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1前言伊通县是吉林省主要产粮区之一,全县共有22个乡镇,伊通镇是伊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伊通镇历史悠久,为满族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县内中西部散布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十六座火山群,其中尤以“北斗七星”最为壮观,因此伊通享有“七星福地”之盛誉。根据伊通满族自治县统计局提供的2003-2007年人口总数,确定人口增长率为6‰,预测伊通镇2010年人口总数11.99万人,2020年人口12.73万人。根据伊通满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工业产值6.00亿元,预测需水量2.98万m3/d;,工业产值13.50亿元,预测需水量5.16万m3/d。目前城镇自来水公司总供水能力2.25万m3/d,由于管线覆盖率低,水厂送水量目前仅为0.5万m3/d。由于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现状供水情况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生活和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镇内现有管线敷设年代参差不齐,大多数敷设年代久远,已出现严重老化迹象。由于镇区早期供水管线敷设没有规划,所以随着用户的发展,管线呈支状分布,且覆盖面积较小,致使供水安全性很差。同时,配水管网最大管径DN300mm,长度很短,大部分配水管网管径为DN150mm以下,无法满足现有水源的配水能力。因此,伊通镇目前的管网现状不能满足现状及远期新水源水量配送。同时,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提升地区的投资吸引力。努力把伊通镇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齐全、人居格调高雅、发展态势良好的中心城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政府决定对现有管网实施改造。鉴于上述情况,2008年12月伊通满族自治县源达给水管网维护处委托我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2公司进行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总体规划,在现场踏勘,收集有关基础资料,并征求镇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公司编制了《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伊通镇配水管网改造,按2020年远期水量规模设计,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791.17万元。其中,第一部分费用4596.96万元,其他费用548.11万元,预备费411.6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31.04万元,流动资金3.46万元。该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高于8%、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其它各项财务指标也均满足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3第1章概述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1.2建设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源达给水管网维护处。1.3建设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聂平。伊通满族自治县源达给水管网维护处现有职工23人。管理人员8人,企业法人聂平为工程师,总工程师段百炼为给排水专业高级工程师,另外还有中级职称人员5人,技术工人15人,其中高级工10人,中级工5人。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安装工程实力。1.4编制依据(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3)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伊通满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1997-2020;4)伊通镇1:5000现状图及总体规划图;5)伊通镇1:5000城区配水管网现状图;6)伊通满族自治县源达给水管网维护处关于我公司编制《伊通满族自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4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2008年12月)的委托书;(2)项目建设应遵循和执行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7)《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1.5设计原则及规范标准1、设计原则1)按伊通县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给水工程设施和供水能力,合理安排城区供水,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关系。2)从实际出发,结合城镇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及建设计划,降低工程造价,尽快改善供需予盾;3)选用小阻力的UPVC给水管以节省电能的消耗。4)采用环状管网配水,提高供水安全性。2、采用规范及标准1)《给水排水标准图集》(2002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城镇给水》;(第二版);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56)《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7)《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其使用规定;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9)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6)10)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6编制范围配水管网:按2020年远期水量规模设计。1.7建设规模新建配水管网管径DN100-DN600mm,总长度41.41km。1.8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8.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伊通县近几年来,城镇发展很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城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实行对外快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城镇人口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供水事业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城市供水原来就欠账很大,再不解决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问题,就一定会制约城镇建设的发展、工业产值提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现状管线总长度为31.30Km,管径DN75-DN300mm。由于现状管网是随用水情况逐步敷设完成的,所以均为支状管线,没有形成环网。