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编写故事。2.本单元重点:(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民间传说,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体现人物特点的。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救小白蛇”“要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体现出海力布善良、勇敢、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牛郎认识织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点以及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以及织女渴望自由的真情和勇敢。(2)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我们可以换一种人称,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9猎人海力布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2.抓住人物言行,细心体会人物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2课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把握人物的特点。10牛郎织女(一)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道理。2课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分析具体事件来把握人物特点。11牛郎织女(二)1.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了解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1课时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口语交际1.学习在讲民间故事时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2.在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激发学习民1课时学会通过想象和模仿等方式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间故事的兴趣。习作学习缩写的方法,通过缩写,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能力。1课时通过对原故事进行适当删减和概括的方法缩写故事。语文园地1.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学会扩写段落。4.积累古诗词。1课时通过比较意思相同词语,体会不同表达效果。通过想象扩充情节,使情节更加生动。积累古诗词。9《猎人海力布》学习活动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民间故事,课文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从动物口中得知大山将要崩塌,洪水将要淹没村庄的消息,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他不惜牺牲自己,说出真相,最后写人们得救了,海力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课标相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学习目标:1.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边读边想,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想象故事的情境。2.能从海力布舍弃生命拯救乡亲们的感人故事中受到教育,对故事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体会。对民间文学产生兴趣,热爱民间文学。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板书:猎人海力布。)师:我们一起齐读课题,思考: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引导: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这个人的身份是:猎人。师:这个叫海力布的猎人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去文中看看吧。二、重温课文,预习检查1.组长组织组员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整理读不准的词条及读文时产生的困惑。3.交流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三、研读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提示:(1)独立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是从哪看出海力布的优秀品质的,并标注自己的体会。(2)小组交流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优秀品质写具体的,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合作方式:先独立读文,然后组内交流。2.根据问题,交流学习所得。(1)在文中找出对海力布和小白蛇的语言描写,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善良、为他人着想。)(2)详细阅读海力布跟乡亲们说的话,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舍己为人)四、复述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我们要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就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怎样进行创造性地复述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生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感想。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创造性复述就是根据原文内容的主要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充原文的情节。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创造性复述。指名复述,并让学生们进行评价。五、总结检测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将一个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猎人海力布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那你又有多少收获呢?六、布置作业。读课文,想一想,当乡亲们逃离洪水灾难后,他们会首先想到什么?互相会说些什么?七、板书设计。起因经过结果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宝石。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为了救乡亲们,海力布变成了石头。人物形象:善良舍己为人10《牛郎织女(一)》创新教案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朗朗上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让学生谈对人物喜欢与否,角度开放,学生也敢于发言。同时,进行将想法转换成文字的训练,设置问题,讨论人物形象代表的意义,用情境表达延伸想象空间。学情分析: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因此确定学习难点为: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学习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教具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漫漫银河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一颗是织女星,他们的传说是那样令人心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民间故事的方式走近他们二位。二、检查预习。检查预习效果:1.解决本课生字词。2.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3.说一说你读完文章后的疑问。三、初读课文。小组活动出示:1.这篇课文讲了______和______的故事?他们是怎样的人?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四、精读课文。1.理清人物关系:我们先借助题目看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牛郎织女)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感受人物形象。板书:牛郎:勤劳善良哥嫂:铁石心肠老牛:知恩图报织女:美丽善良2.体会织女之“决”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决心”变红)一个高贵的仙女要嫁给一个贫困潦倒的牛郎,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呀。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练习说话)五、关于民间故事。1.简介其他三部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2.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就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追求和谐生活与美满感情的决心,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拓展延伸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可以做一些课外延伸。选择一:课后可以看看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择二:试着去创编你心中的《牛郎织女》。七、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1.默写生字词。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11《牛郎织女(二)》学习活动设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让学生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利用拓展的环节,把学生的视角引向课外,扩大学生的视野。学情分析:人物和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事总是用来讲的,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学习目标: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道理。学习重点: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学具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1.复习生字词。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出示课件11)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3.交流。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出示课件1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不仅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还赢得了织女的芳心。(板书:心地善良吃苦耐劳)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3)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生总结: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板书:心灵手巧渴望自由)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出示课件14)预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幸福靠自己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设计意图:问题提得较大,便于学生大胆思维、主动探究,要求教师的引导更灵活。】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设计意图:设计拓展活动这个环节,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板书内容牛郎织女(一)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口语交际学习活动设计教材分析:漫聊民间故事、激发兴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习目标: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3.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7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