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县“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1县“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农业基本情况、农技体系建设情况(一)农业基本情况我县是农业大县,又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商品猪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主导产业明显,主要有稻麦产业、蔬菜产业、生猪养殖和花木种植产业。近年来,在稻麦生产上大力推广稻麦群体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肥床旱育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47万亩,单产375公斤左右;水稻种植面积103万亩,单产535公斤左右,粮食总产110万吨。蔬菜产业是我县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95.6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33.7万亩。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六大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猪养殖产业,2009年发展迅猛,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户)达1124户,年出栏量75.57万头。全县2010年生猪出栏量达2200万头,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0%以上。花木产业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县花木面积33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称,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理想“中转站”。全县花木从业人员达18万人,经济人1.6万人,拥有园林绿化企业44家。(二)农技体系建设情况21、人员编制。⑴、县级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林果中心和执法大队四个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分别为104人、40人、20人、8人。实有在编人员分别为66人、38人、22人、8人。⑵、乡镇级机构有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人数分别为267人和85人,实有在编人数分别为270人和85人。2、人员结构。⑴、县级人员结构现有在岗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种植业28人,蔬菜园艺5人,畜牧业28人,林业11人,水产3人,其他9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24人,大专54人,中专及以下6人;具有研究员职称1人,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17人。⑵、乡镇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现有在岗专业技术人员355人,按专业结构分为种植业90人、蔬菜园艺4人,林业47人、水产23人、农机29人、农经75人、畜牧兽医85人,其他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有29人、大专学历有181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45人;具有高级职称(含地方高级)4人,中级职称50人、初级职称238人、初级以下63人。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是履行农业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我县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总体要求,于2008年6月对所辖的38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进行了改革整合,全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部改革到位,设立了“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机构,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基本得到履行,但由于小城镇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现有38个乡镇(场、街道)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大多数没有相对集中的农技推广服务场所,推广手段3不完备,没有先进的办公、服务仪器设备,严重影响了乡镇农技推广为农服务效能,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根据省农委“关于开展‘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二、目标任务围绕提高为农公共服务能力,在全县38个乡镇(场、街道)通过创新农技推广机制、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建设规模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保障有效财政供给,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三、建设内容1、加强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建设每个乡镇设计建造或修缮功能齐全,不低于400m2,相对集中的服务中心,具有为农服务大厅、常规实验室、现代农民培训教室、档案资料室及办公用房,分区合理,有统一规范的门牌和标识。每个乡镇配备土壤养分测定仪、手持GPS、农情(资源)数字化监测仪、水分测定仪等农业技术推广先进设备;远红外测温仪、解剖镜、害虫测报灯等植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先进设备;便携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硝酸盐快速检测仪等农产品快速检测先进设备;数码影碟机、投影仪、打印机(复印机)、计算机等专用培训先进设备;配备必要的突发性应急通讯、运输等设备。42、加强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根据我县各乡镇的土地面积,产业规模等实际情况,核定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数为267人,实际上岗人员270人,其中农技87人,林业41人,蚕桑12人,农机31人,水产18人,农经81人。具备农业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人数分别占85.9%和82.3%。各乡镇具体编制数由县人民政府统筹设置,并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另在全县473个行政村配备至少1名专兼职农业技术人员,形成县乡村三级优良的科技服务网络,满足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公益性职能履行需要。3、加强规模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自办、与农民联办、与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经济组织合办等形式,创办“优质粮油、设施蔬菜、特色花卉、规模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试验示范基地,将其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新机具的展示基地,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应用载体,成为农技人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舞台。4、加强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在全县472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每村一名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的责任农技服务制度,达到“八个一”工作责任目标:①对包干村的所有农业技术工作负责,对非本专业技术问题负责联系有关专业人员解决。每年下村到户时间150天以上。②挂钩联系一批农户(一般不少于10户),每年对5联系户指导户均5次以上。③每年按农时季节组织100人次以上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④在所包村建立一个高产高效示范方,让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看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新机具等示范。⑤责任区内有一套完整的农事生产指导与服务档案记录。⑥指导、服务好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当好技术参谋。⑦参加一项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或者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项科学试验。⑧结合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撰写或发表一篇专业技术文章。5、加强财政保障建设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经费等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乡镇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和住房公积金等统一打卡发放,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等按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标准统一办理;根据耕地面积、种养业规模等,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保证每年每个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推广服务工作经费预算编制标准不少于5000元,并随同级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四、部门和人员分工根据项目实施要求,确定县“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参与单位如下:县农业委员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场、社区)。具体人员分工见下表主要参与人员情况及任务分工表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项目工作分工6五、经费筹措项目建设所需经费由各乡镇(场、社区)政府负责筹措,待7项目建设完毕并经省农委、省财政厅验收通过后,省财政给予每乡镇(场、社区)补贴30万元。项目总投资2032.043万元,其中用于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资金1968.963万元,仪器办公设备购置63.08万元。六、实施进度1、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0月20—30日通过召开乡镇负责人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会议,对建设“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发动。2、编制规划和制定县级实施方案阶段。2010年10月31日—2011年1月10日组织各乡镇(场、街道)编制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并制定全县“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3、组织实施阶段。从县级实施方案报请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批准后至2011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七、组织领导(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为了切实加强“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成立如下工作领导小组: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县分管农业领导为副组长,农委、财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乡镇(场、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总体规划,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协调、管理工作。2、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成立由县农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8县农委分管项目的副主任为副组长,各乡镇(场、街道)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设单位将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管理下,具体执行项目的实施,并接受有关审计、监管、监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各乡镇(场、街道)相应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二)建立资金专户,提供财力保障。县乡财政设立“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资金专户,将所需建设资金存入专户,为“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严格实行财政报帐制管理和会计核算,本着专款专用与节约开支的原则,按照资金支出范围科学支配,严控经费支出,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合理、安全高效。(三)加强督查,确保如期完成。为保证“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县农委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县农委科教科、县财政局农业科负责人及各乡镇(场、街道)纪委书记为成员的项目建设督查小组,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做好“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本文标题:县“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7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