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5章-1气象服务学
应用气象学院第五章气象信息服务技术应用气象学院主要内容§1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方法概论§2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3气象控制因子的提取方法§4各类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制作方法实习2、气象控制因子的提取应用气象学院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指标、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方法、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气象控制因子的提取方法、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制作方法。•难点: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气象控制因子的提取方法、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制作方法。应用气象学院§1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方法概论一、气象信息服务的对象二、气象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三、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指标四、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方法体系五、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方法应用气象学院一、气象信息服务的对象一切和气象有关的行业、对气象有需求的用户都应当是气象服务的对象。真正有效益的服务对象理想服务对象应用气象学院气象信息服务的目的是为气象控制工程服务提供有针对性信息,是气象控制工程决策的依据,而气象工程服务是最终产生服务效益的关键。气象控制器应用气象学院根据“气象控制论”,气象服务信息是气象控制信息子系统的输出产品,同时又是气象控制工程子系统的输入信息,因此,气象信息服务的对象是气象控制工程子系统。•无的放矢问题;服务信息的针对性问题解决应用气象学院二、气象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尽可能准确定量地掌握气象因子对服务对象系统的制约关系,并进一步提取出为具体实施气象控制工程所需要的气象控制因子;•运用适用的气象科学技术方法,在基本气象信息的基础上制作出有专业针对性、满足实施气象控制工程精度要求的气象控制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把气象控制信息传递给气象控制工程子系统。应用气象学院信息服务技术流程准确、及时、动态传递服务信息掌握制约关系,提取气象控制因子制作能满足控制精度的专业服务产品反馈信息应用气象学院三、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指标1、针对性是指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是否明确针对气象控制工程系统在实施气象控制时的需要。2、有效性是指气象服务信息有多少新的有效信息量。3、及时性是指所提供的气象服务信息是否能够满足气象工程控制的时间性要求。衡量气象信息服务质量的首要指标应用气象学院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标准的“三性”是层级性的指标。第一层级的指标----针对性第二层级的指标----有效性第三层级的指标----及时性它们都具有“一票否决性”。应用气象学院四、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方法体系气象信息服务总体方法包括:信息服务的对象、气象信息服务的原理、气象信息服务基本方法以及气象信息服务质量的标准。其中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方法体系在气象信息服务总体方法之下包括四个子系统。(见图5.1)应用气象学院气象信息服务总体方法专业化方法子系统产品制作方法子系统产品传递技术子系统服务营销技术子系统图5.1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方法体系应用气象学院1、气象信息服务专业化方法子系统•为了在基本气象信息的基础上制作出有专业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必须明确制定用户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信息的专业针对性。•气象信息服务专业化方法子系统重点研究的是揭示气象对各行各业各种用户系统的制约关系和提取气象控制因子的方法。是指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专业针对性应用气象学院2、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制作方法子系统•在制约关系和相应气象控制因子明确后,进一步的任务是研究如何高质量地制作出实施气象控制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产品。•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制作方法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气象控制工程子系统对气象控制信息的要求,运用适用的科学技术方法,开发可投入气象服务业务运行的产品制作方法。应用气象学院3、气象信息服务产品传递方法子系统•气象服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气象控制工程子系统,对于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气象信息服务产品传递方法子系统,主要研究气象信息产品传递的现代化方法。应用气象学院4、气象信息服务营销方法子系统•通过市场推销产品是通常所说的营销问题,公益性服务产品并不需要通过市场来推销,但仍然有一个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用户更有效地了解和应用这些产品的问题。•气象信息服务营销方法子系统主要研究气象信息产品的营销方法。应用气象学院五、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方法1、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的原则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高投入/效益比原则(3)标准化原则(4)协同原则应用气象学院(1)系统整体性原则在建设服务系统的全过程中,必须从系统整体高度去审视每一个部件和分系统。要根据系统总体原则进行系统调查和功能目标设计,并进一步分解和设计分系统,优选建设方案。应用气象学院(2)高投入/效益比原则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功能,应力求采用高新技术。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业务化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也必须充分论证和预评估投入效益比,有些高新技术虽然从发展方向上看很有前景,但如果在现实情况下因为需求和环境条件等制约而难以有较高的投入效益比,也不可作为现实的优选方案。应用气象学院(3)标准化原则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系统,系统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标准化,包括文件以及数据的格式和内容都应当采用通用标准化规定,这样既有利于分系统之间的交换,也有利于产品的应用,标准化也是有市场前景的重要条件。应用气象学院(4)协同原则系统的气象控制问题涉及到气象理论知识和用户系统一些深层次的工程技术问题,仅靠气象科技人员或者仅仅依靠用户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是难以处理好的。因此,在服务系统的开发研制过程中,气象科技人员和用户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同合作是开发高水平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条件。应用气象学院2、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2)快速原型法(“99+1”法)(3)直接面向对象法应用气象学院(1)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上而下逐级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生命周期法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形成一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应用气象学院●系统规划阶段---进行系统用户的需求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提出系统规划方案;●系统分析阶段---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提出系统逻辑方案;●系统设计阶段---在系统逻辑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物理设计,包括系统应该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法以及相应的格式代码、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模块结构以及功能设计等,同时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并安装设备;应用气象学院●系统开发实施阶段---进行系统程序开发(编程与调试)、规程开发,建立相应的技术文档(系统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等),进行人员培训以及数据准备,最后投入试运行;●系统运行维护阶段---在运行中对系统进行调整、维护以及效果评价。