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区卫生服务指城市公共部门面向城市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维护,提供和加强就业岗位,社会保障服务,兴办和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及时发布社会信息,为社会公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创造相关的条件。城市政府为实现公民权利,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目的,以保护公众利益为目标,依据法律规定或回应公民诉求,参加城市公共事业领域公共事业项目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活动。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公共服务管理城市公共服务管理城市教育事业管理城市科技事业管理城市卫生事业管理城市文化事业管理城市公益与慈善事业管理城市卫生事业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计划、组织、实施等环节来协调城市卫生系统的各要素,保证城市卫生目标的实现,为城市人民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活动。城市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对象包括环境卫生、生产卫生、生活卫生、医疗卫生。1、卫生行政机构:城市卫生局2、主要协助管理机构:市、区的爱国卫生委员会含义: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卫生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精神卫生服务、老年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残疾人康复指导、康复训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社区现场应急救护、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康复指导、双向转诊及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等。宗旨: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健康为上、社区为家、诚信为民。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家家拥有社区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开设下列科室:(一)临床科室: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二)预防保健科室: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三)医技及其他科室: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配置:(一)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二)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四)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北京的特色是家庭医生式服务什么是家庭医生式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是北京市卫生局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保障、延长健康寿命”的目标,借鉴先进的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签约居民可在享受《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管理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主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5类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一)“健康状况早了解”--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于签约后1个月内完成首次健康评估,其后每年年初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1份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个性化的健康规划。(二)“健康信息早知道”--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根据签约家庭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健教资料,及时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并做好知识解读。(三)“分类服务我主动”--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四)“贴心服务我上门”--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上门服务内容可包括:查体、康复、护理、中医适宜技术。(五)“慢病用药可优惠”—对于医疗保险社区目录新增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以上服务为基本服务项目,不收取费用。各区县、各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细化服务项目,如涉及收费项目,则按照有关文件标准执行。(一)宣传。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与辖区家庭(或功能社区人员)取得联系,宣传和解释家庭医生式服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二)签约。按照自愿原则,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健康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在医生建议下,选择适宜的服务项目,原则上为一年一签。(三)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各团队履行各项服务承诺,对居民实施动态健康管理,并将各类服务详细内容记入健康档案、工作表格,以备考评。(四)评价。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馈,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及提高。(五)总结。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及时填报工作数据表格,并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家庭医生式服务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来开展,一只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居民只需在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由选择服务团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简单签署一份《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便可免费享受健康“点对点”服务。参考网站: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1、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除了基本医疗服务以外,其他康复等服务都属于公共卫生的服务范围。2、主动性:大医院的医生是等病人上门,而社区卫生服务则是主动性服务,上门服务,为公众提供家庭病床服务。3、全面性: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除了病人以外,亚健康人群也是它的服务对象。4、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则是多位一体的服务,除了基本医疗外,还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5、连续性:居民从出生到临终,社区卫生服务全程都提供服务。6、可及性:社区卫生服务开在居民家门口,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居民看病比较方便。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药品是基本药品,技术是适宜技术,价格比大医院要低,这种服务是居民能够承担得起的。(一)强化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有效措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原有的城市三级医疗保健体系被冲破,根据政府划定的区域医疗名存实亡,有些地区基层保健任务难以落实。社区是初保的落脚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初级卫生保健的有效途径。(二)有利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由于实行定点医疗制度,又缺乏合理调节病人流向的手段和方法,造成承担转诊病人的大医院人满为患。为此,把预防工作和职工医疗保险结合起来,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医疗保障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可以逐步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可以解决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实行双向转诊,这些都降低了职工医疗保险的费用支出,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三)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需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是应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对人群提供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四)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由于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患病率和就诊率下降,实行双向转诊,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费用,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上涨。(五)适应人民群众新的医疗需求:社区内人群在得到医院内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如上门服务,家庭医生、健康咨询、个人健康顾问等项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融洽医患之间的感情和提高医疗质量。(六)基层医院走出困境的根本道路:城市基层医院医改后工作量下降,业务收入低,经济难以维持,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由于缺乏经费难以开展。只有调整医院的服务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改变传统的就医方式,变坐等病人为上门主动为病人服务,使医院的业务工作从重视诊断治疗扩大到同时重视预防保健,从院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注重健康促进,心理咨询,也就是只有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才能够改变重医轻防状况,使基层卫生保健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增强了基层卫生机构的活力,成为基层医院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规模: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2000个,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大、中型城市逐步形成。中国卫生部网站2005年资料显示住院的人数追年增加,诊疗人数平均同比增加了18.18%,住院人数平均同比增加了26.31%。人们看病不再盲目的去大型医院,而是选择去离家近的社区医院去诊疗,此外,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社区医院进行手术后的康复和常见病的住院治疗了。这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诊疗水平高的大型医院成为人们看病的首选。第二,社区卫生体制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加强,来吸引居民到社区医院看病住院。马汤中心卫生室住院大楼为外来务工子弟开展沙眼普查春申中心卫生室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西宁市城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2012年12月对西宁市城西区299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近年西宁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了解居民心中的顾虑,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2012年12月对西宁市城西区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99份。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了解情况:当问及本社区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时,有232名(77.6%)社区居民知道本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27名(9.0%)不知道本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40名(13.4%)不清楚本社区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说明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并不高,其服务没有普及到每位居民。生病就诊去向的选择中,73.6%的居民选择去医院,17%居民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9.4%的居民选择去私人诊所,七成以上的居民选择去医院,造成医院超负荷工作,降低服务质量,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不信任。接受过相关服务的社区居民比例并不高,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群不知道有此类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应该重视该类工作,把社区卫生服务落到实处。62.9%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的设备比较缺乏,只有2%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的设备很齐全,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的资金投入比例,帮助社区卫生服务配置相关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就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印象及服务满意度:111(37.1%)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比大医院便宜,37人(12.4%)认为收费比较贵,而151人(50.5%)对此没有印象,过半数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没有多大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人群去社区卫生站就诊的次数很少。31.8%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感到满意,61.2%的社区居民对其服务感到一般。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参照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设计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先将东莞市按经济状况分为好、中、差3类,每类随机抽取2个镇区,每个镇随机抽取460人,共调查2760人。一般状况:有效调查2760人中,男女性别构成比分别为45.39%和54.61%,性别比为1:1.20;65.35%的被调查者年龄在2039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45.92%。职业以工人居多,占25.71%;离退休人员占2.86%;干部为1.98%;事业单位职工14.07%;专业技术人员占12.97%;学生4.62%;个体经营者4.62%;商业服务业人员1.98%;其他职业者占12.75%。就医情况:居
本文标题:公共服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5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