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综合考核历年试卷整理
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河北师大综合考核试题(2014年3月)文学概论:有的理论家认为:只有具备了极发达的思想能力和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才能做好批评家,这句话涉及文学批判的本质特征问题,你如何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25分)现代汉语:复句可用只要……….就……….也可用只有……….才……..,那类运用比较好的,为什么?结合句子:多参加体育锻炼,身体能健康。说说你的看法。(25分)现代文学: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论说赵树理小说民族化、大众化特色。(25分)外国文学《鲁滨逊漂流记和死灵魂中的鲁滨逊和可可科夫形象同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教材定性大不相同,反差很大,谈谈你的看法?(25分)古代汉语: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文中收录那几家注解?(6分)文中使用那些注音方法?(6分)文中姨、私、倩、辅译成汉语意?(8)找出注文引用《尔雅》的篇名?(5分)古代文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受《老子》影响,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不同,显示了二者的本质区别,请结合两段对话谈谈你的理解。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河北师大综合考核试题(2011年4月)文学理论:有人认为:文学不是简单的娱乐,他关乎人的精神而不是欲望,文学的终极目的是打造人的灵魂。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古代文学:比较唐代古文运动与北宋诗文革新在散文方面的异同。现代文学:试论上世纪二十年象征诗派和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关联与不同。外国文学:结合但丁的《神曲》谈谈你对巴尔扎克小说总题人间喜剧的理解。现代汉语:考查复句。古代汉语: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従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1、文中有哪几家注释?杜预、孔颖达、陆德明(注音,圆圈之后是他的音义)2、给第一句标出标点(见上文)。3、文中两个“相”的解释。第一个治理,第二个是辅助4、分别解释文中的“竟”“反”“贰”“诛”。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河北师大综合考核试题(2008年9)考试说明:1、考试范围分为五大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2、开卷,可带相关的教材和资料。3、试卷题目共五道,即每部分一个大题,每题分值20分,满分100分。4、下面五道题前三道题每题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一、以柳宗元《江雪》为例,试谈文学意境的特征。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试论《史记》的写人艺术。三、结合“狂人”、吕纬甫、魏连殳,谈鲁迅对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所处的环境和命运的思考。四、现代汉语题,试卷给出4个带有语病的句子,修改句子毛病并说明理由。五、将下面一段古文加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上謂黃门侍郎王珪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煬帝之世內外庶官務相順從當是之時皆自謂有智禍不及身及天下大亂家國兩亡雖其間萬一有得免者亦為時論所貶終古不磨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贿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邪(此文出自《资治通鉴》第192卷卷第一百九十二)(试卷上的段落没有标明出处。以下为正确答案)上謂黃门侍郎王珪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煬帝之世,內外庶官,務相順從,當是之時,皆自謂有智,禍不及身。及天下大亂,家國兩亡,雖其間萬一有得免者,亦為時論所貶,終古不磨。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贿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异与彼胡之可笑邪!”
本文标题: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综合考核历年试卷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4797 .html