随着伊通镇经济发展,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的供水系统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6同时,配水管网敷设覆盖率低,管径偏小,无法满足现有水源的配水能力,大多数居民没有喝上自来水,居民上访呼声强烈。基于上述理由镇政府、建设局、供水公司等领导经过多次研究决定,寻找融资渠道、利用贷款等措施,争取尽快使供水工程得以实施,让全镇人民能喝上健康水。提高配水管网覆盖率及配水管网配水能力,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用水的供需矛盾;可为伊通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扩建水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城镇的供水系统势在必行。1.8.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属城市公益事业,该工程上马后,提高配水管网的配水能力,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供水普及率,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显著的。项目的可行性主要是资金方面。伊通镇政府积极争取贷款,也积极自筹部分资金,使工程上马得到保证。在资金筹集方面,要树立“经营”的理念,通过政策倾斜市场运作、加上招商引资力度,筹集所需部分资金,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可采用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样就可以使本工程资金得到保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7第2章城镇概况2.1城镇性质及规模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处吉林省的中部地区,该县是吉林省唯一的一个满族自治县。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东与长春市双阳区接垠,南邻东辽、东丰二县,东南与磐石相连,西北与公主岭市相接,北部与长春市区相毗连。伊通镇位于县境中部,地势低平,略呈盆地状,伊通河自东向西绕城流过。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伊通镇辖24个村、4个街道、32个居民委员会、43个镇直单位,有汉、满、回、朝鲜、蒙古、壮、白、瑶、土家、苗、彝等11个民族,其中星光村为朝鲜族聚居村。2007年现有人口总数为11.77万人。伊通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适于栽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谷子和黄烟等作物。全县荒山草坡较多,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标明和正在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金、锌、硫、铁、煤炭、硅灰石、麦饭石、石油、天然气等29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伊通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建设合理配套,是吉林省东南部4个地区、16个县通往省城的必经之路,由长春到营城子镇的“长营”高速公路,九台至开源“一级公路”穿越而过。数字程控电话、电信、传真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并开通了分组交换设备和数字、数据网。CSM、BP机网络已经投入使用。22万千伏安一次变电在县城并网使用。县城建设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突出满族特色和现代风格,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卫生清洁,环境优美。伊通工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年来,伊通把工业做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围绕长春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矿产办工业,围绕优势办工业的发展方向,强化改革、项目、招商、环境四项措施,千方百计扩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发展汽车配套基地、酒业基地,发展橡胶制品、针纺织品、玻璃制品、呋喃系列产品等优势产业。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8伊通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伊通河、大孤山河等128条河流,有石门、欢欣岭、寿山、三联等37座中小型水库。著名的伊通火山群座落在伊通-依兰地堑盆地平原上,是国家级地质景观保护区。伊通历史悠久,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唐代高丽城、清代柳条边、御围场、古驿道、清真寺等多处遗址。为了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伊通坚持面向长春的旅游休闲基地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和度假旅游,开发建设大孤山、二道岭旅游开发区、满族博物馆、火山展览馆、石门水库等景区景点建设,并积极把伊通纳入长春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业发展。2.2自然条件2.2.1地理位置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东经124°49/-125°46/,北纬43°03/-43°38/。东与长春市双阳区接垠,南邻东辽、东车二县,东南与磐石相连,西北与公主岭市相接,北部与长春市区相毗连。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523.1平方公里。县城伊通镇位于县区中部伊通河沿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7′,北纬43°21′,距离省会长春市48公里。长白高等级公路在县城东部边缘通过,是长春与辽源、梅河口、通化、白山等市县必经之路。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工程位置示意图。2.2.2地形地貌伊通县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属吉林哈达岭余脉和大黑山脉,多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60.8%。境内最高点为河源镇青顶山,海拔611米。中部和西部为伊通河与东辽河的冲积平原和侵蚀台地,地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境内地貌按成因和形态可分6种类型: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91、构造剥蚀低山。分布在西北部大黑山、东部碾子山和东南部青顶山一带,面积4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500-611米,相对高差为221-313米。多陡坡峻岭。2、剥蚀丘陵。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区。风化厚度1-30米,海拔高度为275-500米,相对高差为50-150米。山体起伏较小,大部分丘陵较平缓,山顶呈浑圆状,山间谷地较发育。3、波状台地。分布于地堑平原中,台地面呈波状起伏,坡度甚小。在西南部小孤山、三道一带台地后缘冲沟较高发育,并出现一些陡坎。台地海拔高度为223-270米,相对高差为10-20米。4、山前倾斜台地。属剥蚀堆积地形,分布于山间沟谷坡角地带和较大河谷上游的部分地段,其后部与丘陵相接。海拔高度为280-340
本文标题:供水管网工程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0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