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的含义和取向☆美国学者富兰等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也有人认为课程实施就是课程计划的执行、开发和维护的动态过程。一、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就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执行、开发和维护的动态过程。1.课程实施的含义231课程实施的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看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相互协调过程。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忠实执行课程方案和计划。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是创生经验的工具或参照系。4课程实施的得过且过取向: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2.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总结了课程实施的三种策略:自中而上策略以国家行政意志为中心,以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为课程变革的发起人,利用法定的权力和权威,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推行课程。自下而上策略自上而下策略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或关心的问题为起点发动变革,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发起人。以学校为发动变革的机构。(二)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1.课程实施的策略A.领导-障碍过程模式实施模式B.研究-开发-传播模式C.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2.课程实施模式1、领导——障碍过程模式基本思想:这种模式认为教师对课程计划的抵制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主张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障碍。特点:重视提高教师的认识,强调为教师提供实施条件。不足:排除了教师参与课程设计的机会,不利于调动教师实施课程计划的积极性。2、研究—开发—传播模式基本思想:这种模式以“忠实”取向和“自上而下”实施策略为基础,先由国家召集相关人员具体研究、设计出课程计划,再通过宣传发动推广到广大学校中去。特点:经历研究——开发——推广——采用四个阶段。3、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基本思想:这种模式认为实施变革的主要障碍来自学校的组织动力和人们的习惯做法,因而必须在实施阶段给学校加入一些鼓励变革的组织变量。特点:这一模式关注具体变革过程中的社区、学校、教师等因素,是基于“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模式。第一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把计划变成行动是在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领域是课程领域的一部分。第二种认为,课程领域不是教学领域的一部分,相反,教学领域是课程领域的一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课程实施离不开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课程领域的一部分;但另一面,师生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也不是单纯执行课程计划,教学中有许多不确定的东西,所以,也不能把教学仅仅看成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实施的结果有好有坏,这与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培训、学校设备以及评价管理等配套制度有关。此外,它与社区环境、学习者个人经历等也有密切关系。(四)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231第二,评价是为作出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育决策。1.课程评价的含义第一,早期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强调评价以目标为中心。第三,评价是确定某事物的价值。强调课程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二、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功能我们倾向于将课程评价视为对课程编制全程各个环节、各种因素的价值判断过程。诊断鉴定功能导向规范功能激励改进功能2.课程评价的功能功能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学的评价有较大的负作用,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有干扰。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召集人员或委托专门机构来开展评价,目的是通过对正在使用中的课程的价值和合理性做出判断。侧重关注课程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等宏观问题。一般由理论工作者为新课程的开发或为改进新课程需要获得积累相关资料和信息而进行的评价。侧重关注课程的合理性和价值等问题。主要由教师或学校为课程是否对学生的影响达到了既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主要关注课程对学生的直接效果。1.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和工作性评价(依据目的分类)(二)课程评价的类型自评价:根据评价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由课程设计和实施主体自己进行的评价,多是通过自觉的反思、检查或者常规的课程与教学检查进行的。他评价:指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主体之外的其他人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包括教育行政领导的认可性、鉴定性和检查性评价,也包括社会评价和同行评价。2.自评价与他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分类)诊断性评价(摸清基础,制定计划):一般在课程实施之前,为预测学习者已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准备程度而做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区别优劣,分等鉴定):一般是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结束后,为了确定工作成果而进行的评价。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依据评价功能分类)形成性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对课程设计各阶段草案或计划原型及实施过程所做的判断。定量评价:收集数据资料,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模糊数学等方法,用精确数字进行描述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结论的评价。定性评价:收集资料和现象,采用系统分析、哲学分析等方法,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结论的评价。4.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分类)单项评价:以课程编制过程中某个环节的某个因素或现象为评价对象和任务的评价。综合评价:以课程编制全程或某个过程的所有因素为评价对象和任务的评价。5.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对象和任务不同分类)1.确定评价对象和目的:也即弄清为什么评价和评价什么2.分解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准则和指标:这里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关键,要找出代表性的主要行为和能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项目,然后进行分类、确定出评价项目、权重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3.搜集资料和数据:搜集数据资料要注意要全面、真实、准确、信度和效度等问题4.处理、分析资料和数据:使用恰当的统计方法5.做出判断、报告结果:形成书面文字,解释恰当。(三)课程评价的过程与阶段课程评价的对象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各级段各个因素,涵盖课程编制全程。包括以下方面:课程设计的评价;课程表现形式(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的评价;教师使用课程的评价;课程实施范围、实施人员、实施程序的评价;课程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实际效用的评价。四、课程评价的对象(一)目标游离模式把课程评价的重点从预期效果转向课程的实际效果。五、几种西方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模式是由课程评价所经历的程序等组成的课程评价体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评价课程(二)目标评价模式关键教学要求课程评价模式是由课程评价所经历的程序等组成的课程评价体系: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三)CIPP评价模式教学要求本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实施就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执行、开发和维护的动态过程。☆课程评价视为对课程编制全程各个环节、各种因素的价值判断过程。☆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类型和基本方法。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5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