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研究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研究王雅杰,叶安丽,杜宏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介绍了创新推广理论的基本内容,强调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的推广是一项创新。在创新推广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模型,描述了在获知、说服、决策、执行和确认五个创新推广阶段针对革新采纳者所采取的不同推广策略。昀后分析了推广效果,并对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的推广实践进行了反思。【关键词】创新推广理论;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案例一、创新推广理论(一)创新推广理论的基本概念创新推广理论(InnovationDiffusionTheory)又译成创新传播理论、创新散布理论、创新扩散理论、革新传播理论等。在这方面的研究中贡献昀大的当首推传播学家罗杰斯(EverettM.Rogers),他的《创新推广》一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创新推广理论。罗杰斯认为,所谓创新或新事物(Innovation)是指相对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特定社群的新想法、作法或新发明等,可以是观念、技术,也可以是物体,只要采用的个人或组织认为它是全新的从来未接触过的事物。创新推广是指一项新事物通过特定的传播通道,逐渐为某些特定社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也是推广作用的应用。[1]罗杰斯提出,一个人采纳或者拒绝创新的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获知、说服、决策、执行和确认五个阶段。在对创新事物的获知和了解阶段,人们初次接触新事物,但对其知之甚少;说服阶段,对事物产生兴趣,并寻求更多的信息;决策阶段,根据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采纳创新的过程;实施阶段,观察或体验创新和自己的情况相符合;确认阶段,决定大规模采纳这一创新事物。[2]创新推广理论提出了影响这一过程的三方面因素:先决条件、决策部门特征和革新的特征,如图1对革新成果的接受过程的阶段模型所示:Ⅰ获知Ⅱ说服Ⅴ确认Ⅳ实施Ⅲ决策先决条件1前期实践2需求/问题3创新性4社会系统的标准决策部门特征1社会经济特征2个人变量3交流行为革新的特征1相对优势2复杂性3兼容性4试验性5可观察1采纳2拒绝一直采纳随后采纳废止一直拒绝传播渠道图1对革新成果的接受过程的阶段模型(Rogers)[3]罗杰斯将采纳者分为先驱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迟缓者等五种不同类型。先驱者是采用创新的先锋,但是过于快速接受创新,常显示出其喜好冒险与鲁莽的缺憾。早期使用者常具有意见领袖的特质,其审慎的特性与领导能力对后来的采用者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创新的推广,影响深远。早期采用者具有的工作热诚、人际关系及影响力,使其成为担任组织内“创新媒介者”的昀佳候选人。早期多数在深思熟虑后接受创新;晚期多数是多疑的一群,在对创新的相关疑虑消除后逐渐接受成为采用者;迟缓者则是传统、保守,非到万不得己不去采用创新的那一群人。[4](二)创新推广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唐纳德·伊利开始关注教育技术创新的推广与实施问题,并提出了教育技术创新推广与实施的8个条件,分别是对现状的不满;用户对象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充足的资源,包括资金支持、硬件、软件及工作人员等在内;时间的保障;回报与激励;多方参与,与创新相关的各方都要参与决策;组织中各种成员尤其是高层领导的责任感;领导能力,各种监督与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给实施人员以支持,积极参与到创新实施的过程中。这8个条件是彼此关联、协同作用的,在任何创新推广过程中都需要对这8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任何厚此薄彼的行为都会导致创新推广与实施的失败。[5]二、高校网络教学是一项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教育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及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已日益显出它的优越性。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6]网络教学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网络教学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成为可能,使终身学习成为普遍趋势。教师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着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学生的视野也在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将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向自主化和个性化发展。[7]因此,对于习惯于以讲授为主,使用粉笔黑板以及多媒体教室内PPT课件的教师来说,网络教学在本质上无疑是一项教育创新。网络教学需要教学平台的支撑,接下来我们将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为例,讨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创新推广理论指导下,推广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践。三、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的推广实践创新推广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以系统化的方法分析创新事物,寻找合适的推广途径,才能有效地达到推广目标。以创新推广的基本理论和8个条件为基本框架,分析网络教学推广的实施过程,可以发现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教师、学生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网络教学正式起步于2005年,分为准备和实施推广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和支持人员的建设,为实施创新推广提供充足的资源。在推广实施阶段则通过组织管理,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引导作为创新采纳者的教师认识网络教学,对其产生兴趣,愿意尝试,并且根据昀终实施效果来全面接受。(一)准备阶段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园网1997年开始实施第一期建设工程,于1998年8月正式开通投入使用,所有学生宿舍、多媒体教室、教研室、实验室、各个计算机房全部连通了校园网,整个校园网运行良好,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我们经过半年多的调研、考察,于2005年引入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教育在线,改名为网络学堂,作为我校将要推广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了提供资源方面的支持,我们还引入了清华的教学资源库系统,以及随之赠送的一批清华大学的精品课件和700多门MIT网络课程,购买了高教社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并加入了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完成基础设施方面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着手建立网络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教育技术工作委员会,由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学工办、研究生处以及8个学院2个部的18位教师担任委员。