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未经允许请勿引用第304期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2007年6月12日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内容提要: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国际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特别是向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这些都为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同时,随着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突破万元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社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物流业、软件业、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从我省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看,大力发展金融业、文化产业、会展业及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不仅发展潜力大,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带动力。1.金融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和核心。当前,我国金融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005年首次降至两位数以下,2006年更是~1~下降到7.51%,比2003年下降了9.69个百分点。金融创新是我国银行业经营能力提升和利润上涨的重要动力源泉。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正是利用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10%,为全市提供了80%以上的建设资金。深圳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史”,且创新方式不断多样化。在汽车消费领域,深圳市创新汽车消费信贷新模式,由银行、汽车经销商与保险公司联手推出新型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低10%,期限长达5年。目前,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大省都在谋划向“金融强省”跨越,我省不可等闲视之。随着金融机构的壮大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省金融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05.24亿元,居全国第6位)占GDP的比例达84.7%,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存贷差达1968.4亿元。金融资产质量的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状况的改善等,为我省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是,对中小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仍较弱,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缺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金融中心。目前,金融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2%,比全国低1个多百分点,人均拥有银行业资产、人均贷款余额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和46%,表明我省金融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挖掘金融创新潜力,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投放渠道,解决金融供需矛盾。推进金融业深入发展,我省要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系统。在推动徽商银行继续做大作强,并争取尽早上市的同时,积极探索建设其他区域银行,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型贷款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创新。对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要大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尽快培育成全省的金融中心。为刺激消费,我省也可借鉴深圳等地的经验,由银行、经销商、保险公司联手建立消费信贷新模式。2.文化产业~2~对于文化产业,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般意义而言,文化产业依赖的是创意开发,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行业具体涵盖新闻出版、教育、动漫、广告咨询、网络等。当今,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并已发展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目前在10%—12%之间,美国2004年已达20%左右,我国去年为2.4%。深圳市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7%,文化产业已与高新技术、物流、金融一起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长三角地区为破解土地、资源等瓶颈制约,目前正掀起了一股“创意产业潮”,湖南已在全省形成“一区(省会)三带(京广线、潇湘线、大湘西)”的文化产业格局。近几年,我省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增长速度已明显高于GDP,但总量小、内部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发展慢等问题仍较突出,致使我省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一直较低。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1%左右,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发达地区,说明我省文化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传统文化产业(如以“徽学”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以黄梅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产业等)的品牌效应不明显,而新兴文化产业(如动漫、影视、演艺、休闲等)的发展几乎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日益升级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更要发展有本省特色的文化产业,以此丰富居民的城市文化生活。目前,全省只有芜湖的“美食一条街”已成规模,合肥宁国南路的“龙虾一条街”也享有声誉,可在此基础上,建设宁国路“美食一条街”。南京、长沙等市已建有酒吧、演艺、影视等休闲娱乐集聚区,我省可考虑由地方政府规划引导在合肥、芜湖等城市先行试点。对于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戏曲产业要加以创新,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在品牌运作和衍生产品上狠下功夫。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演艺、影视、动漫、设计等产业。3.会展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会,~3~会展业将会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发展能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物流、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依据国际标准,多数发达国家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已达1:10。我国会展业去年实现直接收入140亿元,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收入达1260亿元。在国内,会展业较发达的地区有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等。上海每年要举办国际性展会300多个,展会直接收入年均30多亿,带动地方经济180亿,会展业已成为上海的主要产业。据测算,上海、深圳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省的会展业也获得蓬勃发展。以省会城市合肥为例,去年全市会展业拉动第三产业收入增加约11亿元。但总体而言,我省的会展规模还较小,形式不够多样化,品牌效应不明显。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我省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交易方式已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像会展业这样更高级的交易方式将越来越受欢迎,我省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一步挖掘会展业的发展潜力。我省已建立了一些会展中心,由于会议、展览、展销等活动不多,实际利用率较低,影响较小。可根据各地的资源和产业特色,形成不同的会展业产业带(如黄山、池州旅游带,合肥、芜湖、安庆汽车带),继续做强做大“中国国际徽商大会”、资本—项目对接会,举办大型的“旅游大会”、汽车和家电展销会等。同时,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会展业产业带的战略合作,承办中博会、科博会等大型展览会。通过发展会展业,加强我省与国内外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的资金与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发展。4.物流业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物流业的发展逐渐加快。当前,物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按实物量统计),比“九五”时期增加了7个百分点,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已接近3。发达地区物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占GDP比重9.2%,上~4~海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3%。目前,我省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看,欧美在10%左右,我国为21%,而我省发展水平较高的合肥高达25%。我省物流业的发展虽相对落后,但物流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民航、管道、水运5种方式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服务方式开始呈现多元化。同时,依据国家2006年的物流需求系数(2.8)测算,我省GDP对物流的需求达17197.32亿元,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我省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服务化的迹象已开始显现,工业供应链的拉长、工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都需要物流业的相应快速发展。可见,我省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余地,发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及机场的建设,我省各主要城市与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缩小,陆运半径在3—4小时内,空运半径在1小时内,再借助土地的相对优势,可将合肥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沿江高速及长江水道的畅通运行,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可形成一个紧密的沿江物流带。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农业资源,阜阳、蚌埠更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地,可建成皖北物流带。在产业集中的地区,如合肥、芜湖、铜陵等市,加快建立有特色的大型物流园区。在重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公司,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执笔:李红梅)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负责同志。责任编辑:柯常松阮华彪地址:合肥市红星路92号电话:0551~2677801邮编:230001
本文标题: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2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