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六标段专家论证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4第三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6第四章施工方案设计…………………………………………9第五章施工部署………………………………………………17第六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9第七章施工工艺及方法………………………………………20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24第九章技术资料管理…………………………………………27第十章雨季施工维护措施……………………………………29第十一章深基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30第十二章工程监测及应急预案………………………………31第十三章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35第十四章计算书………………………………………………422第一章编制依据1.1建设方提供文件序号项目日期1《万盛经开区老街三期工程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0.102《万盛老街三期工程地下车库相关图纸》20093其他图纸2014.31.2现场踏勘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实际进行了踏勘,对施工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进行了整体规划。1.3现行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序号法规名称类别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国家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家5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环境保护法国家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7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家31.4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类别编号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国家GB50007-201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国家GB50021-2002(2009)版3《工程测量规范》国家GB50026-2007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国家GB50330-2002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GB50202-200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国家GB50086-200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行业JGJ79-200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行业JGJ120-20129《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程》地方DBJ50/T-137-201210《建筑工地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行业JGJ80-91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国家GB50497-200912《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地方渝建质〔2003〕82号13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地方(渝建发〔2002〕76号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行业JGJ130-20111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GB/T29639-20134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由建设单位为万盛老街三期工程地下停车库工程,工程位于新田路,该项目为地下二层车库,地面为环境景观工程,现场原有建筑已拆除,框架结构,一层建筑2608M2.二层2628M2,2.1、地下车库面积约为6730m²。,±0.00以下8.10米,地下二层层高3.5米,地下一层层高3.4米,一层板面上~±0.00填土作为景观工程。1、本工程地处万盛新田路老街,该该场地紧右靠A轴/20轴距经开区农业局,A轴/20轴距农业局房屋5.8米,左侧临人事局,前A轴/20距人事局6.3米,后距孝子河边坡4.2米,前面距新田路路沿7.3,作业场地狭窄,无临时设施及办公搭设场地。3、位于主城区,附近居民及办公机关多,进出城区道路狭窄,居民人流量大,安全文明施工任务重。4、岩石部分不能采用爆破作业。只能采用机械凿路。5、平基开挖底标高为+300.45,已经低于河床标高,地下水较大。6、新田路公路距轴线在7.3米左右,开挖深度在达7.65米,开挖中不采用有效防护措施将对公路造成严重影响及后果。7工期紧,夜间施工作业多。2.3、本工程基础形式采用独立柱基础,墙下条形基础。设计由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基础更改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本工程地基溶洞及裂隙较多,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即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场地原始地形较平整,经现场测量,具体如下:整现场地貌标高1~7轴/A~G轴约305.9,7~20/A~G轴304.60设计地下二层(结构)地面标高为300.80米(-8.3米),底板及垫层厚度350mm,平基均开挖至300.45米,场地开挖宽度27.9米,(底宽),长度110.7米,1~7轴/A~G轴开挖厚度约5.5,7~20/A~G轴开挖厚度约4.15米,开挖总方量约22000M3。2.4、该工程建设单位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城市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由核工业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天津的监理公司进行监理,进行监理;由万盛区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监督。52.5、施工现场南侧面地貌高程为304.6~305.90,开挖至300.45(平基高度),放坡系数为1:0.3;临公路面,15~20/A轴,1~6轴/A轴,距公路挡墙较近,建议采用抗滑桩板墙施工。6第三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1、工程地质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侵蚀浅丘斜坡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现,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形坡角小于5°。场地西侧有一常年性河流从北向南流过,河堤左岸已形成,现状未见变形痕迹。