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墙抹灰施工方案1.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控制程序图:2.施工准备:l)材料:①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应过筛后经试验合格方可使用,水泥标号一般不得低于325#。②砂:中砂,平均粒径0.35~0.5mm,使用前过5rnm孔径筛,含泥量不大于3%,面层用砂应用2mm筛过筛。③外加剂:采用JF强力灰粉,按水泥用量的1%加入。④施工用具、包括阴阳抹子、刮杠、各种尺寸八字霸尺,钢筋卡子以及各种检查抹灰用检查工具。2)作业条件:①必须经有关部门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②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外门框是否已钉好防寒毡条),门窗框与墙隙应用l:3水泥砂浆分层嵌塞密实。⑧剔平凸出墙面的过梁、梁垫、圈梁柱等,对有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砼构件应剔到实处,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3水泥浆分层补平;脚手眼应堵严,外露钢筋、铁丝头应剔干净,窗台砖要补齐;窗台板应安装好。④穿墙的各种管道要在抹灰前安装好套管,并用1:3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填嵌密实,电线管、消火栓、配电箱等安装完毕。⑤门及木制作配件安装完毕,各种预埋铁件位置及标高应准确无误,并做好防腐、防锈工作。⑥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应清除干净,楼板底面光滑的应事先打毛,粘有隔离剂的还要用钢丝刷等刷除干净:基层要浇水湿润。其中砖基层必须在抹灰前一至两天浇水,方法是用水管对着墙面缓缓左右移动,使水慢慢地从上面沿墙面流下,墙面应全部湿润一遍深度经10mm为宜,切勿使基体饱和。⑦大面积抹灰铺开前应先做样板间,样板间应由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经检查合格和确定施工方案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样板间应是有代表的一户或一间。3.操作要求:1)室内抹灰一般是自上而下进行,先抹顶层,后抹下一层;同一房间应先做顶棚后做墙面,先抹转角后大面。2)顶棚抹灰:①勾板缝:剔除灌缝砼凸出板面部分及杂物,用刷子蘸水把表面残渣和浮尘清理干净,紧跟用l:3水泥砂浆将板缝抹平,过厚地方应分层抹平,每启厚度不超过5~7mm。②抹粘结层:基层处理好后,抹灰前板底应刷水灰比为0.37~0.4的素水泥浆粘结层,其厚度不超过Imm。因粘结层薄而吸水快而风干,所以应随刷随抹灰。③抹底、中层灰:底、中层灰用1:0.01:6(水泥:强力灰粉:砂)混合砂浆,也可按设计要求规定配比。底灰应在粘结层干燥前抹上厚度平均在7mm。为使四周阴阳角顺直,应根据顶棚平整度在四周墙上弹出抹灰厚度水平线作为抹灰水平标准,底子灰可根据水平线用刮杠刮平,抹灰顺序应由前向后其方向应和空心板缝成垂直方向,使底子灰挤入板缝;底子灰一次不易抹得太厚,如板底高差较大时,可先局部先抹一层或数层,待其有一定强度后再抹底子灰底子灰抹完以后随即抹中层灰,方向同前,如底子灰吸水快应在抹灰前及时洒水以保证中层灰与底子灰的粘结,中层灰平均厚度5~6mm,抹完后用刮杠先横刮后纵刮,刮平后再用木蟹反复槎平,同时要检查平整度,在距角30cm内一定要注意平整、顺直、以保证阴角的顺直。④罩面灰:待中层灰达到六至七成千时(用手印压不软但有手印),即可进行罩面,如稍干应先洒水后罩面,罩面灰可采用1:1~1:1.5细砂(砂用2mm细筛过)浆,厚度控制在1.5mm以内,太厚易发生不规则裂纹。上罩面灰要用铁抹子用力抹压,并由前往后退,罩完面后立即用木蟹反复槎以保证罩面灰压入中层灰空隙中,达到粘结牢固。罩面灰应两人配合,一人罩面,一人抹面,搓平后应立即用铁抹子顺着光线射入方向反复压光至光滑无抹子印为止,如面层太软可稍后再抹光,但要在中层灰收干前抹压结束。3)砖墙面抹灰:①贴灰饼、做冲筋: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平整度:根据具体情况大致决定抹灰厚度(一般不小于7mrn);在墙上角距阴阳角20Cml的地方,各做一个5Cm见方的标准灰饼,其厚度根据墙面平整,垂直度决定,再根据这两个灰饼做墙下角两个灰饼,位置在踢脚线上口IOCm左右,上下灰饼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依拉线每隔1.2-1.5m在上下各边做若干灰饼,灰饼做好以后再在上下两灰饼间冲筋,冲筋厚度同灰饼,冲筋两边修成斜面。