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宁市市情地理位置: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上游,东经101°49′17〃,北纬36°34′13〃。市区平均海拔229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平均气温6.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迄今为止有着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和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国家级西宁经济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总面积7649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209.50万,其中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02.94万人,由汉、回、土、藏、蒙、满、撒拉等36个民族组成,是黄河上游第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本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形势分布,即冷龙岭--大通河--达坂山--湟水--拉鸡(脊)山--黄河谷地--黄河南诸山脉。河湟区多有宽谷中土壤肥沃的盆地。河湟地区中部年降水量可达300~600毫米,夏季降雨占全年的70%。而西、北、南三面的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高达500~700毫米。冬季,本区受寒冷空气的侵袭较少,成为青藏高原冬季的“避风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西宁的气候状况:西宁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全年平均气温6.5摄氏度,为黄河湟水谷地暖区,是天然的避署胜地。西宁丰富的资源:西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依托全省的资源优势,有开发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水能青海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境内河流纵横,而且河床陡峭,河谷狭窄,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尤以黄河、长江水能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潜力极大。据勘探,全省有1万千瓦以上水能资源的干支流共108条,总蕴藏量2337.46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和西北地区总量的3.3%和27.8%。可开发的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为2099万千瓦,其中装机25万千瓦以上的电站可建17座,2.5万至25万千瓦的可建51座。西宁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十分丰富,湟水河贯穿市区,全年径流量18.94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0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98亿立方米,水资源量13.99亿立方米。植物青海地处寒温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经济植物75科、331属、947种,其中种子植物约占三分之一。有各类药用植物约680种,著名中药材50余种,如西宁大黄、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甘草、藏茵陈、黄芪、麻黄、枸杞等畅销国内外。此外还有纤维类、油料香料类、食用观赏类植物数百种,其中以蕨菜、蕨麻、沙棘等最为驰名。绝大部分植物尚待开发利用。动物青海境内有野生兽类103种、鸟类294种,分别占到全国的1/3和1/4。现已查明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250多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野骆驼、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二类保护动物20种,三类保护动物9种。省内江河湖沼中,有各种鱼类37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15种,大部分有待开发利用。畜牧青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省草原面积3644.94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53.6%。草原载畜量2300万头(只)。每年产出13万吨牛羊肉和400多万张牛羊皮。其中被称为"雪山之舟"牦牛500多万头,接近全国的一半;绵羊1400多万只。纤维长、拉力强的"西宁毛"驰名中外。矿产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有97种。在全国的总储量中,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11种居首位。已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0多余种,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81200亿元。其中,具突出优势的有:盐湖资源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共有33个盐湖,经济价值最大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锂矿区--东台吉乃尔湖和全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区--察尔汗盐湖。已初步探明氯化纳储量3263亿吨,氯化钾4.4吨,镁盐48.2亿吨,氯化锂1392亿吨,锶矿1592万吨,芒硝68.6亿吨,上述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其中,镁、钾、锂盐储量均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而且,盐湖资源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组合好,开采条件优越。石油天然气资源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资源达12亿多吨,已探明2.08亿吨;天然气资源2937亿立方米,已探明663.29亿立方米。金属和黄金资源矿种多,品位高,产地遍布全省各地。有色金属矿产有:铜(储量180万吨)、铅(110万吨)、锌(153万吨)、镍、钴、锡、钼、锑、汞等。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等。另有贵重金属矿产金、银、铂;稀有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锗、镓、锢、镉、锶、铍等,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3%。非金属矿产资源共发现矿产36种,有5种列全国第一。主要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西宁辖区:西宁市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城南五个区(其中,城南区正在建设中),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和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人口204.97万人,由汉、回、土、藏、蒙、满、撒拉等37个民族组成。城东区位于西宁市区东部,湟水可下游,面积114.59平方公里,人口29.6万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2.4%。是西宁重要的盐化工、中藏药、畜产品、房地产、旅游餐饮基地。“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体现西宁"东大门"的特色,利用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的条件,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区。城中区位于西宁城区的中心,省、市党政机关集中于此,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14.16万人。