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4.5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五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组成要素?2.各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探讨一: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植被)问题探讨二:自然环境各要素间如何相互作用?物质能量的迁移的转换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相互作用大气生物水地形岩石土壤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物质的迁移能量的交换体现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气候:干旱水文:内流河为主生物:骆驼、仙人掌等耐旱动植物,且数量稀少土壤:贫瘠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等荒漠景观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协调发展,景观上协调一致。热带雨林景观(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即统一发展演变。表现: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水土流失水文变化地貌变化植被退化气候变化泥沙淤积,泛滥平原侵蚀沟谷,沟壑纵横植被下降,逐渐消失蒸发加剧,趋于干旱土壤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一定区域内,生物、土壤、水文、地形、气候、岩石等要素的演化不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统一演化的。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植被破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易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渗入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动物;失去栖息地,被迫迁移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的贫瘠案例1: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条件)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差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依水分条件为基础划分的。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中国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从沿海到内陆:森林——草原——戈壁、——沙漠(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0.6℃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__如: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3°S)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28°N)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雪线北南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珠穆朗玛峰南坡高山草甸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甸带北坡高寒荒漠带高寒荒漠带小结: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表现特征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热量水分水热状况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东西更替南北延伸山地垂直自然带高纬低纬地区明显中纬地区明显低纬高山明显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且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四、非地带性差异由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素影响例如: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西侧是温带森林.又如:沙漠中的绿洲森林荒漠东西两侧反映出非地带性特点南美洲南端,由于地形阻隔,斯山脉安第40°S盛行西风水平地带性非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垂直地带性地带性(中纬地区较明显)(低纬高山较明显)(高、低纬地区明显)差异性整体性概念表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地理环境各要素协调发展,景观上协调一致。(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课堂练习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B.陆地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的相同的AC2.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土壤3.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的是()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B课堂练习D课堂练习4.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B.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C.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D.非地带性分布A5.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沙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C6.“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B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由赤道到两极热量7.
本文标题:4.5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5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