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核苷酸类物质生产工艺一、概况核酸由众多的单体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聚合而成。核苷酸由碱基、核糖、磷酸组成。(一)呈味核苷酸核苷酸类中的肌苷酸(IMP)、鸟苷酸(GMP)、黄苷酸(XMP)呈强鲜味。如:肌苷酸钠比味精鲜40倍,鸟苷酸钠比味精鲜160倍。5’-鸟苷酸5’-肌苷酸5’-黄苷酸(guanylicacid)(inosinicacid)(xanthylicacid)5’-GMP5’-IMP5’-XMP鲜味剂的协同效应当核苷酸与氨基酸类物质混合使用时,鲜味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成倍地提高。新型鲜味剂动物蛋白水解物植物蛋白水解物酵母抽提物(酵母精)新型鲜味剂通过生物技术将动植物水解,水解液富含各种氨基酸、短肽、核酸、维生素,可以保有原有的营养,更易为人体所吸收,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例如鸡精,除含有鸡肉粉、鸡蛋粉。又添加了水解蛋白、呈味核酸等。历史•1960年,日本科学家发现5‘-IMP具有强烈鲜味。•60年代后期,日本成为用发酵法生产核苷酸类物质的最大生产国。•市场上的“强力味精”、“加鲜味精”是在普通的味精中加少量肌苷酸钠组成。•70年代以后,核酸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以其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受到医药界的普遍重视。•肿瘤化学治疗中常用的5-氟尿嘧啶及6-巯基嘌呤等。(二)生产方法1.发酵法(1)一步法:直接发酵法(2)二步法(发酵转化法)发酵法核苷核苷酸2.酶解法酵母核糖核酸核苷酸提取酶解磷酸化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一)生物合成途径1.从头合成途径(denovosynthesis)由氨基酸、磷酸戊糖、CO2和NH3合成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直接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转变为其它嘌呤核苷酸。葡萄糖HMP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PRPP转酰胺酶5’-IMPAMPSAMPXMPGMPCONHCHNCCNCHNR-5'-PNHCHNCCCNCHNR-5'-PNHHOOCCH2CHCOOHNCHNCCCNCHNR-5'-PNH2OCNHNHCCCNCHNR-5'-PONHCNCCCNCHNR-5'-POH2N延胡索酸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酶腺苷酸代琥珀酸AMPIMPNAD+H2ONADH+H+XMPGMP合成酶谷氨酰氨Mg2+,ATP谷氨酸GMP由IMP合成AMP及GMP2.补救合成途径(salvagesynthesis)微生物从培养基中取得完整的嘌呤、戊糖、磷酸,直接合成单核苷酸。当全生物合成途径受阻时,微生物可通过此途径合成核苷酸。三、肌苷酸的生产(一)一步法1.肌苷酸生产菌选育(1)解除微生物自身的反馈调节a.解除AMP、GMP对PRPP转酰胺酶的反馈抑制。b.切断5‘-IMP继续代谢生成GMP和AMP的途径。因此,选择可能产生核苷酸的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ammoniagene)为出发菌株,诱变为腺嘌呤缺陷型突变株,再诱变为鸟嘌呤缺陷型突变株。IMP的阻遏如何解决?(2)改变核苷酸对细胞膜的渗透性核苷或碱基容易透过细胞膜,而核苷酸难于透过细胞膜。日本科学家发现,Mn2+对于产氨短杆菌核苷酸的膜透性起着关键作用,Mn2+限量的情况下,菌体产生膨胀异常现象,细胞膜允许IMP渗透到胞外,积累IMP。Mn2+限量与生物素亚适量结果相同,但机制不同。Mn2+亚适量:培养后期,细胞形态异常(伸长、膨胀、不规则)生物素亚适量:为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基,影响脂肪酸生物合成,间接影响细胞膜磷脂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透性。2.培养条件(1)因所用菌株为腺嘌呤缺陷型,所以添加适量腺嘌呤(加0.5%酵母膏或酵母水解液)。