如果在运行中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重大问题,说明系统已经不适应新需求,标志着系统的生命将结束。应用气象学院•生命周期法特别强调系统开发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开发过程的完整性和顺序性。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大型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如专用电视频道气象服务系统、互联网气象服务系统的开发等。应用气象学院(2)快速原型法(“99+1”法)利用多年来气象行业已经积累的大量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采用“快速原型法”进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快速分析-----快速分析用户的需求,快速扫描已有的气象科技成果,并从中优选出最有希望花较少投入使之转化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科研成果原型。应用气象学院●构造系统原型---根据用户需要,在选中的科研成果原型基础上进行延伸、转化和发展,构造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原型。●试运行系统原型---通过试运行完善系统原型。●评价系统原型---通过考核评价,确定系统可否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和推广使用。应用气象学院(3)直接面向对象法一是直接面向对象的分析,通过调查收集必需的材料,分析用户的特定需求;二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直接面向用户需求的目标设计;三是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和编程。直接面向对象法适用于难以找到已有科研成果原型的小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应用气象学院3、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的启动●需求调研。通过调研确定面向特定气象控制工程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的必要性;●系统开发的技术可行性论证。在调研的基础上认定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出满足需求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可行性,并在原则认定的基础上,制定出初步的系统开发计划;应用气象学院●投入效益比预评估。对初步制定的系统开发计划的投入效益比进行预评估,为项目的立项提供决策依据;●制定详细的系统开发实施计划;●组织该系统开发实施计划的实施。应用气象学院4、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研制程序在完成启动程序后,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具体开发研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1)必要的硬件系统建设(2)软件方法的研制作为一个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其软件方法研制的关键内容及具体流程见图5.2。(3)系统的业务化试验应用气象学院研究气象制约关系提取气象控制因子研究气象控制因子可测性开发气象控制信息产品制作模型检验气象控制信息的有效性图5.2气象控制信息系统研制的一般流程应用气象学院(3)系统的业务化试验对于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研制来说,不仅要在开发研制时要紧紧瞄准气象控制工程对气象控制信息的要求,在初步完成开发研究后、投入正式业务运行之前,必须经过试运行和试服务。通过试运行和试服务的验证后,才能验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应用气象学院§2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一、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二、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应用气象学院一、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思路和途径1、基本思路利用应用物理学中各种可行的方法,研究揭示出气象条件制约用户系统运行状态和效益的物理机理。从方法论角度看,揭示气象制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规律研究。应用气象学院2、最低标准只要揭示出来的规律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气象条件对用户系统运行状态的制约关系,就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只要所揭示出的制约关系的精确度符合用户系统实施有效气象控制的需求就行。应用气象学院3、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途径首先必须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初步认识,这一阶段的有效方法主要是经验分析的方法。然后为了深入地揭示气象和用户系统之间内在联系,需要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以求最终形成反映气象条件和用户系统之间的内在制约机制理论。应用气象学院因此,认识气象条件对具体系统制约关系的过程,是从初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应用气象学院二、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物理学中研究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方法都可能为揭示气象对用户系统的制约关系所用。揭示气象制约关系的基本方法概括为:经验分析方法、统计诊断方法、实验方法和物理理论推断方法四类。应用气象学院1、经验分析方法●经验分析方法是概括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以形成对事物认识的方法。●经验分析方法在气象科学技术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天气学以及动力气象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天气预报实践所积累的经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用气象学院●在气象信息服务领域中,经验分析方法应用广泛,目前仍是认识气象和用户系统关系的基本方法。而随着服务人员经验分析水平的提高,经验分析方法将逐步走向客观定量化。●由于经验分析方法只能根据经验定性地给出气象条件对用户系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表达形式常常可以根据经验进行灵活设计。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科学中常用的经验分析法(1)影响指数法(2)类比法应用气象学院(1)影响指数法●影响指数法是直接把气象制约关系表达为某种影响指数的方法,使这种影响指数既能反映气象条件对用户系统的影响关系,又具有现实可测性,可直接作为气象控制因子。●人们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用各种指数来反映气象条件对特定用户系统的影响关系。例如各种生物舒适度指数、火险临界指数以及旱涝指数等。应用气象学院(2)类比法●类比法是对两类特殊事物之间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是专门研究两类事物之间是不是存在类似规律的方法,它是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融为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类比法是一种经验性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假设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于是可以将另一学科已经成熟的模型通过类
本文标题:第5章-1气象服务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9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