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
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0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1目录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修订~编委的话2包容的宗教(什么是宗教?佛教?)4我的内心世界(三毒)11吉祥三宝(三宝)16感恩的世界最美丽(四重恩)24人际关系(四摄法)34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戒)42改变由我开始(因缘果)47古仙人道(八正道)53把握美好的人生(生涯规划)60我是谁?谁是我?(认识自己,肯定自己)68谈情说爱(亲情、友情、爱情)78我有多情绪化?(情绪管理)83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2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修订~编委的话修订此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的缘起乃由于2006及2007年所提供的教案不够完善,许多讲师回馈该教案无法实用于教学中。为此,编委会决定修订适合国民服务计划青少年(学员)的佛学课程,把教案中的佛学课程内容和青少年相关之课题做联系,同时附上适合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以供参考。同时,此教案也能通用于第一、二及三期国民服务计划青少年(学员)的佛学课程。这将包括必修课与对应课(将在下详细说明),以便讲师可从中依各自的学员学习情况选课。在未开始编订前,编委会与国民服务计划特别委员会共同探讨了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课程整体目标以及营内营外的个别目标。依据此目标,编委会拟定了八堂课,这不包括第一堂的破冰、建立关系及最后一堂课的总结、叮咛。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编委会共同在工作坊设定的,以确保教案的编写都是相系的及符合整体目标。此次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都包括了认知、技能及情感三方面的元素。认知是指讯息的传达,技能是实践或运用于生活的方法,情感则是指引发认同、想要改变的心、让学员对课程内容有感觉、感受这与自己息息相关、甚至能下定决心去实践。如要使教学过程达到真正的“教”与“学”,讲师们务必关注教学目标。这八堂课包括了四堂必修课/必选及四堂对应课/可选。必修是因为编委会认为这四堂课乃佛法的核心,可达到学员对佛佛法的基本认知。然而,其余的四堂课都有其对应课,讲师可从二选一。虽然,两堂课有着不同的题目,但其课的背后精神/目标都是相近的,只是授课的切入点不同。前者是从佛法内容切入,后者则是从生活角度切入,讲师可依学员的学习情况选择较适宜的课,自行做出课程的搭配。然而,课程的次序纯属编委会的建议,讲师们可依各自的情形自行安排。源自于台湾一纲多本的概念,这次的课程修订以“多元组合式的大岗教案”呈现。此类教案将提供多元的教学形式、内容大岗等,任君选择适合的以抽选使用,并成为讲师各自的教案。此类的教案经过编委会集思广益,把多元的内容组合起来,以适宜讲师不同的需求及的学员不同的根机。此编订后的教案加入了更多辅助教材,让学员们有得看(教学PowerPointPresentation、短片、影片、MTV等)、有得听(歌曲、音乐等)、有得说(问答、讨论(讨论题则是供学员课后探讨,或于课期间抛出问题,让学员进一步地思维)、分享、呈现等)、有得做(活动、游戏、手语教学等)、有得想(省思、探讨等)。这将增进学员的专注及提升学员的学习动机。这也不会再是乏味的单向教学,注重的是讲师与学员的互动、双向的教学。最后,世上绝无完美无缺的教案,此修订是为了修补之前的不足,但我们明白这仍会有其的不足之出。希望讲师们都继续回馈,让我们在将来继续改善。当染,世上也绝不可能是一种教案走天下,各营地及学员的因缘都不同,如果这修订后的教案仍不实用于你的教学,就请把它当成参考吧,敬请见谅!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3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课程目标:1.依佛法正见,确立学员正确的人生观。2.引导学员把佛法融入生活中。3.培养学员感恩与回馈的情操。营内课程的整体概念:以佛学班形式进行,佛法与青少年生活相融的讲课/分享为主。营内课程的整体目标:1.引导学员认识自己与了解生命的意义。2.提升对正信佛教的认识。3.