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1张ppt)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7亡960兴十国(891—979)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中国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二单元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北宋的建立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三宋朝的政治特点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北宋一、北宋的建立1、时间:2、建立者:3、过程:4、定都:一、北宋的建立960年陈桥驿兵变(P28“相关史事”)赵匡胤(宋太祖)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北宋一、北宋的建立先南后北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称宋太宗。宋太宗时,灭吴越、闽南、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局部统一。P28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1015年,范仲淹登科及第,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14],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1030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通判;次年,调任陈州通判。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不改忧国忧民本色,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三川口之战),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1040年三月,因边事吃紧,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86]七月,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87-88]八月,范仲淹请知延州,到任后,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1042年闰九月,元昊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阻击,进抵定川寨,宋夏会战,宋军大败,葛怀敏与部将等16人战死,丧师9400余人(定川寨之战)。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进逼潘原,关中震动。十月,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来进行援救,西夏军队撤出边塞。仁宗非常欣赏范仲淹军事才能,加封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1051年升为户部侍郎,调往青州1052年调任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他守边四年,对西夏恩威并施使西夏不敢轻易来犯,称之为“龙图老子”。当地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1、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2、北宋吸取五代藩镇的教训,怎样“尽夺藩镇之权”的?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夺其权(行政权):•制钱谷(财政权):•收精兵(兵权):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1、任用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设转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P301、“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的兵权。在地方2、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调兵权。3、禁军分内外驻屯,将领定期换防。目的: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P292、设通判,牵制知州。P30“材料研读”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中央:以宰相为首的百官皇帝中央集权削弱相权总体方法:分化事权具体措施:2、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1、设参政知事若干人,位同副相,与宰相共执行政权。强化皇权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在宋代,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阶层是[]A.士人(即读书人)B.农民C.武将D.商人重文轻武政策:1、文臣统兵,抑制武将。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科举制。如:提高进士的地位,增加科举录取人数等。《劝学诗》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二、北宋政治的特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重文轻武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皇帝,以树枝指地方。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治的特点概括为:中央地方地方地方强干弱枝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二、北宋政治的特点守内虚外•1、设参政知事若干人,与宰相共执行政权。•2、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3、设通判,牵制知州•4、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禁军分内外驻屯二、北宋政治的特点选一选:以上措施,体现了北宋政治什么样的特点?A、重文轻武、文人治国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C、崇文尚武、中央集权D、分化事权、内外相制一、北宋建立:时间、人物、首都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在中央:在地方:重文轻武政策:三、北宋政治的特点960赵匡胤开封(东京)局部统一削弱相权收行政权、财权、兵权文人统兵,改革科举制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内外相制(最明显)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位皇帝。[]A.唐高祖、宋太祖B.唐高宗、宋太宗C.唐太宗、宋太祖D.唐太宗、宋真宗2、《百家姓》是我国影响极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A.明代B.元代C.唐代D.宋代3、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4、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A.加强军队建设B.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D.大力发展经济
本文标题: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1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2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