(2)Mn2+亚适量工业原料和工业用水含较多的Mn2+,难于控制Mn2+亚适量,有两条途径:a.筛选对Mn2+不敏感的突变株b.加抗生素或表面活性剂以解除过量Mn2+的影响。(3)添加较高浓度的磷盐。(二)二步法(肌苷酸生产主要方法)发酵法肌苷肌苷酸原因:•IMP对细胞膜的透性很差。•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使IMP脱磷酸化的酶类。磷酸化1.肌苷生产菌的选育常用:Bacillussubtilis的腺嘌呤缺陷型。原因:该菌磷酸酯酶活性强,有利于将IMP脱磷酸化形成肌苷,分泌至胞外,而产氨短杆菌的磷酸酯酶活性较弱。2.培养条件(1)培养基:碳源:淀粉水解糖或糖蜜氮源:要充分(因肌苷含氮量高,20.9%)无机盐:可溶性磷盐有抑制作用(胞外磷酸化)生长因子:加适量含腺嘌呤的物质,如酵母膏。腺嘌呤的最适浓度:不影响菌体生长使肌苷大量积累(2)发酵条件通气搅拌:供氧充足,促进肌苷生成,并可减少CO2对肌苷生成的抑制。(3)肌苷的提取先过阳离子交换柱,再过活性炭柱(吸附),结晶。3.肌苷的磷酸化(1)酶法:酶:核苷磷酸化酶(三叶草假单胞菌)磷酸的供体:对硝基苯磷酸难点:除5‘-磷酸化产物外,还有3’-、2‘-位异构体,收率85%。(2)化学法:用不同的磷酸化试剂。4.肌苷酸的提取离子交换法除菌体除对硝基酚柱层析(过滤、离心)活性炭吸附加乙醇沉淀精制(结晶)粗制品肌苷酸四、鸟苷酸的生产•鸟苷酸由鸟嘌呤、核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1960年,日本科学家发现5‘-鸟苷酸钠具有强烈的鲜味。1961年又证实了香味极浓的著名菇类-香菇含有大量的鸟苷酸,从此开始研究GMP的生产方法。(一)二步法(常用)原因:1.GMP的细胞膜透性很差(限Mn2+)微生物中普遍存在鸟苷酸的降解酶系(加高浓度磷盐),培养条件较复杂。2.直接发酵法产酸率不高,因GMP是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终产物,使鸟苷酸的自身合成受阻。3.鸟苷的溶解度低,容易析出,相对减弱了反馈调节的强度,使积累鸟苷成为可能。鸟苷生产菌的选育(鸟苷高产菌株应具备的条件)(1)丧失腺苷酸琥铂酸合成酶活性,即切断肌苷酸到腺苷酸的通路。(2)鸟苷分解酶的活性微弱。(3)解除鸟苷酸的反馈抑制与阻遏。(4)由肌苷酸脱氢酶、鸟苷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比核苷酸酶催化的反应优先进行,从而抑制肌苷的产生。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腺嘌呤缺陷型加以诱变获得。CONHCHNCCNCHNR-5'-PNHCHNCCCNCHNR-5'-PNHHOOCCH2CHCOOHNCHNCCCNCHNR-5'-PNH2OCNHNHCCCNCHNR-5'-PONHCNCCCNCHNR-5'-POH2N延胡索酸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酶腺苷酸代琥珀酸AMPIMPNAD+H2ONADH+H+XMPGMP合成酶谷氨酰氨Mg2+,ATP谷氨酸GMP由IMP合成AMP及GMP(二)酶法(又称核酸水解法)起始于日本,50-60年代研制成功,技术关键是筛选到产生5‘-磷酸二酯酶(核酸外切酶)的菌株。1.原理5’-磷酸二酯酶能水解核糖上3‘-碳原子羟基与磷酸形成的二酯键,生成4种5’-单核苷酸,即:从游离3‘-羟基端开始,逐个水解下5’-单核苷酸。特点:工艺简单,得率高,副产物也为医药产品。核酸的降解过程核酸酶(磷酸二酯酶)核苷酸酶(磷酸单酯酶)核苷磷酸化酶核酸核苷酸核苷磷酸嘌呤或嘧啶戊糖-1-磷酸某些核酸外切酶对RNA、DNA均有作用:牛脾磷酸二酯酶3-核苷酸蛇毒磷酸二酯酶5-核苷酸2.磷酸二酯酶的制备(1)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可用固体发酵(制曲、浸泡、抽提)(2)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ureus)液体深层发酵,该菌不仅含有5‘-磷酸二酯酶,同时含有脱氨酶,使其中的5’-AMP脱氨后生成5‘-IMP。因此,使用该菌产生助鲜剂时,由于含有两种酶,可同时得到IMP和GMP。3.核酸提取(1)鲜酵母制备(2)提取核酸(RNA)4.核酸酶解核酸溶液5‘-单核苷酸混合液5.5‘-鸟苷酸的分离离子交换树脂5‘-磷酸二酯酶
本文标题:核苷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6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