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遗存古建筑_04__Old_Chinese_architecture
手動翻頁Handplay1•中國傳統建築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幅員遼闊,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國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尤其民居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闌式建築、西北的窯洞建築、游牧民族的氈包建築、北方的四合院建築等等。•然而中國傳統建築多為木造,因此古代遺存下來的並不多。唐代以前多石窟、石塔等,唐代以後方見遺留木造建築。•與西方形態類似,宋代以前所遺留的建物多為宗教建築。元代以後方有民間居住等建築之遺存。清代以後遺留建築較多,不及備載。中國最大的古代建築群當屬紫禁城了。•本檔案僅粗淺介紹中國較具代表性的明代以前的建築等。本檔案分四次介紹。2•先農壇建築群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農諸神和太歲諸神和舉行親耕的地方,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中軸線以西,與天壇東西相對,遙相呼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先農壇建於北京南郊,當時稱山川壇,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為天神、地祇二壇。後來明天順二年(1458年)等不斷有修繕和新增建築。•先農壇建築群可以可分為三組,即先農壇(先農神壇、神廚庫院、神倉院、俱服殿、觀耕台、慶成宮),太歲殿(太歲殿院和焚帛爐)和天神地祇壇。34•先農神壇--先農神壇是皇帝祭祀先農神的祭壇。先農神壇呈方形見方約15米,高一層約1.5米,由石包磚砌,四面有台階各8級。•宰牲亭--宰牲亭是祭祀宰殺犧牲的亭子。•神廚神庫院--神廚庫院是存放先農諸神神位和準備犧牲祭品的院落,位於先農神壇的正北。由正殿,東、西配殿和兩座六角井亭組成,正殿稱為神版庫用供奉先農神的牌位,東配殿為神庫,存放祭祀和親耕用品的地方,西配殿為神廚。5•俱服殿--俱服殿為皇帝親耕前更換親耕禮服的地方,位於觀禮台的北方。•觀耕台--觀耕台為皇帝親耕完畢,觀看王公大臣們耕作的高台。觀耕台呈方形見方18米,高一層1.9米,四面各有台階9級,台階踏步由漢白玉條石砌成,側面雕有蓮花圖案。•一畝三分地--一畝三分地是皇帝親耕的田地,位於觀禮台的南方。俗語所說的一畝三分地就是由此而來。•神倉院--神倉院是存放耕田收穫的穀物的地方,親耕收穫的穀物供北京各壇、寺廟祭祀使用。院子分為前後兩個院,前院有收谷亭、圓廩神倉和庫房,後院是祭器的庫房。神倉院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慶成宮--慶成宮是皇帝祭祀和親耕後犒勞百官的地方。慶成宮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原稱齋宮,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今名。慶成宮設宮門兩座,院內東側原有一座鐘樓。主要建築是前殿、後殿及東西配殿,前殿設有月台。6•太歲壇•太歲壇,又稱太歲殿,位於先農神壇東北,是祭祀太歲神及十二月將神的院落。建築有太歲殿,拜殿及東西配殿,太歲殿正殿祭祀太歲神,東西配殿祭祀十二月將神•在太歲殿院外東南側還有用於焚燒祭祀太歲諸神的祝帛祭品的焚帛爐,為磚仿木結構無梁建築。•祭祀和親耕儀式•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舉行。明清兩代,成為國家重要的祭祀典禮。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稱為藉田禮)。在先農神壇祭拜過先農神後,在俱服殿更換親耕禮服,隨後到親耕田舉行親耕禮。親耕禮畢後,在觀耕台觀看王公大臣耕作。•秋天,親耕田收穫後,將穀物存放在神倉院,供北京九壇八廟祭祀使用。•摘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78•北京昌平縣天壽山南麓,明十三陵所在。長陵為成祖陵,十三陵中規制最宏。棱恩殿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木構大殿。•陵于成祖永樂十三年(西元1415年)完成,殿亦同時物。殿平面廣九間,深五間,較之北京故宮太和殿深度雖稍遜,而廣過之,兩者面積大致相等,同為國內最大之木構。其外觀重簷四阿頂,立于三層白石陛上。下簷斗拱單杪雙下昂,上簷雙杪雙下昂。其下簷斗拱自第二層以上,引伸斜上者六層,實拍相聯,綴以三福雲伏蓮銷,已形成明清通行之溜金科。其補間鋪作當心間加至八朵之多。