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doc 11)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朱武祥张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ThePost-IssueOperatingPerformanceoftheIPOFirms朱武祥张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100084〖摘要〗本文以1994-1996年期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17家A股公司为样本,比较了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等业绩指标中位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若干因素与该业绩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企业上市后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等显著性低于上市前;上市后4年中,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整体上显著性下降。(2)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高低与企业上市后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水平差异显著性相关,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A股比例高低与企业上市后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差异水平的相关性不显著。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降除了西方金融经济学者所提出的企业方面的原因外,我国股票市场评价理念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功能缺陷也是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政策方向。关键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股票市场一.引言公司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成因是9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企业往往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时上市。人们一般预期,企业上市时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股权资本,提高了资信等级,改善了资本结构。上市后还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持续融资,增强了抵御竞争环境下支付风险的财务能力,同时,从上市前的资本约束、投资不足状态中获得解脱,在把握战略投资机会和吸引战略资源方面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上市后的3、4年内应该实现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一致,甚至递增的经营业绩表现。西方不少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实现了5年以上的持续高递增,从地区性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投资者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表1微软1985年上市-1991年经营业绩主要财务指标增长率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725252455050销售收入增长率%44417571364756税后利润增长率%52638373386466每股收益增长率%51506771375458股票市值(百万美元)-7842,6863,5962,8918,64711,854另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关注每股收益、权益资本收益率等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上市公司在希望保持持续股权融资能力的愿望下,一般都有合法利用会计准则管理公司会计帐面利润的行为,使经营业绩财务指标达到配股标准或者股票市场认同的增发新股的水平。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企业上市后3-4年内,经营业绩应该逐年提高,而不是递减。但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上市当年的经营业绩显著性低于上市前1年,或者说企业上市后难以维持其上市前的业绩水平,上市后经营业绩也显著性下降(Jain和Kini[1994]1,Mikkelson,Partch,Shah[1997]2)。此外,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经营业绩也显著性下降(Loughran和Ritter[1997])。对此现象的解释包括:(1)采用Jensen[1976][1989]提出的代理成本假说解释。认为上市前的私人企业成为公众公司后,分散的外部投资者股权比例日益增加,原企业主或管理层股份比例则逐年显著下降,管理层与外部股东的利益冲突和代理成本增加,出现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不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经营业绩和价值下降(Mikkelson,Partch,Shah[1997]);(2)企业管理层为了最大化融资和上市成功,美化或高估其上市前的会计收益,使上市后的实际经营业绩难以超过上市前;(3)企业往往选择在业绩最好的时机上市;(4)采用Jensen[1993]关于过度投资假说的解释,即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失效,产业内各企业过度投资,形成能力严重过剩,引发价格战而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由于西方金融经济学学者通常认为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因此,把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主要归于企业内部治理和激励,而不是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自90年代初期创立以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A股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随着股票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力量日益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和研究日益重视。大多数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各地筛选的好企业,经营条件相对优越。但整体经营业绩财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例如,申银万国证券(1998)研究报告[1],姚浩(1998)对沪深股票市场A股上市公司1993年至1996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统计[5]),陷入“一年红火、二年平淡、三年亏损、四年重组”的怪圈。国内研究人员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实证分析(例如,姚浩[1998],岑成德[1999],魏刚[1999]等)具有以下特点:(1)对分析期内的上市公司收益指标进行平均,而不是同一企业上市前后较长时间的比较,即分析期内样本不一致;(2)业绩评价指标以净资产税后收益率平均值为主,不能有效衡量和比较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受上市公司负债水平和所得税率影响,平均值则深受奇异数值影响;(3)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变化原因分析以现象、实例论述和评论为主。