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必修二第4-7章随堂练习-学生用卷
第1页,共6页必修二第4-7章随堂练习一、单选题1.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𝐴+𝑇𝐶+𝐺=0.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0.25B.4C.1D.0.752.某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2004种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2:3:4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20个D.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连续复制2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3.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能够存储生物的遗传信息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DNA分子上C.基因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4.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纯合的长翅幼虫在25℃条件下培育成的成体果蝇为长翅,但在37℃条件下培育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长翅果蝇幼虫在37℃条件下培育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稳定遗传的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是由环境温度决定的C.在37℃条件下果蝇的长翅突变成了残翅D.若要鉴定37℃条件下培育成的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可将其与纯合长翅果蝇交配5.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的位置,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是非等位基因C.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基因决定果蝇的相关性状,具有遗传效应6.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C.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D.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7.根据图1、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过程对应图2中的①②③过程B.图2中同时有A-U和U-A配对的过程是③⑤第2页,共6页C.若抑制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则转录不能进行D.图1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过程且表达效率很高8.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右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10.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A.复制→蛋白质(性状)B.复制→DNA→蛋白质(性状)C.复制→DNA→RNA→蛋白质(性状)D.RNA→复制→RNA→蛋白质(性状)1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12.右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现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13.“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A.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D.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第3页,共6页14.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BXB的比例为20%,XBXb为20%,XbXb为10%,XBY为30%,XbY为20%,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20%,80%B.30%,70%C.78%,92%D.60%,40%15.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越来越高C.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D.通过辐射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B.亲子代间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一定不变C.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基因型,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B.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诱导变异的结果C.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一个新物种D.生长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叶定向突变为叶刺1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19.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若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应具备的条件?()A.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B.没有迁入和迁出C.该性状的基因突变频率稳定D.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20.人工繁殖的频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做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21.如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图中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第4页,共6页C.图中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2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23.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24.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A.白化病;在社区内随机抽样调查B.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逐个调查D.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2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调查和优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对其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C.线粒体DNA的缺陷引发的遗传病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6.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不发生______、不发生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27.下列甲图是某动物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乙图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第5页,共6页甲图中过程①需要____________酶,形成的mRNA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这种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翻译过程涉及的细胞器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c是___________,可以与__________的碱基互补配对;图中a可以携带__________(填“一种”或“多种”)氨基酸;图中b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需要图乙的过程是_____(填序号)。如果甲图中DNA上正在表达的基因具有6000个碱基对,整个基因中(A+T)所占的比例是40%,则mRNA上(G+C)的数目是________个,最终表达出的蛋白质中最多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28.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概率用分数表示):(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性遗传。(2)Ⅱ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3)若Ⅲ3和一个基因型与Ⅲ5相同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4)若Ⅱ1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①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如果Ⅲ2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则该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29.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育种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Ⅰ叫做_________;④Ab可称作_________植株,获得该植株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2)通过I、Ⅱ过程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用I、Ⅲ、V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其优越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3)在图Ⅳ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其发挥作用的时期为____________。图Ⅵ培育⑦的育种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第6页,共6页(4)某植株产生了一种新的抗病基因,若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应用______________酶处理切割DNA分子,此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将该抗病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体内的四个操作步骤为:提取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必修二第4-7章随堂练习-学生用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8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