②做护角:不管设计上有无,每个室墙柱面阳角都应用1:1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小于2m,宽度每边不小于50mm,护角处厚度以一边墙面灰饼厚度为准,另一边以门窗框距墙厚度为准,并按此夹好八字尺条,用方尺及吊尺进行吊正,找平,然后分层抹好护角一边后,再把尺条移到另一条,最后按要求留每边50mm宽,并截成45。斜面。③抹底层灰及中层灰:墙面用1:1:6混合砂浆,分底层,中层及面层三层成活,底层刮糙要低于标筋并大致平整,待收水后再进行找平抹灰,其厚度以垫平标筋为准,并略高于标筋。找平层砂浆抹好后,即用中短木刮杠按标筋刮平,刮杠要上下移动,均匀用力,在刮抹到凹处时要补抹砂浆然后再刮,直到平整,紧接用木杠子槎抹一遍,使表面平整密实。墙的阴角先用方尺上下核方正,而后用阴阳角抽子上下抽平,使室内四角方正。层高小于3.2m时,一般先抹下面一步架,然后搭架子再抹上一步,抹灰时用力往上压抹,使砂浆与基层结合牢固,层高大于3.2m时由上往下抹。④罩面灰:罩面灰用1:1~1.15石灰细砂砂浆,该砂浆要专人负责按同一比例拌和,这样才能使室内抹灰颜色均匀一致。罩面时间要掌握好,太早太晚都不好,其做法同顶棚罩面做法。⑤抹踢脚线:在墙面抹灰完成后,立即沿距踢脚线上口5Cm处往下将砂浆切成斜口除去,确定踢脚线高度可根据室内标高在墙下角处钉一小钉,作为标高标志。在墙面灰下口切齐并清除干净,可用1:3清水砂桨抹踢脚线广其厚度和墙面相同,宜分层抹,再用木蟹槎平,面层用1:2.5水泥砂浆抹压收光,出墙厚度5-8mm,也可根据设计要求做踢脚线厚度。为保证上口平直,可先在墙面上距地坪50Cm处弹水平线、作为踢脚线平直依据。踢脚线可以在做地坪前进行,也可在做地坪以后进行,我们推荐前一种,因为这样作不易产生空鼓、踢脚线上口截齐后也应压光。4.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材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材料标准规定,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纹等缺陷。2)基本项目:①表面:普通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中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线角顺直清晰。高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线角和灰线平直方整,清晰美观。②孔洞、槽、盒、管道后面抹灰表面:尺寸准确,边缘整齐,光滑,管到后面平整。③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④分格条(缝)宽度,深度均匀,条缝平整光滑,楞角整齐。横平竖直,通顺。3)允许偏差项目: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01)5.成品保护:1)墙面抹完会后应及时将门窗框上的砂浆清除干净,铝合金门窗框应用塑料膜保护好。2)拆卸、搬运室内脚手,踏板,抬运砂浆时,要注意不要碰坏门窗护角、墙面等,避免砂浆污染墙面。3)抹灰时对电线接线盒,水暖设备预留洞不要一次抹死,抹灰结束后要清理洞口砂浆,并注意保护好预埋件,窗帘钩,通风篦等。6.常见的质量问题1)门窗洞口,踢脚线,窗夹档开裂,空鼓。①门窗口一次抹得太厚,或者是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应重视塞灰工作,抹灰应分层,每次不超过7~9mm。②踢脚线面层与底子灰粘结不牢,抹面层前没有清理浮灰,或者由于面层与底层一次性施工,没有分层抹灰,一次抹得太厚形成收缩开裂。③窗夹档空鼓主要是基层清理不干净,或者是一次抹得太厚,产生收缩裂纹。2)顶棚产生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与板灌缝不实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重视灌缝工作,抹灰前要对板缝认真清理,并进行细致勾缝。3)抹灰面起泡,有抹纹,开花。①抹罩面灰后、压光跟得太紧,灰浆没有收水,压光后产生起泡现象。②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透水,罩面后水分被吸干,压光对就易出现抹纹或漏压。4)抹灰压不平,阴阳角不方正,不顺直:主要是没有按规矩冲筋,冲筋不交圈,或阴阳角处不冲筋,抹完灰后罩面前没有进行检查校正。5)踢脚线上口不正,阴阳角处口角不分,上口毛刺,主要是操作不认真,没有按规矩拉线找直找方,上口裁切后没有压光。6)各种管道后抹压不平,不光,电线盒四周空鼓,应合理安排工序,尽量使各种管安装在抹灰后进行,电线盒应随砌筑安装,抹灰时应使砂浆挤压进入盒四周。
本文标题:内墙抹灰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0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