培养学员具备运用佛法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4.培养自动自发服务家人与社区的精神。营外课程的整体概念:让青少年亲近佛教场所。课程轻松活泼,并以联谊为主。让学员通过多元化且轻松活泼的方式学佛(手语、游戏、电影、分享会……)。营外课程的整体目标:1.让学员亲近佛教道场,生起对佛教的好感。2.认识佛教仪规,生起宗教情操。(No.)课的次序建议必修课负责人1.三宝(3)子婷2.四重恩(4)素菁3.五戒(6)德发4.因缘果(7)喜崇选修课负责人对应课负责人1.什么是宗教?佛教?(1)德盛生涯规划家辉2.三毒(2)慧芬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悦忆3.四摄法(5)满媚亲情、友情、爱情喜崇4.八正道(8)树康情绪管理满媚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4第一堂课题目:包容的宗教(什么是宗教?佛教?)教学目标:学员:1.了解宗教对人类的重要性。2.厘清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分别。3.确立选择正信宗教的态度。4.学习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教材/教具:LCDprojector、Laptop、PowerPointpresentation、音响器材、《羯腊摩经》内容小册子教学过程: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教材引子(10分钟)宗教笑话牧师和TaxiDriver的故事一位英国牧师与一个出租车司机同时死了。令这位牧师感到不满的是,那个出租车司机被送上了天堂,而他被送上了相反的地方。他痛苦万分地对圣彼得说:“为什么会这样?我祈祷的次数肯定比他多呀!”圣彼得回答他:“也许是这样,你在主持礼拜时人人都在睡觉,而出租车司机在为人们服务时,人人都在在祈祷上帝。”*注:牧师的角色可以变成老和尚分享:为什么人在面对危急之下总会想要宗教的庇护?人之将死或已死,才会与宗教有联系?生命的疑问该怎么解答?听。以上的开场白用以让学员知道今天的讲课题目,接着慢慢地把他们带入第一个内容。内容(70分钟)可按情况选择内容。1.探讨信仰什么是人生的信仰?简单地说,信仰就是你对自己生命的看法,就是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到底需要干什么?人有了信仰之后才能确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信仰等同宗教吗?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52.MaslowTriangle•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包含5个层次的结构:生理需求:水、空气、食物安全需求:免於恐惧、生活稳定、避免疾病、生命安全社交需求:友情、爱情、亲情尊重需求:自尊心、他人的认同自我实现需求:发挥潜能•让学员看到,人在物质与精神需求被满足后,所需要的还有什么。•作为有理性的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外,他还追寻着一种更高的价值意义,甚至神圣性的东西,而信仰正好满足了人的这方面的需求。Trans:你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下面的层次,一旦你选择向上探求,那就需要宗教了。3.宗教的功能•道德培养•心理安慰•引导人生方向,生命指南针Trans:因为有同样需求,所以有同样的选择(宗教的选择)。4.宗教对人的影响(有宗教vs.没有宗教)•明星例子(李连杰)•其他故事分享(讲师个人的宗教体验)Trans:相信大部分的学员会聚在这里,是因为他们是佛教徒(有宗教信仰),或「自认」是佛教徒,或对佛教不排斥(没有宗教信仰)。可尝试问学员是否认为自己是佛教徒?5.正信佛教的特色与民间信仰的差别活动:小组讨论请在纸上表达你所认识的佛教(可画、让学员思考自己在哪一个阶段。让学员说说他们所认识的明星佛教徒。学员讨论,见附录,详解MaslowTriangle。看明星佛教徒PowerPointPresentation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6写等)。•自力为本(不强调他力)•如实看待,积极面对(不悲观,不消极)•智信(不盲从,非权威,非崇拜)•以人为本(人人平等,都有从烦恼解脱、成佛的机会)*注:这时候,可以做澄本清源的工作。Trans:佛教绝对民主,没有强迫(nohard-sell),希望学员亲自来看看。6.