逐渐形成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相互协调,各教学单位密切配合的网络教学管理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网络教学的技术支持工作和网络教学的组织工作;教务处负责网络教学的整体规划、政策文件的审定和颁布、项目经费的预算和管理等;高教研究室负责网络教学政策的研究、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和管理等;各院部及教研室负责本单位网络教学的建设与实施,包括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组织网络教学活动、开展网络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及时检查工作进度,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等。(二)推广实施阶段创新推广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创新推广的措施和创新采纳者之间需要双向互动性并且相互适应。我们在网络教学平台推广的各个阶段关注不同采纳者,采取了不同的推广措施,提出了推广模型,如图2所示。图2网络教学平台推广模型1.获知阶段:行政命令干预,引起教师重视创新推广的前提是信息扩散,要让潜在用户充分获知和了解新技术,然后才能采用技术。[8]为了让教师能够了解网络教学,学校正式发布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关于利用校园网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所有5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培训,掌握网络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要求所有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每学期的教学日历均要在网络学堂上公布;要求所有本专科课程都开通网上答疑,所有50岁以下的教师都要求利用网络学堂,参加网上教学活动。通过信息办公系统、教学工作会、二级学院全体教师会议等传播手段将文件内容传达给所有教师,使教师知道了我校已经开通网络学堂教学平台,学校很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要求教师能够使用。2.说服阶段:分析革新特征,激发教师兴趣我们主要通过校本培训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来说服教师使用网络学堂,引导教师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态度,并且愿意尝试。首先,我们请清华大学的韩锡斌博士为全校教师介绍了清华大学特别是韩老师自己的课程在网络学堂内的建设情况,使教师初步形成对网络学堂应用的感性认识。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三轮校本培训,从教师实际出发,提出他们可能遇到问题,引发教师对现状的不满,产生变革的愿望。我们又以网络教学的特征为框架,分析其优势——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同步和异步教学;课程的素材更易于更新,易于被学习者接受和使用;课程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讲义放在网上可供学生随时参考,并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通过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网上讨论,更及时、方便地获取反馈意见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辅导;与其他老师共享资源;积累课程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育信息的共享;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超级链接符合思维习惯;便于合作、协商、求助;学会自主学习,增加课程参与度。应用网络学堂各个模块的操作并不复杂,不需要额外掌握太多计算机技能。少部分教师凭借着兴趣和热情,作为革新采纳的先驱者开始在网络学堂内进行课程建设。由于人数现对较少,我们可以对这些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解决他们在操作中与到的问题,提出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的建议。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思考新的推广策略。3.决策阶段:启动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确定激励机制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作为创新采纳者,我们决定制定明确的激励机制。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由学院正式发布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关于在网络学堂内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由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共同组织启动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以立项的形式推广网络学堂内课程建设。文件中规定建设期完成后学院统一对所有网络学堂上的课程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评为优秀课程的教师共计获得3000元课程建设经费,计教研分2分,评为合格课程的教师共计获得2000元课程建设经费,计教研分1分。文件还规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和验收指标体系。由于有验收指标体明确网络教学的目标,教师的付出也得到工作量的认可和应有的物质回报,一百多名教师参与了课程立项,成为网络教学创新推广的早期使用者。4.实施阶段:形成教师团队,持续支持教师在实施网络教学阶段,会采取各种策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能认识到网络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功效,从而全面接受,也可能由于遇到的挫折过多而选择以后一直拒绝。因此,在实施这一创新推广的关键环节中,教师需要得到持续的支持。为此我们在网络学堂内开辟了讨论区,回应教师对网络教学的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提供了教师间彼此交流探讨的空间。我们鼓励教师在网络学堂内写教学博客,与学生和其他教师一起分享心得体会。所有参加立项的教师形成了团队,营造共同实施网络教学的氛围。我们用MacromediaCaptivate软件将网络学堂内各个模块的操作方法分别录制下来,制作成Flash课件,教师如果忘记操作办法可以随时察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采用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或是登门拜访的方式获得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持。我们也时刻关注着教师的情况,主动询问教师有什么困难,对课程建设中好的地方提出表扬进行强化,对不恰当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技术层面,对教师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展示和解答;也包括理论层面,通过小故事、漫画、图片、案例讲解网络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情境教学、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5.确认阶段:评价反馈,兑现奖励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组织教育技术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对教师网络学堂内的课程情况进行评价,并在结题报告书中签署评审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比较好,哪里仍有不足。教师会按照评价结果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科
本文标题: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1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