因此,国内对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尚没有比较严谨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希望在研究方法、样本和指标选择等方面借鉴国际金融学术界有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作法,克服国内目前该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本文安排如下:(1)以1Jain和Kini比较了1976-1988年上市的2126家美国公司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经营业绩2Mikkelson,Partch,Shah研究的是1980-1983年上市的283家公司上市后的10年期间经营业绩变化及与管理层股权比例变化的相关性1994-1996年期间上市的217家公司为样本,分析这些公司上市前1年和上市后4年内的经营业绩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2)考察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流通A股比例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三项指标的高低对经营业绩影响的显著性;(3)计算结果解释与政策建议。二.样本、方法和指标1.样本1993年,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前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缺乏可比性。由于需要比较上市前1年的经营业绩财务数据,为保证企业上市前后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足够的样本数量和分析时限,本文选取1994-1996年期间上市的217家公司(期间有222家公司上市,由于其中5家公司财务数据不全而舍弃,样本分布见表2)为样本。表2样本分布IPO时间IPO数数据残缺样本数实际利用样本数1994年383a351995年130131996年1712b169合计2225217注:a-600854、600866、600868,b-0600、600744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Jain和Kini[1994]的研究方法。包括:(1)采用经营业绩会计指标的中位数值而不是平均值作为描述经营业绩的特征值,以避免个别特异数(特大或特小数)对整个样本特征值产生过大的影响。例如,在本文全部样本经营业绩数值中,第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为8.47%,平均值只有0.40%。在A股上市公司亏损面不到20%的情况下,该平均值不合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样本中有1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7.08%。(2)将上市当年定为基年(0年),上市前1年定为-1年,上市后第1、2、3、4年分别定为1、2、3、4年。依次将样本按-1、0、1、2、3、4年分组,求出各组样本中各项评价指标的中位数,然后对比各组中位数的大小。(3)在经营业绩显著性检验中,假设样本独立,采用Wilcoxon成对样本带符号的秩次和显著性检验方法。Z=w其中:μ=4)1(nn,σ=24)12)(1(nnnμ-秩次和平均数,σ2-秩次和方差,w-正秩次总和3.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及数据选择为了更加好地反映上市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剔除债务规模和所得税率不同对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本文选取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来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利息和税前净收益(EBIT)是在所得税前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去掉各种补贴收入和营业外净收入,加回财务费用和营业税金及各种附加费,另外,选择净资产税前收益率(ROEBT)和主营业务利润率(EARN)作为辅助指标。总资产和净资产均采用会计年末值,主营业务利润率中的利润为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三.计算及显著性检验结果从表3可以看到,从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5年期间,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净资产税前收益率(ROEBT)以及主营业务利润率(ERAN)的中位数值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和一致:上市后的经营业绩低于上市前1年,上市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表3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财务指标中位数变化-1年0年1年2年3年4年总样本数217217217217216c48dEBIT/A(%)14.139.828.707.576.704.68ROEBT(%)25.5115.1313.0811.9311.028.47EARN(%)74.7249.4045.1138.2838.2032.90[注]c-由于九州股份(0653)1999年年报推后公布,因而3年的样本数少了1家。d-1996年上市的117家公司上市后的第4年为2000年,而我们的分析年份到1999年为止。因此,上市后有4年业绩的只有1994-1995年的48个样本。从显著性检验结果(表4)可看到:从企业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5年中,EBIT/A逐年下降的显著性水平达到99%;净资产税前收益率(ROEBT)逐年下降的显著性水平除第3年到第4年为95%外,其余都达到99%;主营业务利润率(EARN)逐年下降的显著性水平除第3年到第4年为90%外,其余都达到99%。表4经营业绩财务指标变化显著性检验时间-1到00到11到22到33到4EBIT/A中位数差-4.31***-1.12***-1.13***-0.87***-2.02***Z值-10.76-3.942-7.302-2.847-2.704P值0.0000.0000.0000.0020.004ROEBT中位数差-10.4***-2.05***-1.15***-0.91***-2.55**Z值-11.68-3.689-7.855-3.201-1.829P值0.0000.0000.0000.0010.034EARN中位数差-25.3***-4.29***-6.83***-0.08***-5.30*Z值-11.328-5.059-6.885-9.589-1.289P值0.0000.0000.0000.0000.099四、若干因素与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指标的相关显著性分析1.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1)样本分组国内研究人士通常用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来反映管理层激励。由于不同公司股票价格差异很大,而管理层持股数量通常很少,持股数量与总股本比例不能完全反映股权激励的强弱程度。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研究该问题时常用指标—公司管理层持本公司股票的流通市值Q。以上市当年年末公司管理层持本公司股票的流通市值Qi=Ni×Pi作为分组指标(Ni—公司i上市当年年末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数量,Pi—上市当年年末股票收盘价格)。按照Q值(万元)将216家样本公司分为各有108家公司的两个组:Q值低的样本组Q值分布在[0.0,60.9],中位数为26.6;Q值高的样本组Q值分布在[61.4,2283.4],中位数为123.8。表5Q值样本样本分组样本分组(上市公司家数)Q值(万元)分布1994年1995年1996年合计中位数平均数最大数最小数高Q值组18090108123.827.42283.461.4低Q值组17137810826.6231.360.9.0(5家)(2)计算结果:上市前1年,高Q值样本组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的中位数小于Q值低的样本组,上市后4年均大于Q值低的样本组。表6按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分组的两组样本总资产利息税前
本文标题: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doc 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24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