拟建场区内标高约在309.60m左右。场地位于城区内,交通较便利。3.2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夏秋多雨,冬春多雾的特点。据万盛区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44℃(2006年8月7日),最低气温-0.3℃(1982年12月27日);偶见霜雪,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雨量1038.50mm,历年最大降雨1348.60mm(1982年),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可占全年降雨量的66.83~72.16%,其中1、2、12月份的降雨量仅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23~5.87%。多年平均风速0.90m/s,历年最大风速17.7m/s,主导风向为西风。勘察区东侧为孝子河,勘察期间水位约298.00m,据走访,暴雨季节河水位暴涨,但最高洪水位位于设计场平标高以下,因此河水对本项目影响较小。补充洪水位20年的设防水位。3.3地质构造万盛区位于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与川黔南北构造带联合部位,属燕山期与喜山期构造体系,区域内以褶皱为主,主干构造为龙骨溪背斜,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处于八面山向斜的东翼(见构造纲要图),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稳定,倾向302°,倾角52°。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石灰岩。区内新构造运动不强烈,表现为大面积缓慢间歇性抬升,无断层通过,区域地质构造上本区属于稳定场地。73.4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l)、残坡积红粘土层(Q4el+dl)和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4)石灰岩,现将其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3.4.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层(Q4ml):杂色,由混凝土、石灰岩碎块、三合土等组成。为抛填堆积而成,堆积时间较短。成份繁杂,结构松散,无胶结性,该层钻探揭露厚度为0.80m(ZK12)~3.50(ZK11),平均厚度1.58m,层底标高介于301.05m~306.90m之间,该层在拟建场地均有揭露,但厚度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红粘土层(Q4el+dl):残坡积红粘土层(Q4el+dl):棕黄色,由粘土矿物、泥粒、砂粒等组成,含次棱角~棱角状石灰岩角砾等硬质物,粒径2~25mm,含量约10%,呈硬~可塑状,无摇震反应,结构致密,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土芯断面平直。其特征为上部硬下部软,失水后,表面有收缩,未见裂隙。该层钻探揭露厚度为0.90m(ZK11)~6.60m(ZK5),平均厚度为3.41m,层底标高介于295.40~305.05m之间,该该层在拟建场地均有揭露,但厚度小。3.4.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四段石灰岩(T1j4):石灰岩:灰色,微晶~粉晶结构,主要矿物成份为方解石,呈薄~中厚层状,具缝合线构造,方解石脉较发育,岩石结构致密,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长柱状,最大节长0.8m,岩层中偶见层间溶蚀裂隙发育,且被粘土充填。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403-2005)3.1.7规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判为Ⅲ类。抗风化能力强。该层钻探揭示最大厚度9.71m(ZK10),最小厚度5.05m(ZK5)。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大,且稳定。3.4.3基岩面起伏情况与风化带特征场地地势较为平缓,地表均被第四系土层所覆盖,根基岩面与地形形态基本一致,基岩面坡角多小于5°。283.5、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程地质钻探成果,场地区未见地表岩溶,场地地区地下岩溶未见发育。综合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的成果,初步判断场地不存在大规模的地表塌陷、溶洞等岩溶形态,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表6.6.2判定,场地岩溶发育程度属微发育,岩溶发育对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土层厚度不均。9第四章施工方案设计4.1、排水方案设计4.1.1、排水沟:排水沟沿基槽底四周设置,采取人工开挖。排水沟底宽0.3~0.5m,上口宽0.7m,沟深0.2~0.8m,沟底流水坡度0.2%,铺设干净的碎石。4.1.2、集水井:排水沟每20~30m长度设置1个集水井,直径(或宽度)0.6m~0.8m,井底应低于基槽底0.50m;井壁用M5.0水泥砂浆砌页岩标准砖(灰缝留20mm宽的缝隙以便透水),井底铺设15cm厚碎石,避免抽水时带出泥砂。4.1.3、基槽侧壁渗水的处理4.1.3.1、在基槽四周边坡的含水层底部插入引流管或设置排水管道,将隔水层所托的残留滞水引入集水井之中抽走(具体见设计图)。4.1.4、坡顶沿四周设置截水沟(具体剖面图)。104.2、土方开挖方案设计4.2.1、挡墙段施工方案设计(1)本工程土方开挖共分二段,土方开挖工程量约22000m3(含放坡及坡道)。平面位置见附图,各段±0.000所对应的绝对高程详见建施。地基基础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机械采用2台1m3液压式挖掘机挖土,8台10t自卸汽车弃土。基础开挖顺序为1~15轴/A~G轴设置一个流水段先行施工,待该段基础完成后再15~20/A~G轴施工,基础完成后才进行消防水池开挖施工。(2)土方分层施工由于本工程开挖深度在4~5.5米间,各组成部分的开挖深度不同,左右均有建筑物,正面紧邻新天路,所以施工时采取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2.0米,开挖完成后沿轴线外1米间断开挖基槽至基础底,原槽浇筑连续墙至+303后才能开挖下一层。(3)边坡确定根据本工程各段分层的开挖深度,地质勘探报告和施工现场周边情况参照规范要求及有关规定确定边坡坡度。公路及建筑物距轴线距离均在6.5~7.0间,公路边原有挡墙距开挖土方高度为3.4米,为保证公路边稳定,开挖时距公路边2.0米开挖,原有隔墙支撑不拆除,第一层为1:0.3放坡,临街面开挖剖面示意图11挡墙按04J-008仰斜式挡土墙选用,高度取4.0米。挡土墙采用C25商品砼,间隔开挖间隔施工每段施工长度不大于5米,在挡土墙浇筑后再开挖另一段。详附图:4.2.2、(15~20轴/A~G轴)土方开挖及运输4.2.2、1、基础土方施工方法与前段一样。但A轴前排临公路有临时平台长31米,宽度10米,开挖高度7.5米以上,A轴/15~20轴及A轴/1~612轴距该处变压器距离不足6米(5.8米))如果采用大开挖方式,将不能保证安全,拟采用挖孔桩加桩板挡土墙方式进行开挖,带方案定后,再编制具体实施方案。4.2.2、2、该处土方施工由于施工该段时运输通道要拆除,很大一部分土方不能利用现有坡道外运,采取措施如下:①、原农业局边重新修建临时坡道土方外运,受地形所限,不能采用大型运输车辆,但该方案只能采用小型运输车辆外运土方,造成费用增加。②待1~15轴段一层完成后,利用塔吊吊装部分土方进行回填,该方案节约造价,但工期
本文标题:六标段专家论证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