上簷斗拱則唯第二層昂及耍頭後尾延長,壓于下平榑之下;在比例上,其昂尾之長,尚為前所未見也。殿全部木料均為香楠,當心間四內柱特大(徑一點一七米),自頂至根,一木構成,為稀有之巨觀。殿梁額橫斷面均狹而高,不若後世之近乎正方形者。殿內藻井當中三間較高,兩側三間較低。殿於民國二十四年經北平市政府修葺。•長陵陵恩殿,是目前中國為數不多的大型楠木殿宇,規模大,等級高,用料考究。它坐落在三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上。頂部為中國古建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式,面闊九間(通闊66.56米),進深五間(通深29.12米),象徵著皇帝的“九五”之位。支撐殿頂的60根楠木大柱十分粗壯,最粗的一根重簷金柱,高12.58米,底徑達到1.124米,為世間罕見佳木。殿面闊超過了故宮太和殿。•摘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9•長陵棱恩殿的用料和工程品質比太和殿更講究,殿內有12根金絲楠木大柱,中央四根大柱的直徑達1.17米,高約23米,品質之高,形體之大,在建築史上絕無僅有。棱恩殿建成至今已逾六百年,經歷過雷擊地震,毫無閃失傾斜,依然巍巍挺立。•長陵棱恩殿造型莊重舒展,黃色琉璃瓦的巨大屋頂分為兩重,它與正屋脊形成平展的水平線,又與兩端的斜向屋脊形成生動的曲線。這兩重屋簷都以精巧的斗拱襯托著。殿身正面開間較大,大木柱剛勁挺拔,立在三層白石台基上,上下勻稱,構成端莊宏偉的整體。•殿中原設有雕龍大龕,供奉著成祖和徐皇后的牌位。明代每年三大祭(清明、中元、冬至)、四小祭(忌辰、聖旦、正旦、孟冬),都在殿內舉行。殿前兩側原有左右各15間房(現已不存)。房前為焚帛爐。焚帛爐是用來焚燒祭文用的。大殿后為內紅門,此門至明樓為第三進院落。院內依次設有牌樓門、石五供;五供後是高聳入雲的明樓。牌樓門,二柱烏頭,油漆彩繪,裝飾華麗。石五供,是象徵住祭器。供案上中為香爐,兩邊為燭臺和花瓶。•摘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10北京護國寺11•真覺寺又稱五塔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東側的高粱河(長河)北岸。以其金剛寶座塔聞名,是中國最早的金剛寶座塔。目前真覺寺辟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真覺寺位於元代大護國仁王寺的中央部分。大護國人王寺的規模十分宏大,是元至元七年(1270年)為八思巴帝師所建。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思巴逝世後,在護國仁王寺內「建大窣堵坡」,收藏他的真身舍利。現在基部石台座四周還保存著中統三年(1262年)八思巴致忽必烈皇帝的藏文新年祝辭(《吉祥海祝辭》)的雕刻。元初時此塔可能稱為「慶安塔」,據研究,當時基座上是一座大型的覆缽式塔。元末大護國仁王寺的建築及塔因戰亂廢毀。•關於真覺寺興建的緣起,文獻中沒有明確而詳盡的記載,比較通用的說法是,明永樂年間,尼泊爾高僧室利沙(也稱為板的達,五明板的達,哈里麻,葛哩麻)來到北京,向明成祖進獻了五尊金佛像和菩提伽耶大塔的圖紙,明成祖賜建真覺寺,並下詔為金佛建塔,成化九年(1473年)十一月建成。金剛寶座塔是依據西域來的印度僧人室利沙的圖紙修建的。至於此塔是為室利沙修建還是僅僅為了壓過前朝的王氣一直存有爭議。•清朝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第一次重修真覺寺,重修後為避雍正帝胤禛之諱,改名為「正覺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大正覺寺。清末,真覺寺的建築毀於一場大火,只有金剛寶座塔保留下來。•關於真覺寺寺院被毀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只剩下明成化九年建造的金剛寶座塔,還有認為在此期間收到義和團事件的波及而寺院毀壞。另一種說法是真覺寺在1920年代保留著原來的建築。1927年北洋政府的蒙藏院以2500元將寺院賣給了一個黃姓商人,這人將所有殿堂拆毀當木材賣掉,使四百多年的皇家寺院毀於一旦,只留下金剛寶座塔。12•金剛寶座塔內部磚砌,外部包有漢白玉,周身布滿精美的雕刻。由於石里的鐵被氧化而呈現出淡淡的橙黃色。金剛寶座塔分寶座和五塔及罩亭兩部分,底下是金剛寶座,寶座呈金字塔形,高7.7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8.6米,東西寬15.73米,在寶座南北各開一拱券門,南門上有「敕建金剛寶座塔」的匾額。塔座內有迴廊,並在東西各有一石梯通向寶座頂。•寶座頂上有五座方塔和在中塔的正南的琉璃罩亭。五座方塔形式一樣,都是密檐式方塔,正中的一座高十三層,四角每座高十一層。方塔底下有須彌座,上面是十一層或十三層密檐,頂上的塔剎是一小型覆缽式塔,中間大塔的塔剎的材質為銅製,其他四座的為石質。