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作为50年代“全面学苏”的执行者,他分析了其中的弊端,做了深刻的“冷思考”,为后来的“热”工作奠定了基础。1979年他带领教育部派出一个有根的国家,是富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有根的民族,是意气风发的民族;一个有根的校园,是源远流长的校园。而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校园而言,就是根之所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史尽管没有千百年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重点大学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它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便是“华中大”的历史,弥长而悠远。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领导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在并不久远的的历史里,它秉持着“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办学理念。“华中大”凭借其严谨的学风荣获了“学在华工”的美誉。建校之初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的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新中国从1952年开始,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高等教育部统一规划,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1953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聘任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委员。同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华中工学院长沙分部于10月24日举行开学典礼,桂林分部和南昌分部也于10月26日开学上课。1954年8月中旬,经过周密筹划和细致准备,全院师生员工在武昌喻家山会师,学校完成搬迁集中工作。华中工学院当年筹建,当年招生,经过一年的努力即初具规模,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局面,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955年,查谦教授受命担任华中工学院第一任院长。查谦院长积极认真地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对干部提升、人事更动、每年的预决算、各项经费开支等工作,无一不亲自过问。他说,自己的工作作风是“实验室作风”(即谨慎、踏实的作风)。他领导的校务委员会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也为华中工学院严谨校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高瞻远瞩,认为当代大学的选择,既要考虑当前的情况,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选定喻加山作为校址。还带领师生开疆辟土,筑路修墙,植树造林,把喻加山下的一片荒地开垦为7000多亩的森林校园。在随后的工作中,学校认真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团结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学习和参照苏联的经验,建立了不同于解放前的新的大学教育制度,学校的规模也有较大的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工业建设人才。到1966年,学校整体实力已有较大提高,设有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但仍是多科性工科院校,基本上是本科教育,以教学为主。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从建校初到“文革”前,学校在一片田野上创建了一座大学城,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也完成了学校的第一次大发展。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期间的“华中大”得天独幸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而科教文化战线又是这场灾难的重灾区,华中工学院同样深受其害。但是,学校的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其中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文革”、“斗批改”,全国不少高校万马齐喑,被整散、整垮,高校不少领导人也“被批”。此时,华工却出现了三个“没有”现象——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有些学校的设备都转用于生产)。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华中工学院领导富于远见的决策和行动。时任华中工学院院长的朱九思独具慧眼,他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校的发展,招聘了很多在“文革”时被其他高校打倒的教授,大量吸收人才。从1972年到1979年一共收留了全国各地被批斗被扫地出门而无家可归的专家教授六百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当时学校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同志执行政策也比较稳定,带领在校师生积极抵制了“左”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师和干部受到了较少的伤害。朱九思同志也得以在上世纪70年代初得到“解放”,后来恢复了党委书记兼院长职务。朱九思老校长被认为是华工的缔造者,被誉为“华工之父”,对“华中大”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1970年6月,他从农村回到学校,没有多少工作,十分清闲。他利用清闲和安静的氛围思考了很多,他想到毛泽东说的“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还想到了学习苏联带来的种种问题。的高等教育考察组,到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考察了许多著名大学,得出了“大学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并重”和“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都是综合性的”两个结论。促进了华工由以工科为主向理、工、文、医、管等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在这最动荡、最艰难的十年,华中工学院逆流而上,完成了填补我国空白的《高温真空拉伸疲劳试验机》等25个项目。此外,他还十分重视学校的环境,看到学校里哪里的树木植物被人损坏,他会马上就给学校绿化委员会打电话投诉,华工每砍一棵树都要校长亲自签字的传统从他当校长时就订下了。“文革”后“华中大”的改革之旅文革后,华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天时”,即“文革”已结束,由于学校受的内伤较小,就有可能充分占有1977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来谋求学校的提高和发展。“地利”,即学校的校区条件在全国是少有的,处在武汉之郊、东湖之滨,有山有水,校域辽阔,郊而不偏、静而不僻,历经二十几个春秋的建设,历代华工人披荆斩棘的奋斗,已成为园林式的学府,而且仍留有发展的余地,直至2007年,学校仍有数千亩开发回旋的空间。“人和”——1952年建校,集中中南地区五校工科方面的机械、电机、动力和基础课教师200余人,以后逐步发展,人数已是当年的十倍,而且以团结著称。1971年11月又与武汉机械学院合并,仍然是东西南北浑然一体,没有派别之争,这都是极为难得的人和条件。但这个时候的学校也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学校整体实力还是比较弱,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封闭“躯体”。在1976年的时候,教师虽有1800人,但出过国、留过学的仅50多人,并且多数是留苏的,有研究生学历的区区30余人,能阅读英语书刊的人极少。从1977年开始,学校发出了暑假不放假的通知,组织了720多名教师利用暑假对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教学、科研情况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查阅了大量资料,写出了近60万字的调查报告。这次调研打开了教师干部的视野,使大家对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著名大学的教学、科研动向有了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办好学校打开了思路。对这一时期的工作,朱九思在1977年给党委常委的一封信中作了概括“我认为这几年增设了若干专业,不仅是经过批准,而且是必要的、正确的,加之大搞教育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增加相当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调进了若干教师,通过科研增加了设备,所有这些都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适应了这种规律,也应该适应这种规律。”他认为中国不是知识分子太多了,而是太少,我们的大学要办下去,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扩大教师队伍。那段时期,林彪、“四人帮”正猖狂推出极左路线,鼓吹知识无用,把知识分子贬为“臭老九”,或批斗迫害,或下放农村,或送进“五七干校”,或弃之不用。而他却抓住这个引进人才的好机会,发动全校教师设法调来很多用非所学、无法施展才能的老师和科技人员。他们很快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干力量,弥补了文革期间无青年教师补充的断层,并在学校向综合性大学和两个中心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学科结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狠抓国际学术交流,逐步走向世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校提出了一些重要办学思路:“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学校在加强基础理论,采用最新技术成就改造传统工科专业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专业。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的专业。还先后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在全国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陆续设立了中国语言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为办好理科和文科专业,学院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充分调动原有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潜力;二是千方百计从校外调进一批教师,并从中国科学院和兄弟学校聘任一批兼职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三是坚持“科研走在教学前面”的原则,先开展科研,招收研究生,培养师资,再本科专业;四是创办学术刊物,通过刊物同国内外学术界建立联系和交流。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在多学科结合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不同于原有综合大学的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的专业。到1984年底,学院已设有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2年初,学院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以此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这既是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准则,也是继续努力的方向。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这一年招收研究生181人,以后逐年增加,并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经国家批准,华中工学院于1984年4月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并于1996年2月首批被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从此,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从1985年到1986年,学校新领导班子顺利实现了工作上的交替和转变,即从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逐步地转向着重提高,特别是大抓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86年12月,学校明确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力争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88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时任院长的黄树槐从此成为了黄树槐校长。“华中大”公管学院陈海春教授说:“如果说朱九思搭起了学校大厦的框架,黄树槐则将房子盖了起来,使房子更像个房子。”期间,华中工学院完成了学校由单纯的工科向理、工等
本文标题:华中大校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7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