宗教自由(尊重选择的权利)•站在人道的立场来说,宗教是没有强迫性•人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宗教•必须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他人的宗教的学习、行持(即使自己不认同)Trans:那如何要选择一个宗教呢?7.《羯腊摩经》(KalamaSutra)•解释《羯腊摩经》内容(见附录)•强调亲自来看看“Ehipassiko”的精神Trans:发现不同立场的观点后,不要随意批评他人的宗教或宗风。拥有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发表意见。让学员看民间信仰活动的照片,理清这都非正信佛教,强调正信佛教的特色。背诵。学员可阅读印有《羯腊摩经》内容的小册子PowerPointPresentation:BuddhaQuoteselected总结(10分钟)•包容将战胜一切。•老太太对圣母念佛号-转念(包容例子)利用这例子来结尾。分享:心念比外相更为重要,尊重与包容各宗教的异同。听。流行曲:《寺庙》张峰奇参考资料:1.马大佛学会著《法雨轻洇》2.佛使比丘著《羯腊摩经》的启示3.一行禅师《生生基督世世佛》4.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的信仰》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7讨论题:1.请在纸上表达你所认识的佛教(可画、写等)。2.你认为该怎么样去包容其他宗教?3.快乐在您的定义是怎样的?您在生活找中到快乐吗?附附录录::其他宗教笑话有三个朋友,分别是牧师。和尚及喇嘛,他们原本是一起长大的,只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过程,所以各在不同的领域传播宗教。这一天,三个朋友相约到湖上泛舟,同时各自谈论自己宗教的特点,有些互别苗头的意味。谈著谈著,船也划到了湖心。喇嘛忽然站起来说:噢!对了,我的车上有我与喇嘛的照片,我去拿给两位看!说完便跳下船,已神乎其技的蜻蜓点水方式,三步两步地走过湖面,到了停在岸边的汽车上取出照片后,又以相同的方式回到船上。牧师在一旁看了这一幕之后,不禁对喇嘛的道行心生敬畏。不一会儿,和尚也说道:我的车上有上次和星云法师的合照,且让我也去拿来给二位瞧瞧!说完也跳下船,用著与喇嘛相同的方式轻轻松松地走过湖面,到他停在岸边的汽车上取出照片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回到船上。牧师在旁看了这一幕之后,也对和尚的功力产生景仰。他心里想著,才几年不见这两个家伙已练就如此高的道行,同样是神职人员,自己当然也不能给上帝没面子,於是他站起来说道:我的车上有上次到梵蒂冈和教宗的合照,我去带来给二位看!说完也跳下船然後卟通一声整个人沉到湖里,在喝了几口水之后,他挣扎的游回船上,想想自己为什么会那么糗,好像有所领悟之后开始虔诚地祷告,然后又跳下船接著还是卟通一声整个人沉到湖底。他又再度挣扎回到船上,而且已有生以来最用力最虔诚的祷告,接著又跳下船去,结果还是卟通一声整个人沉到湖底。正当他以残余的力气努力游回船上时,隐约听到和尚与嘛的对话:「喂!我们要不要告诉他那些石头的位置?」分享:正信的宗教从不推倡神通或超能力。《卡拉玛经KalamaSutta》取自南传巴利经藏《增支部Avguttaranikaya三集65经》此经记述了佛陀对卡拉玛人的一番教诲。当时,卡拉玛人因不知如何抉择各位宗教师所言,不辨是非,不分真假,故请示于佛。事实上,这不仅是卡拉玛人所困惑的,也是人们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会面临的问题。即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有了众多的查询工具,有了一生难以读尽的典籍资料,仍无法保证,在面临抉择时,作出百分百的正确判断。那么,我们又该何去何从?2009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8当卡拉玛人彷徨着,无法决定接受什么教义时,佛陀针对这一问题宣说了《卡拉玛经》,告诉迷茫的他们,也告诉同样迷茫的我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以免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奴隶。为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卡拉玛经》突显了佛教求真、求实、求证的根本精神,有别于其它很多宗教单纯的以信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
本文标题:年国民服务计划佛学班营内课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1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