在須彌座上雕刻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獅子,白象等•與別的塔不同的是,中間大塔須彌座束腰部分的南面,在正中位置刻有一雙凸雕佛足,足心向外,下面托以盛開的蓮花,兩旁刻有佛門八寶。這種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僅此一處,其他地方的佛足均為凹刻;塔的第一層的四面都有拱門洞形式的佛龕,佛龕兩側刻有菩提樹等,拱門上刻有大鵬金翅鳥;上面每一層都刻仰蓮,覆蓮,和佛像,佛像的手印都不相同。•玻璃罩亭是磚築仿木結構的建築,城方形,亭子有兩層檐,上為圓攢尖頂,下為方攢尖頂,通往寶座頂的石梯的出口就在裡面,罩亭頂上有一蟠龍藻井,這是皇家寺院的標誌。•摘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13•在塔建成後,為保護這座金剛寶座塔,塔的表面的石料全部用「血料」保護起來。據說「血料」是用豬血和上膩子和麵粉加糯米汁調勻,再刷於塔身上,多次貼麻布刷大漆後完成。現依然可在雕刻的凹陷處見暗紅色的痕迹。•塔前的兩株銀杏樹一雌一雄,樹齡逾300年,需三人合抱,堪稱真覺寺一寶。•早年間,京西百姓常在重陽節登塔遠眺以應時令。•摘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14•慈壽寺塔,又名永安萬壽塔、八里庄塔、玲瓏寶塔,位於北京阜成門外,海淀區八里庄,現在昆玉河畔的玲瓏公園裡。慈壽寺塔是八角形密檐式磚塔,高十三層,近60米。須彌座上的金剛塑像非常精緻。塔的兩側立有兩塊刻於明萬曆年間的石碑,均為李太后所畫,左刻「九蓮菩薩」像,右刻魚籃觀音像及關聖帝像,碑上刻有王錫爵撰寫的《瑞蓮賦》。•慈壽寺塔始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兩年後建成,是慈壽寺的一部分,基址為明正德太監谷大用墓地,是仿照天寧寺塔修建的。原來慈壽寺規模宏大,是萬曆皇帝為其生母李太后修建的靈魂棲息之所,建成之日因恰逢李太后生日,便定名「慈壽寺」。清乾隆年間經過一次大修,光緒年間寺院毀於一場大火。1957年10月,慈壽寺塔被定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僅存塔和兩座石碑。•1990年海淀區政府以玲瓏塔為中心,建成玲瓏公園,免費向市民開放。玲瓏公園中除玲瓏塔外,還有一座全由石料建成的往來亭頗具特色。亭子東西門柱上刻有一幅對聯:「寺塔廢存遺古韻,流水魚躍頌新風。」在公園的最北邊有一段廢棄的鐵軌,與一座廢棄的鐵路橋相聯,上面放置了一節報廢的東風蒸汽式火車頭和兩節車廂。•摘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15161718•鐘樓位于西安城內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于此。鐘樓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廣濟街口,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現址。昔日樓上懸鐵鐘報時,故名鐘樓。鐘樓呈正方形,佔地1377.4平方米。基座由青磚砌成,高8.6米、寬35.5米,四面正中各有高、寬6米的卷門相通。方形樓體建築在基座上,邊長23米,高26米。外三層簷,內二層樓。木門、木窗布有浮雕,梁柱檁條,包漆畫彩。上下二層,木梯相連。木體架構,沒有釘鉚。廳內擺有明代楠木家俱和青瓷器,四壁掛有名人繪畫。簷層均鋪碧色琉璃瓦,樓頂竭為木質球形,外披金箔,金光閃閃。鼓樓位于西大街路北,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上懸巨鼓報時而得名。鼓樓呈長方形,加上基座高33米,面積1204.3平方米。基座用青磚砌成,高7.7米、寬52.6米,南北正中闢有卷洞門貫通。樓身建在基座中心,結構為重簷歇山頂,上下二層樓,一層樓身腰簷和平座,二層樓外有回廊,簷上鋪綠瓦。19202122•又稱衍聖公府,位於孔廟的東側。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漢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孫孔霸為“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賜金二百斤,宅一區”。這是封建帝王賜孔子後裔府第的最早記載。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宋徽宗時封為世襲“衍聖公”,孔府也就稱“衍聖公府”。現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兩代的建築,包括廳、堂、樓、軒等463間,共九進
本文标题:中国遗存古建筑_04__Old_Chinese_architectur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