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兴衰(zxls-20170729101949)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兴衰名词解释:“一带一路”概念:丝绸之路•是以丝及丝织品贸易为主的贸易路线。•最初,仅指从中国长安出发,横贯中亚、西亚,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陆路通道。•后来又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法。•如今内涵不断扩大,被视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重要载体。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兴衰(一)汉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开通:张骞“凿空”材料一当时,一个商队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走完这条通商之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沿途交易设想为三段进行:在最东方的是中国人,他们一直到达蒲昌海(罗布泊),也可能只到达敦煌;在最西部的是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人,他们从罗马帝国到叙利亚;从叙利亚到贵霜王国,甚至一直到达帕米尔一段,则是波斯人;从波斯—印度边境穿过整个西域,一直到达甘肃边境的是贵霜人。——[法]布尔努瓦《丝绸之路》思考一:西汉陆上丝路为何会走向兴盛?材料二以前丝绸只适用于贵族,而今已普及于社会各阶层,甚至于社会的最下层。——[古罗马]阿米阿努斯·马塞利阿努斯“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古罗马]普林尼思考一:西汉陆上丝路为何会走向兴盛?1、政治:(1)国内: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2)国际: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2、经济: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3、国际: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回答:西汉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丝绸之路的兴衰(二)唐代:•传统陆上丝绸之路•东海丝道•西藏道•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唐代:陆海并举,全面繁荣;丝绸之路的兴衰(三)宋代:宋代泉州市舶司遗址“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倚办海舶。”——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唐代:陆海并举,全面繁荣;丝绸之路的兴衰宋代:海路为主,陆路中断;材料三宋朝中期前,朝廷对华商出洋并不鼓励,甚至一度禁华商下海,属被动型国际贸易……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依赖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印度的航运。——《海上丝绸之路》思考二:宋代对外贸易为何以海路为主?材料四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思考二:宋代对外贸易为何以海路为主?材料五印度洋及中国海一带……这个贸易体系自产生以来总体上就是和平安定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优秀的商业才能和开拓精神更促进了贸易的良性循环……此时从东亚、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直到欧洲都处在经济文化的上升发展时期……两宋时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日益发展、交换能力逐步增强、商品需求不断扩大……有效地刺激了贸易的繁荣。——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思考二:宋代对外贸易为何以海路为主?1、政治:(1)实力下降,陆路中断;(2)政府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2、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3、文化(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4、比较: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5、国际:周边环境的和平安定与经济发展。回答:宋代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的原因(四)元明清:《马可·波罗行记》郑和下西洋材料六明代后期部分开放海禁……私人出海贸易毕竟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陆续来到中国沿海……两国都急于得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但)除了少量的毛织品、玻璃、枪炮以外,别的没有多少物品可与中国交换,因而只好用白银来买……美洲的白银经数条路线运往(吕宋)马尼拉,再流入中国。——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思考三:明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特点?贸易主体、对象、范围、结构、地位等•1、范围:远及美洲;•2、主体:民间商人崛起;•3、对象:西、葡等西方国家加入;•4、产品:出口丝、瓷为主,进口新增白银;•5、地位:优势(出超)。回答:明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特点晚明海外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唐代:陆海并举,全面繁荣;丝绸之路的兴衰宋代:海路为主,陆路中断;元明:陆路一度恢复;海路再度繁荣并走向衰落;•材料七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四:对外贸易衰落的深层原因?•1、经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决定作用;(保守封闭、外部需求有限)•2、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束缚;(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3、思想:儒家思(理学)的消极影响。(重义轻利、天朝上国观念)回答:对外贸易衰落的深层原因清朝:闭关锁国……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明代以及清代的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二》p24英使马噶尔尼使华•“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清乾隆帝致英王的信函(1793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周边形势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唐代:陆海并举,全面繁荣;丝绸之路的兴衰宋代:海路为主,陆路中断;元明清:陆路一度恢复;海路再度繁荣并走向衰落;启示•1、维护国内和国际秩序的和平稳定,是经济交流的重要前提;•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4、坚持和平交往、互利共赢,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1、【2015浙江•T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2、【2015海南•T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3、【2015上海•T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4、【2014江苏•T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5、【2014新课标Ⅰ•T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6、【2013北京•T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主要参考文献:•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冯天瑜:《开辟“丝绸之路”的三大动力源》,《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指导老师肖利军李自斌陈伟法李光成监制襄阳四中历史学科室2015.11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兴衰(zxls-2017072910194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4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