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化学式的意义教学反思
我在课前比较担心时间的控制问题,到最后时间还是够用了。而且整堂课前面知识的讲解过程显得过于紧张了,后面当堂检测时间上相对多了一些。开头创设情境引用了最常见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学生很容易地总结出了化学式,并且能很快理解。化学式的读和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这块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比较陌生。这一环节我利用的小卡片,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单质的化学式卡片,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卡片根据之前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这样既巩固了以前所学内容,还可以引出新的知识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类总结归纳提升知识点,学生可以自主构建出知识框架。这一环节的失误之处在于没有将例子举得再多一点,学生可以更好的消化理解透彻。还有就是所选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比如化合物中氧化物应择二氧化硫,还可以为后面学习空气中的污染气体做准备。后面化学式的意义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块先引用学生最常见的水的化学式为例,引导学生说出分子构成的物资化学式的四个意义,为此为模板尝试说出二氧化碳的意义,这一块内容应多找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进一步强化巩固。对于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我采用的是用具体的题来引导。引导学生说出元素符号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因为这块内容之前做过类似的积累与渗透,所以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错。在最后总结阶段,我感觉时间还是太短,学生没有时间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是有所欠缺。最好的方法就是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来画一个思维导图,或者老师起一个开头,剩下的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在于理解和建立内在的联系,光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体会到了学生在接触微观的东西的时候,总是思维进展得很慢。这时候如果我们能用具体的物体来作为辅助工具,给学生找一个思维停靠点,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进展速度就快了。化抽象为具体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这一方面,以后要多去研究学生的想法,找到学生的思维障碍,及时为他们扫除。
本文标题:化学式的意义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0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