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2消费者行为分析就是为了说明消费者如何做出理性的购买决定的分析消费者的问题目标:幸福程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约束条件:钱是有限的,价格给定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理论3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一、效用和边际效用1、什么是效用?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消费者用以选择商品的依据。4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满足感效用是一个主观心理感受效用与使用价值不同52、效用的度量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用数字计量,如1、2、3、4……序数效用论:效用只能用顺序或是等级来表示,不能加总U=f(Q)6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消费一定商品得到的效用总和。TU=f(Q)边际效用(MU):一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效用的增加量。MU=△TU/△Q=TUQ’7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关系示例:某消费者对于汉堡包消费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表汉堡的消费量总效用TU边际效用MU00---1303025020360104600550-108Q012345102030405060TUMU边际效用是随着商品消费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即消费量越大,再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就越小。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物品符合这个规律,只有毒品、香烟等个别商品例外。10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规律消费者对于某一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物品带给他的效用有关系。由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随着购买量的增加而下降,这就是需求规律的含义。所以说,需求规律的背后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1二、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消费者均衡指的是消费者通过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121、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时的均衡条件MU=0且MU=PMU---多增加一单位所获得的效用P----多增加一单位所付出的效用如果MUP,增加购买MUP,减少购买MU=P,停止购买,此时总效用最大132、消费者购买多种商品时的均衡条件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14简化:IXPXP22112211PMUPMUIXPXPXPnn2211……约束条件nnPMUPMUPMU2211……均衡条件152211PMUPMU说明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量。如果162211PMUPMU即:相反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只有当消费者将其购买组合调整到同样一元钱购买这两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此时是均衡状态。17三、消费者剩余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它是怎么产生的?消费者剩余(CS)就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商品实际市场价格的差额。形成过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购买某一商品,支付同一价格;差额出现18用图形来表示消费者剩余:0000)(QQPdQQfCSD19消费者剩余的评价:消费者剩余用来衡量消费者福利,它代表了消费者以低价购买商品所获得的利益。市场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所以人们越来越追求社会以及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剩余通常用于制定有关公共物品的决策过程中。20练习假设某一消费者用一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A和B,A的价格为10,B的价格为20。现在消费者关于A的边际效用为5,关于B的边际效用为4,该消费者是否实现了效用最大化?为什么?21第二节序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不可计量,不能够准确得出,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顺序和效用水平的高低,对商品的效用进行排列或是分出等级。序数效用论提出用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22一、无差异曲线1、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假设消费者的消费组合由两种物品组成,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具有相同的效用,在几何图形中,相同效用的点的连线就是无差异曲线。23假设消费者的消费组合是衣服和食物构成的,U1就是一条无差异曲线,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的效用相等。24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个效用水平,无差异曲线的位置代表消费组合在消费者心中的排序。离原点越近,效用越低。25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A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越远的效用越高;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C通过任何一个消费组合,都存在一条无差异曲线;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E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26二、边际替代率1、什么是边际替代率?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在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公式:27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28例如:如果消费者要增加食物的消费,放弃衣服的数量是递减的。29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替代越来越困难”303、边际替代率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A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造成的。B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是直线此时,MRSXY=131C完全互补品水平部分:MRSXY=0垂直部分:MRSXY=∞32三、预算线1、预算线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轨迹。33消费者面临的约束:预算线的斜率=-PX/PY342、预算线的变动(由收入或是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35四、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他能实现的商品组合)。36消费者均衡条件:MRSXY=△Y/△X=PX/PYc37第三节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一、收入变化和恩格尔曲线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此时预算线平移,消费者均衡也会随之变动。38正常商品的I-C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应该是从左下朝右上倾斜的39而低档商品则相反,收入上升而需求下降40恩格尔定律(Engel’slaw):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随着收入的上升,食品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是下降的。41部分国家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1990)国家人均收入(美元)恩格尔系数(%)坦桑尼亚11064中国37061印度尼西亚57048秘鲁116035巴西268035韩国540035希腊599030新加坡1116019英国1610012美国2179013日本2543016瑞士326801742二、价格变化和需求曲线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预算线会随之旋转,从而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43价格-消费曲线44小结1、研究的理论对象:消费者选择理论即消费者行为的理论2、决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两个因素1、消费者的主观愿望2、消费者的客观条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消费者在自己的现实收入水平下,购买户定价格的商品或商品组合的能力3、结论:在两种商品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消费者均衡条件是边际替代率即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就是消费商品的边际收益等于边标成本
本文标题:3-消费者行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8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