絮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2、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3、南浦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4、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5、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6、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7、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8、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9、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10、春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前半写草,暗寓送别;后半写别,不离春草。使“春草”和“别情”相联系。开头实写,结尾转为虚拟。本诗以古原上离离的春草形象,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以碧草连天,表现离别羁旅之情。•11、水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运用你所了解的送别诗的意象,拟写空处鹧鸪天送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不应把离别(相聚)枧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渡险恶得多。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1、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2、“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一来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谢亭暂憩,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楼风雨凄迷,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赠别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第三四句在抒发感情上有什么特点?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春风吹绿了林木,小孩童守望在家门口。远处沟壑杜鹃鸟鸣叫声声,前山的游子回来了。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下马后一洗征尘,轻松愉悦。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整日游乐山水,估计友人已无机心,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绿”字,“变绿”之意,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2013年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本文标题:赠友送别诗鉴赏20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9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