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一章-德育管理--《新编教育管理学》课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第十一章德育管理【学习目标】•理解德育与德育管理的涵义与价值•了解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德育的实施环节和过程•掌握德育评估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一节德育管理概述一、德育与德育管理1.德育的概念•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2.德育管理的定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应当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管理•德育管理就是要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对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二、德育管理的意义•德、智、体、美、劳虽然有着自己的独立活动领域,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学校中一切活动都应当有德育的意义,德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管理可以通过其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检查等诸多手段,把德育与其他各育在活动内容、时间、方法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三、国外的德育管理1.美国•学校的所有教职工都必须成为道德方面的行为榜样•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提倡诚实、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勤奋等核心道德标准•学校必须成为友善而且相互关心的集体•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日常交往中,必须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机会运用责任感和公正等道德标准•有效品德教育包括学习方面的高标准•教师应通过语言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学科讲授该核心道德标准•教师应该实行道德约束•每所学校必须对品德教育和学习方面的进步进行评估•校长及全体教员都应利用总的学校环境来维持并扩展课堂上教的价值观•父母、教会、企业甚至所有成年人都应加入进来,成为品性培养的正式伙伴2.英国•《生命线》和《起始线》•建立“社会道德委员会”,成立“社会道德教育中心”•政府不断强化国家对德育的控制,增加投入,专用于学校德育3.日本•日本用充足的人力物力进行道德教育,形成了系统化的全国德育体系•日本实行统一的德育管理体制,德育从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实验学校的选定等一系列工作,均由文部省统一安排、审定•日本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管理第二节德育管理的组织一、确立目标:德育管理的灵魂•德育管理目标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为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所确立的一定时期内德育管理活动的质量规格与标准•德育管理目标是一个由目标系统、目标考评系统和目标保障系统所组成的目标管理系统二、组建机构:德育管理的网络•校内德育管理机构•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管理网络•德育管理队伍三、建设队伍:德育管理的基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培训提高•考核评定四、制定制度:德育管理的支柱•德育管理制度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障德育组织机构运行的重要手段•从纵向看,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包括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和学校自订的规章制度•从横向看,可分为:①职责类制度;②常规类制度;③考核奖惩类制度第三节德育管理的实施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强化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提高各科教学的教育效果•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二、在学校活动中渗透德育•做好德育活动的规划工作•给予人力、物力的保证•对各项活动加以指导【案例分析】•针对一些学生自认为打扮很时尚但与学校要求冲突的现象,A校美术教师萌生了开发“我的形象我设计”课程链的想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美,并建立适合自我身份的形象美。•当学生完成选科确立好班级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形象能力倾向测试,将学生分成形象绘制师、创意总监、发型师和模特等不同的设计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呈现“形象的美和形象美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为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知识和技巧的基础。•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生组建“完美形象1+1”社团,由学生任社长,具体负责本社团的活动。教师配合学生制订社团研究计划,展开更为广泛的形象设计活动,如未来的设计师、学生发型屋、生活中的形象小窍门等。•社会实践在目标上与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相互衔接,在内容上是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进一步实践。在社团成员中选择部分学生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以服务的形式到社区中开展与形象设计相关的实践,如宣讲世博礼仪、解答居民的形象困惑等。•思考题•案例中A校运用了哪些德育渠道?•你认为A校的德育管理有什么特点?三、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更多地具有打基础和定向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应成为理想伙伴,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如:组织家长学校、设立家长联谊会、进行家庭访问、建立家庭联系手册等四、学校网络德育管理•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刻不容缓•构建网络德育管理新模式•加强对网络的教育与管理力度第四节德育管理的评估一、德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德育评估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在目标实施的基础上,对其成果作出客观评估的管理活动•德育评估包括对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评估和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评估二、德育评估的定性与定量【案例讨论】•阅读案例《关于德育量化评估的争论》(P222),思考以下问题:•你赞成在德育中进行量化评估还是定性评估?为什么?•德育中哪些方面可以量化评估?哪些方面只能定性评估?三、理想德育还是现实德育【课堂讨论】•阅读案例《德育内容要分出层次》(P223),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当前的学校德育是缺乏理想还是超越现实?•在你看来,学校德育应当坚持理想还是立足现实?•该案例给你哪些启示?学校德育应当如何提高其实效性?•教育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教育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要掌握不同教育过程发展的“度”,低了,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做不到,也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四、德育研究的开发与深化•解放思想,创造宽松氛围•积极倡导新的德育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研究•建立起科学研究队伍,加强对德育科学研究拓展阅读书目•周玫.德育与班级管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陈国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赵志军.德育管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德育管理--《新编教育管理学》课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5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