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服务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将通过实施"三产富区"战略,建成社区功能齐全、第三产业发达、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文明城区。城西区位于西宁市版图的中心位置,南接湟中县,西靠风景秀丽的湟源峡,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是集科研、文化、教育、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将凭借教科文化优势,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建成城市化示范区和现代化园林城区。城北区位于西宁市北部,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是西宁市主要的城郊农业区,也是全市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标准化蔬菜基地。将立足北川经济带,建成现代工业聚集区、物流集散地和都市农业产业区。大通回族土地族自治县位于西宁市北郊、祁连山南,面积3090平方公里,人口43.7万人。是青海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500家粮棉大县之一,也是青海重要的电力、建材和电解铝工业基地。将以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水源地作用为重点,建成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和现代化卫星城市。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地处湟水河支流南川河中上游、南北长91公里,东西宽68公里,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46.7万人。著名的塔尔寺、湟中县农民画和手工编织的藏毯驰名中外。将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壮大旅游产业,发展冶炼、化工、建材、藏毯等优势产业和蔬菜、豆薯类、奶牛、生猪为重点的种养业,建成全省绿色农业大县和旅游观光大县。湟源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面积1509平方公里,人口13.2万人。是内地通往青海牧区、西藏的必经之地,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将突出地处农牧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发挥连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物流"中转站"、"集散地"的作用,建成集特色农牧业、酿造、建材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商贸为一体、综合发展的经济强县。建设中的城南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根据要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扩市提位"的发展战略,"十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城南新区,并使其初具规模。新区位于西宁市南郊水磨地区以南、湟中县徐家寨三岔路口以北,南北长约11.3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2001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奠基。一个集房地产业、商业贸易、信息产业、行政办公、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生态园林、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的现代化生态城区,将在5至7年内崛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2000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9月,经省政府批准,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成立。2001年4月24日,开发区正式开工建设。开发区位于城东区内,西起青海民族学院东侧,东至小峡口,北起湟水河,南至南山,第一期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平方公里。首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3条道路、中心广场、高科技工业园区和中心形象区,以及配套的水、电、燃气、通信、在线电视、计算机宽带网建设,总投资达2亿元。开发区实行"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方针,即以工业项目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办成青海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工业经济的聚集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历史沿革:西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公元前121—111年间,西汉在今西宁设立了西平亭,标志着西宁正式纳入了西汉的版图。两汉以来,地处湟水谷地的西宁等地生产得到了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在政治、经济、交通和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公元220年东汉灭亡,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西宁属曹魏的统治范围。222年,魏在今西宁市修筑了西平郡城。公元265年,西晋在今湟水流域仍置西平郡,辖西都(今西宁市)等地。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秃发部据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地区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南凉,曾一度建都西平(今西宁)。公元445年,北魏灭鄯国,改西平郡为鄯善镇(今西宁)。公元526年(北魏孝吕二年),又改鄯善镇为鄯州,辖西平(今西宁市)等地。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又改鄯州为西平郡,辖湟水、化隆二县,今西宁为西平郡湟水县的辖地。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在青海东部设鄯、廓二州。鄯州辖龙支、湟水二县,今西宁为湟水县辖地。公元1104年北宋改鄯州为西宁州,隶属于陇西都护府,从此,“西宁”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公元122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南渡黄河攻占西宁州,西宁并入元朝统治。公元1373年(明洪武六年)西宁州改为西宁卫(今西宁)。公元1385年(洪武十八年)动工修建西宁卫城。现西宁七一路南侧保留的古城墙就是明西宁卫城的遗迹。公元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进入西宁。公元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北洋政府改革清代建制,废西宁府,保留西宁道,西宁是道府所在地。1927年(民国十六年)撤西宁道,设西宁行政区长官。1929年,南京政府设立青海省,以西宁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解放西宁,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西宁市为青海省省会。文化艺术:地方文艺西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从文艺形式看,有戏剧、曲艺、歌舞、音乐、民歌等。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和藏族的"拉伊"等。此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文艺团体西宁现有专业文艺团体5个,演职人员585人,其中,省级剧团5个,演职人员362人;市级剧团3个,演职人员223人。这些文艺团体植根民族文化传统,创作上演了一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品,代表作有大型民族歌剧《马五哥与尕豆妹》、《湟水谣》,民族歌舞《花儿红了》,秦剧《寇准罢宴》、《秦腔
本文标题:西宁市市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2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